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2‑33显示了采用样式排版的一个文档的目录,如何快速互换该文档正文中“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二、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两个整体部分的位置,使目录更新后呈现如图 2‑34所示的效果呢?
图 2‑33 采用样式排版的文档生成的目录
图 2‑34 调整正文部分内容的排列次序后生成的目录
→ 解决方案1
将文档切换至大纲视图,设置“显示级别”为“1级”,鼠标指向需要移动的标题文本,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拉至目标位置。
→ 操作方法
利用大纲视图调整排列顺序
如图 2‑35所示,单击状态栏右侧“大纲视图”按钮,在“大纲”选项卡“大纲工具”组的“显示级别”下拉列表中选择“1级”,鼠标指向“二、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左侧的折叠按钮,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拉至“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上方,待出现一条带小三角形的横线时松开鼠标左键。
图2‑35 在大纲视图下调整标题位置
→ 解决方案2
显示“导航”窗格,在该窗格中指向需要移动的标题文本,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拉至相应位置。
→ 操作方法
利用“导航”窗格调整排列顺序
如图 2‑36所示,勾选“视图”选项卡“显示”组的“导航窗格”选项显示“导航”窗格,鼠标指向该窗格中“二、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文本,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拉至“一、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上方,待出现一条黑色实线时松开鼠标左键。
图2‑36 在“导航”窗格内调整标题位置
→ 知识扩展
大纲级别
在Microsoft Word 2010中,“大纲级别”是段落的格式之一,是实现多级编号和自动生成目录的依据。如图 2‑37所示,除“正文文本”外,段落的大纲级别共有9级。设置了1~9级的段落,其文本会出现在“导航”窗格和自动生成的目录中。默认状态下,样式列表中“标题1~9”样式的段落大纲级别分别对应1~9级。
图2‑37 段落的“大纲级别”
Word视图
Word共有5种文档视图,分别是:页面视图、阅读版式视图、Web版式视图、大纲视图和草稿,各视图具有不同的特点。
1、页面视图:文档的显示效果与打印效果完全一致,用户可从中看到页眉、页脚、图片、表格、水印等各种对象在页面中的实际打印位置,这使得页眉页脚编辑、页边距调整、图片位置修改、表格边框处理、水印大小调整等操作过程显得很直观。
2、阅读版式视图:在这种视图下,文档根据计算机的分辨率自动设置缩放文本以获得最佳可读性,而且工具栏等显得“混杂”的屏幕元素均不显示,仅保留了阅读时最可能用到的批注、导航和查找等命令,可以仅缩放阅读时显示的文本而不改变其实际大小,可以借助“导航”窗格实现文档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跳转,也可以进行如查找或翻译单词等阅读相关活动。此视图显示文档的方式与文档打印时的显示效果不同,显示的文本可能比期望的要大,分页符也不必与页面之间的分页符一致。
3、Web版式视图:显示文档在Web浏览器中的外观。在这种视图下,文档将显示为一个不带分页符的长页面,文本、表格等文档内容按照窗口大小进行折行显示,图形位置与在Web浏览器中的位置保持一致。
4、大纲视图:按照文档中具有不同大纲级别的多重标题的层次来显示文档,用户可以折叠文档只查看主标题,或者扩展文档查看整个文档的内容,从而使得查看文档的结构变得十分容易。在这种视图下,用户还可以通过直接拖动标题移动、复制或重新组织正文,方便文档大纲的修改。
5、草稿:此种视图可显示完整的文字格式,但简化了文档的页面布局,如对文档中嵌入的图形及页眉、页脚等内容不予显示,其显示速度相对较快,因而用户可在此种视图下进行大量文字的录入和编辑工作,并对文字格式进行编排。
通过单击状态栏右侧的按钮、单击“视图”选项卡“文档视图”组的按钮或者使用快捷键可以快速在5种视图之间进行切换,将文档切换至各视图的快捷键如表 2‑2所示。
表2‑2 Word 5种视图的切换快捷键
文档视图 | 快捷键 |
页面视图 | Ctrl+Alt+P(“页面Page”的首字母) |
阅读版式视图 | 先按组合键,松手后再按键(“阅读Read”的首字母) |
Web版式视图 | 先按组合键,松手后再按键(“网络Web”的首字母) |
大纲视图 | Ctrl+Alt+O(“大纲Outline”的首字母) |
草稿 | Ctrl+Alt+N(“普通Normal”的首字母) |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Excel技巧网/Office学吧允许
【 Word 】:如何并排查看两个文档?
帮你一次搞定!2418集Excel/Word/PPT/WPS 动画教程(含课件文件)——简单、实用、高效、易学,一分钟学一个实用技巧,跟着操作就能学会的,没机会打瞌睡的教程。安卓用户请点击本链接,苹果用户请点击阅读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