凸透镜成像实验软件_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本文详细介绍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不同距离下的像的特点,如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注意事项和成像特点的总结,帮助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并提供了实用的口诀辅助记忆。此外,还阐述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以及焦距、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实验前应调节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当u﹥2f时: 缩小、倒立的实像 f﹤v﹤2f 照相机

当u=2f时:等大、倒立的实像 v=2f,放大缩小的分界点

当f﹤u﹤2f时:放大、倒立的实像 v﹥2f 投影仪

当u=f时 :不成像,实像口虚像分界点

当u﹤f时 :放大、正立的虚像 v﹥f 放大镜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

0bdbabf507e3a640a1b90ee455026521.png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d7e8a0e555dae5997325d7b719b7c5f.png
3009da56d83c48f74c61deb58716d023.png

练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焦距 ,用f表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物距 ,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叫做 像距 ,用v表示。

实像由 实际 光线会聚而成,能在 光屏 上呈现的像。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 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

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 倒立、缩小、实 像。

投影仪投影胶片时,物体离投影仪比较近,成的是 倒立、放大、实 像。

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 正立、放大、虚 像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