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发生器的设计微机实验报告_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作用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因其自检功能完善、调试便捷而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选择时应考虑可靠性、响应时间和附加功能,如模块化硬件、故障记录和通信能力。装置分为开关柜层、变电所层和中心控制室三层结构,通过MODbus和工业以太网进行通信。此外,硬件选型注重抗干扰、稳定性及操作便利性,软件则强调模块化和故障分析能力。微机保护在高压柜中提供短路、过载等多种保护,替代传统继电器并增强远程控制和信息传递功能。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9ebfbb71664d03dd8b41eae0e08660eb.png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具有完善的自检功能,检测及调试十分方便,一旦发现异常,中央处理器CPU就会指挥信号发生器发出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同时在保护中很容易实现各种附加功能,如保护动作后打印故障信息、记录保护动作时间等。

生产保护装置的厂家又很多,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功能及硬件配置方面不尽相同,这使得我们在选择综合保护装置时感到较难取舍。

一、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选用

为了使微机综合保护装置能正确无误地完成继电保护的任务,在设计选型时我们应从装置的可靠性、响应时间、维护调试、附加功能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选择。

1.1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可靠性的选择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信号输入与传统的继电器保护相同,从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引入电压和电流信号,经变送器转换为符合保护装置所要求的标准信号,并由滤波器去掉低次和高次谐波及其它干扰信号,经 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信号,CPU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运算并与整定值比较作出判别,然后决定是否报警或跳闸。

为满足装置可靠性要求,装置的测量与保护输入信号在装置内采用不关联的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和输出,这样装置既可以保证测量精度又可在最严重故障时有充分的裕度,故障信号电流是正常值的20倍时不发生A/D溢出和饱即可满足一般工程可靠性要求。

1.2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响应时间的选择

我们在设计选型时只能从其计算精度、响应时间和运算量三个指标来判别保护装置的优劣。装置的计算精度、计算量及响应时间是互相矛盾的,计算精度差、计算量小,其响应时间就快,反之响应时间就慢。一般来说电网的末端用户,确定装置的计算量应大于3次,其计算精度高于0.2%,其最长响应时间应小于30ms即可满足一般工程对响应时间的要求。

1.3 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其他功能的选择

综合保护装置内有大量的集成芯片,对保护装置进行维护需要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我们在选型时应尽量选用具有模块化、通用化硬件的保护装置,通过更换模块即可排除保护装置的硬件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保护装置应自带EPROM模块,保护装置的整定值都可以以数字形式存于EPROM中,现场工作人员可随时调用其整定值对设备进行调试而不需重新写入数据。

为配合整个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保护装置应具有通信功能,能通过数据总线方便地组成网络,在保护装置动作后能将其信息传送至上一级自动化监控系统。

二、综合保护装置与全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关系

根据工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及通信要求,一般情况下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三层,即开关柜层、变电所层和中心控制室。

2.1 开关柜层 开关柜层由各种类型的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组成,保护装置直接安装在开关柜上,每台保护装置直接处理本柜的测量、保护信号和控制功能。各装置的具体功能如下:

(1).进线柜

保护功能:瞬时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

测量功能: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无功功率、有功、无功电度;

监测功能:断路器分/合闸位置;

控制功能:手动分/合闸(柜上)、远控分/合闸;

报警功能:事故跳闸、预告信号、分/合闸、装置故障、故障录波等。

e34e7d1bc97c632a455f3afb72176920.png
微机保护装置

(2).变压器柜

保护功能:瞬时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反时限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重瓦斯跳闸; 测量功能、监测功能、控制功能:同进线柜;

报警功能:事故跳闸、轻瓦斯、温度报警、预告信号、分/合闸、装置故障、故障录波等。

(3).母线柜

保护功能、监测功能、控制功能:同进线柜;

报警功能:事故跳闸、装置故障、故障录波等。

(4).电动机柜

保护功能:瞬时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过负荷、单相接地、低电压、过热;

测量功能:三相电流、三相电压、有功、无功功率、有功、无功电度;

监测功能:断路器分/合闸位置;

控制功能:手动分/合闸(柜上)、远控分/合闸;

报警功能:事故跳闸、预告信号、分/合闸、装置故障、故障录波等。

保护装置在各自开关柜内将数据采集后,通过总线传输到变电站层的监控计算机上。采用此系统后控制电缆大大减少,缩短现场调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2 变电所层

变电所中的许多信号需要通过厂区的工业以太网向中心控制室传输,并接收中心控制室的信号向保护装置发出控制指令。变电所层一般由工业控制计算机、打印机、显示器等硬件组成,其主要功能为对开关柜综合保护装置进行组态管理、监控系统运行,建立和管理变电所数据库,并与中心控制室进行通讯等等。

由于各综合保护装置的生产厂家对其保护装置的软件及电气数值的计算方法保密,变电所层还要负担通信制式的转换工作以方便中心控制室与保护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与接收。

2.3 通讯网

开关柜与变电所之间可采用MODbus总线网络通信,最多可联64个从站,通信网与装置之间采用光电隔离措施防止外界干扰。变电所与中心控制室之间采用光纤介质的工业以太网方式通信。其通信速率大于1Mpbs。

2.4 软件

系统软件可采用国际标准结构的主流软件平台Windows NT 等。软件模块应包括:主控软件、图形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报表生成软件、通讯软件等。

在选择软件时,主控软件要求其模块化程度越高越好,软件模块化程度高了后,现场工作人员可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用软件而不需另外编程,可极大地减轻调度人员及维护人员的操作及维护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其它

另外,微机综合保护装置硬件选型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采用封闭、加强型机箱,抗强振动、强干扰,安装尺寸较小,适合于恶劣环境及柜体安装。

2). 采用工业级双CPU结构,每个装置内包含一个主CPU及一个通讯CPU,两CPU之间采用互检方式工作,提高装置的响应时间及精度,避免保护装置误动作或拒动作,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全范围温度自动补偿,装置可长期工作在-20~+60C环境中。

4). 测量和保护信号在装置内分开处理,既可满足精度要求又可满足保护范围及可靠性的要求。

5). 采用专门的频率采样电路,使得采样频率可精确地跟踪电网频率,使电气量计算更精确。

6). 开关量输入、输出采用光电隔离措施,柜内接线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有效地防范外界干扰信号,提高装置的抗干扰能力。

7). 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及软键盘,使得装置数值显示更清晰,操作更容易。

8). 对装置的各种保护方式的整定值经调试运行后以数字量的形式存于EPROM中,在调试或回路故障修复后可及时调用。

9). 有功能齐全的断路器操作回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断路器控制,便于变电所改造。

10). 具有完善的事故分析能力,包括保护动作事件记录、电量信号越限记录、故障录波记录等。

四、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在高压柜的作用

微机保护装置对电路中的不正常情况起到保护作用,微机保护装置在高压电柜中的作用:

微机保护装置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逻辑运算和信息存储能力,具有先进内核结构.拥有常规继电保护完整的保护功能,微机保护装置可以通过接入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测量元件的信号对回路的状态进行监视,控制以及保护。比如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单相接地保护等等。

在不用保护装置的时候,高压柜用继电器实现这些保护功能。现在用微机保护,功能就更多一些,比如可以方便接受远程控制,向上级系统进行通讯,传递回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电量信号。可以方便的调整保护设定值等。

### 回答1: 流光发生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实验器材,可以用于演示电磁感应、电路振荡等物理现象,同时也是电子爱好者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的重要工具。下面是流光发生器设计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一、实验原理: 流光发生器是一种振荡电路,其由一个电感、一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组成。当电源加入电路后,晶体管开始导通,电容器开始充电,当电容器电压达到晶体管的基极电压时,晶体管开始截止,电容器开始放电,此时电容器放电的能量通过电感转换成电磁场能量,使电容器电压逐渐减小。当电容器电压降到晶体管的截止电压时,晶体管再次导通,电容器再次充电,形成一个周期性的振荡信号,从而实现流光效果。 二、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2.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 3.将电源接入电路,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位器使电路稳定工作。 4.观察电路的输出波形,调节电位器和电容器的参数,使流光效果更加明显。 5.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流光效果差异。 三、注意事项: 1.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2.在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电路的正确性,避免连接错误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 3.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调节电路参数时的细微变化,避免调节过大或过小导致电路失稳。 4.在实验完成后,应及时关闭电源开关,避免长时间通电导致电路元件损坏。 ### 回答2: 流光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流动效果的装置,常用于舞台灯光效果、电子设备的指示灯和装饰灯等。其设计实验原理是基于周期性输入信号与电路的时间常数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如下: 首先,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包括LED灯、电阻、电容、开关、电源等。确保电路设计合理、配件无损坏。 其次,根据所需的流光效果,设计电路图。一般而言,使用555定时器芯片作为信号发生器,LED灯用来显示流光效果。通过适当的电阻和电容的组合,可以调节定时器的时间常数,从而实现流光的速度和亮度的控制。 然后,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际的连线。将各个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注意正确插好电源和接地线,确保电路的稳定工作。 接下来,接入电源并开启开关,观察LED灯的流光效果。根据实际效果,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阻或电容数值,以改变流光的速度和亮度。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使用示波器或多用途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测量,以验证流光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效果是否符合预期。若不符合预期,可以对电路进行调整或元件更换,直至获得满意的流光效果。 综上所述,流光发生器设计实验原理基于周期性输入信号和电路时间常数的关系,通过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和选择适当的元件,可以实现所需的流光效果,而实验步骤则分为准备材料和工具、设计电路图、连线、接入电源并开启开关以及测试和分析等几个步骤。 ### 回答3: 流光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漂亮流动颜色的装置,常见的应用包括灯光秀、舞台表演等。它的设计实验原理是基于快速切换光源的原理。 流光发生器的实验步骤如下: 1. 准备实验材料:流光发生器主体、光源、电源、控制器等。确保材料完好并可以正常工作。 2. 连接光源和电源:将光源与电源连接,确保电源为稳定直流电。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以保持光源的正常工作。 3. 连接主体和控制器:将流光发生器主体与控制器连接,通常通过电缆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并能够正常传输指令。 4. 设置控制器模式:通过控制器设置流光发生器的模式。一些常见的模式包括渐变色、闪烁、循环播放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式。 5. 调整光源位置和属性:根据实验需要调整光源的位置以及亮度、色彩等属性。可以根据特定实验目的调整光源的角度、距离等参数。 6. 运行实验:确认所有设置都已完成后,开始运行实验。观察流光发生器产生的光效,注意记录实验结果。 7. 数据分析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可以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光效差异,进一步优化流光发生器设计和使用。 总之,流光发生器设计实验的原理是基于快速切换光源的原理,通过控制光源的亮度、色彩等参数,可以产生漂亮的流动颜色效果。实验步骤包括准备实验材料、连接光源和电源、连接主体和控制器、设置控制器模式、调整光源位置和属性、运行实验以及数据分析和结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