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辐射示意简单图_8 大气运动


【基础回顾】 1.大气受热过程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6662c8ee70472ad1e146e3e1f035a675.png由图可知大气受热的过程: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5e69d89d7a4a8277d4b1bf4be82a04bd.png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700cb9e79ddb78765467f2a5903e9597.png(2)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f0892d363e36230fb357e0d2cd2e6a8.png(3)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d587a0389e6c3eae15f6eb061a5c1958.png3.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   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所示:  df3f3ccc2499503e917fdbc9a7e26ac3.png4.逆温现象 (1)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2)辐射逆温的发展过程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713d645b9b1ef34e7b0a765d16dbf154.png(3)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 【技能方法】 1.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和下垫面。就纬度而言,纬度越高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量越小,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弱;就下垫面而言,由于下垫面性质不同,它们能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导致在同纬度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从而产生地面辐射差异。 2.大气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b6d9768653efd8e2133ed2af1f9272d1.png(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  ①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②内陆地区:   气候较为干旱→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 3.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别   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个不同等压面相割(由于气压自地面向上递减,因此自下而上有很多数值逐渐减小的等压面),在等高面上所形成的许多交线。与地形分布中的等高线原理相似;   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则为高气压,反之则为低气压,如下图。如果各地气压相等,则等压面就是等高面,等高面上无等压线。可以简单理解为:等压面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变化,等压线是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变化。  5f113465a57080cf637ceeac15afcd06.png4.等压面(线)图的阅读技巧 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a42a7f208ffc268b5b2ca892e1e19ac0.png(1)从等压面的定义看,PA′=PB′=1000 hPa,PD′=PC′=500 hPa。 (2)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则PA′>PA,PD>PD′,PB>PB′,PC′>PC。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3)A点相对于B点、C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向下凹陷;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起。由此我们总结出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 (4)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气压值的排序应为PB>PA>PD>PC,进而可知图示地区的大气环流流向为B→A→D→C。 (5)等压面的凸凹,主要跟下垫面的冷热有关。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该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 5.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近地面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2)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3)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4)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5)根据等压线的高低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8239f4fec8e02714b0dcafc43ff8696d.png(6)风向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63bcc520548e005ec545ee06ed7dda60.png(7)风向的应用:根据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可以定南北半球、定气压高低、定三力、定近地面或高空。 (8)风力大小判定: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在不同地图中,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 【基础达标】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80c4a5c190d81905288ce3beb05974f2.png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1.B 2.B 【解析】   1.根据图示可分析①~④代表的含义:①太阳辐射;②地面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那么近地面大气升温过程为①→④→②。   2.地面辐射②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源,故随高度升高远离热源而气温降低。 

读图,回答3-4题。 e126bdde282a5b39da1f8fc2d6871441.png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4.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3.B 4.C 【解析】  3.由图可知,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山顶冬季气温日较差小于夏季日温差;山谷冬季日温差约11℃,夏季日温差约13℃。比较山顶、陡崖、山谷三地日温差可知,山顶日温差最小。  4.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约4时左右,此时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5-6题。 d095fa6f8e42d4fdb539ea443c38f842.png5.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6.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5.B 6.A 【解析】   5.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的特点,判断O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为⑤。图示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应向右偏转,如果摩擦力为零,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即图中的③;若摩擦力不为零,风向向右斜穿等压线,与方向④相同。   6.根据题干条件,图示为高空等高面,摩擦力可以看作零,风向则应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只有③、⑦符合条件。

 【能力提升】   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 9dbb818033455fb682d2c15b531ccc8d.png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1.B 2.D 【解析】  1.由图Ⅱ知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近地面气压应高于高空气压,结合热力环流中高空、地面气压对应关系知甲地近地面是高压,高空是低压,乙地近地面是低压,高空是高压。  2.根据甲、乙两地气压甲高于乙分析,b为下沉气流,d为上升气流,由于南北半球无法确定,a、c两处风向可能左偏也可能右偏。 

3.冻雨是上层的过冷水滴、冰晶、雪花进入中间暖层化为水滴,再降落到近地面并接触到0°C或以下物体立即冻结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气温的垂直分布示意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冻雨的是(  )   17006983e5ebe9f89be571ebf9843aac.png【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冻雨形成过程,可看出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特点:上层要低于0°C、中间高于0°C、近地面又低于0°C,四幅图中B图符合。 4.下图中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读图,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   06707482379ea24138e327720c4c42f9.png A.a→b→c→d  B.d→a→b→c  C.c→d→a→b  D.b→c→d→a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大气越稳定,越有利于雾霾的形成,而逆温出现时大气较稳定,故雾霾的生消过程与逆温过程大体一致。图中bcda顺序,是逆温由出现到消失的过程。故选D项。 

  读图2“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5-6题。   77e3c50d974b04c5f8a8cdf4c7efe253.png5.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甲>乙>丁>丙  B.气压:甲>乙>丙>丁  C.密度:乙>甲>丁>丙  D.海拔:丙>丁>甲>乙 6.此时,图中M地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5.B 6.A 【解析】   5.根据高压向高处凸,低压向低处凹的原则,同一水平面气压值:甲处>乙处,丁处<丙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增大,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密度变小,气压减小;对于同一地点,不同海拔的甲丁处、乙丙处,海拔低的大气密度大,气压高,气温高;因此气压值甲>乙>丙>丁,密度甲>乙>丁>丙,气温乙>甲>丙>丁,所以B项正确。   6.根据题中“热力原因”可以判断,该环流要么是极地附近的高纬环流,要么是赤道附近的低纬环流,不管是高纬环流还是低纬环流,甲处气压高温度低,其纬度高于乙处,根据“北半球”,可以绘出图中方向,M处的风从甲(高压)吹向乙地(低压),因为偏向(北半球向右偏)而形成东北风。因此A项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三圈环流。 

读下图,完成7-9题。   134f63a9863738c006e5444997fe38ba.png7.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D.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8.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B.乙处多锋面雨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9.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7.C 8.A 9.D 【解析】   7.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甲处气温高,气压低,乙处气温低,气压高;高空正好相反。   8.中纬度环流,③是西风带,温暖湿润,乙是副热带高压带,多晴朗天气。   9.夏季的东亚季风环流,甲是大陆,低压区,乙是海洋,高压区,受海陆热力因素影响而形成。 

【终极闯关】 (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高中2015高三第一次统测试题)   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65f76255981678cf6c5ff4cf00a30be.png1.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上凸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2.此时,图示区域气流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地面由水库流向裸地和林地  B.近地面分别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  C.裸地气温日较差较小  D.水库盛行下沉气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1.C 2.B 【解析】   1.从图中看裸地处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裸地气压高,水库处气压低,从而判断裸地气温低于水库。裸地由于比热容小,白天气温高于水库,晚上气温低于水库,到日出前后裸地气温达最低值,与水库温差最大,所以气压差也达最大,其弯曲幅度也最大。故C正确。   2.据上题分析,此时水库气压低,因此区域近地面气流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故A错误B正确;裸地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气温日较差最大C错误;水库为低气压,所以气流是上升的D错误;   考点:考查等值线及热力环流原理。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回答下列各题。 4ff5763ce545d7ecf9f3a775dfb5163c.png8bc0ea51b0fecf48989f21aa8ed9d872.png3.据图判断(  )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人口最密  B.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大温差为4℃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4.图中温度场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改造城区下垫面,调节热量收支状况  B.昼夜温差加大,“雨岛效应”增强  C.雾霾天气加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D.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3.C 4.A 【解析】   3.读图,根据数值判断,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可能是工业分布集中,排放的废热多,A错。根据等值线变化规律,乙图中城郊之间最小温差为4℃,B错。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C对。根据两图的城郊间温差变化,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减弱,D错。   4.图中温度场变化最可能是改造城区下垫面,增加了绿地和湖泊面积,调节热量收支状况,导致城郊温差变小,A对。图中温差减小,“雨岛效应”减弱,B错。材料不能表示与雾霾天气有关,C错。产业结构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D错。   考点:等值线图,热岛效应的原理,及城市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的原因。 

(2015•广东卷) 5.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中逆辐射增强,会使地表温度上升;极光现象与地表温度无关;地表长波辐射增强表明地表温度升高;而火山爆发,所产生的火山灰会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削弱,使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因而地表温度下降。故选D。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名师点睛】   该题属于文字类材料选择题,根据题干提示“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解析火山爆发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的原因,同时注意是地表温度,而不是通常说的气温,地表温度的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气温的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 (2015•浙江卷)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59ac4392a11d100db95ae5ec36e27f28.png6.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7.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6.A 7.C 【解析】   6.读图,根据图中曲线,逆温上界,强逆温上界,判断所以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A对。一天中气温最低时在日出前,所以逆温强度日出前达到最大,后减弱,B错。逆温现象日落后出现,日出后一般逐渐消失,C错。读图,根据曲线,强逆温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降速慢,D错。   7.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对。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无关,A、B、D错。   考点:本题考查读图能力,逆温现象及特征,影响逆温层上界峰值时间的因素。

 【名师点睛】   根据材料,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通过读图,要注意到图中下面曲线表示强逆温,相对来说,上面的曲线逆温较弱。对流层气温是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出现逆温主要是近地面降温太快,导致出现下冷上暖的稳定大气结构。白天有太阳辐射时,地面增温,逆温逐渐消失。所以逆温最强时在日出前。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量的传递有时间差异,所以距地面近的强逆温层先达到峰值。 (2015•四川卷)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图2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下列各题。 9d093d76d6c17d2f00bb4bdb8bf4d43e.png8.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9.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8、D 9、D 【解析】   8.读图分析,根据图例判断,年平均雾日福建沿海最多,A错。黄海沿岸雾日多,B错。准噶尔盆地雾日较多,C错。柴达木盆地雾日最少,D对。   9.雾的形成要具备水汽、静风或逆温等条件。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降温快出现逆温现象,水汽凝结成雾,D对。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水汽不易凝结,A错。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易降雨,不是成雾,B错。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的季节是夏季,C错。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及差异的原因,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   通过读图,学生要判断出我国平均雾日的分布特征。根据图例找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地区。根据所学知识,雾的形成与静风、逆温现象、水汽含量、凝结核数量有关。分析雾日多少差异的影响因素,首先考虑区域是不是出现逆温现象,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多少,地形不是雾形成的主要原因。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高中知识平台 高考动态  励志成长  学习方法  资源分享

f3b8ade071f959371e03c5634221870b.png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