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生活了几年,从这里的所闻所见,加上经常和姐姐家的孩子们一起玩耍,我发现,懂事的孩子是一种可怕的存在。
在日本,无论是教育还是文化中都普遍存在这一个常理,那就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理解了这种文化,也就理解了日本人生活中的种种行为。干净到极至,服务至上,饱受上司欺凌,遭遇电车痴汉忍耐等等司空见惯的行为中,都包含了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中。起初,我也觉得这种思想的好处,毕竟大家生活在干净的环境中,和谐温馨的服务享受等等。但恰恰最近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

引发思考的就是日本三名中学生,受牵手跳电车自杀。从这里我才明白,“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给普通人们带来了多么大的心理压力。这也同时让我明白了刚来日本的时候,总能碰到一个人自言自语的人。
“不给别人添麻烦“真的可怕吗?
心理学上认为,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心理倾向的一种。这类性格的人往往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社交被动,缺乏密关系与支持。有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一种危险的人格特质。
第一,难以拒绝。不喜欢麻烦别人,一般具有圣母病。他们认为,只有无原则的迎合别人,才能收获别人的好感与认同,即使内心不是很愿意,也难以拒绝。
第二,缺乏自我显现。无条件的迎合,能够维护人际关系。但忽略了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我显现”。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想法与需求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很难以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压抑本能。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把愤怒与不满的情绪压抑在内心,久而久之,这些负面情绪会大量堆积。当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很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爆发,对身边的人或者自己造成伤害。
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孩童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时间。科学表明:3-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性格可塑性最强的阶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性格就会越加稳固,后期就会很难继续塑造了。

一个乖孩子虽然得到父母和身边人的夸赞和喜欢,但也是压抑天性情绪的开始,一旦处理不好,后果不堪想像。所以,身边的乖孩子,父母一定要注意,及时了解与沟通,及时知道他们的需求和诉说,打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