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 3365-02-2020)于2020年10月30日发布,2021年1月1日实施,新规范将代替《公路涵洞设计细则》(2007)。本文就规范的修订内容进行了简单汇总,仅供参考。
一、总 则
1、设计要求中增加了“耐久性”要求;
2、汽车荷载与现行规范相对应:主要调整二级公路对应公路-I级荷载;
3、对设计安全等级进行了调整和提高,调整后的安全等级与现行《公路桥涵通用规范》相对应。
二、术语和符号
三、基本规定
1、涵洞分类中增加按施工方法分类,涵洞分装配式涵、现浇涵和顶进涵三种;
2、增加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与涵洞连接处过渡段的相关规定: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当采用施工碾压机械作业时,可再增加3-5m。
3、增加波纹管(板)涵的结构性回填要求:回填范围、材料、施工方法、顶部最小填土厚度等。(规范3.3.9条)
4、增加高填土涵洞减荷载措施的内容:
①采用中松侧实法或柔性填料法,减小沉降;
②采用先填后挖法施工;
③地基加固宽度:应延伸至基底以外不小于一倍涵洞跨径的范围。
四、材料
1、取消两种圬工材料强度等级:C15、C20;
2、圬工料材的选择:根据涵身上部、墩台基础分类确定;
3、钢筋牌号的调整:采用HPB300、HRB400、HRB500、HRBF400和RRB400钢筋,相应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4、增加波纹管结构材料规定:(详见规范4.1.6条)
五、涵洞布设
1、增加三、四级公路上漫水涵洞或过水路面在1/25设计洪水频率的相关要求;(规范5.2.1条)
2、条文说明中对倒虹吸构造作了说明:其造价较高,接头处易漏水,又极易淤塞,养护困难,尽量少用。
六、涵洞水文计算
1、对四种水文计算的适用范围作了细化说明:
①山区、丘陵区:暴雨推理法、径流形成法或地区性经验公式;
②平原区:形态调查法,地区性经验公式;
③同一沟上下游有涵洞时:直接类比法。
七、涵洞水力计算
1、新建涵洞应采用无压力式,在涵前允许壅水且有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依据时,方可采用半压力式或压力式涵洞。
涵洞前水深可以低于涵洞净高,也可以高于涵洞净高,按涵前水深是否淹没洞口以及涵洞水流过水状态,分为无压力式、半压力式和压力式三种。
因为有压涵洞水压力较大,沉降缝容易漏水,危害基础及路堤的稳定性。既要求不透水,又要求能沉降自如,这样在构造上就比较复杂,因此要避免使用有压涵洞。
八、涵洞构造
1、一般规定中陡坡过水建筑物的布置形式;
2、涵洞沉降缝规定: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宜设置沉降缝,缝内宜填弹性不透水材料;
除置于岩地基上的涵洞和无圬工基础的圆管涵洞身范围可不设沉降缝,其余沿洞身长度方向每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中分带及路肩附近;
②地基土发生变化、基础埋深不同或地基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填挖交界处;
③采用填石抬高基础时,沉降缝间距不大于4m。
3、增加不设基础涵洞涵身底部的处置形式,仅适用于管涵及其他封闭式截面;(规范8.1.5条)
4、斜交明涵中部沉降缝方向应与路线方向一致,暗涵沉降缝应垂直箱体;
5、增加和细化了钢波纹管类别及相关设计要求,增加了连接图例说明,详见以下说明和图表:
波纹钢管(板)涵根据工点条件及使用功能可采用闭口截面结构或开口截面结构。
1)闭口截面结构物
(1)闭口截面波纹钢管(板)结构分为整体式波纹管和拼装式波纹管两种形式。
整体式波纹管是用螺旋波纹钢管或环形波纹钢管拼装而成的管形结构物。拼装式波纹管是用波纹钢板件拼装而成的管形结构物。
(2)螺旋波纹钢管可采用工厂咬口方式连接(见图8.2.6-1),也可采用平行式、
螺旋式管箍连接(见图8.2.6-2)。
环形波纹钢管可采用轴向法兰盘或螺栓连接(见图8.2.6-4)、8.2.6-3a)、8.2.6-3b),或采用左右(或上下)半圆管节翻边连接(见图8.2.6-4);
(3)拼装式波纹管可将工厂预制的波纹钢板件在现场采用高强螺栓进行拼接(见
图8.2.6-5)。环向搭接重叠部分边缘至最外缘螺栓孔距离应大于50mm,轴向搭接螺栓孔边缘距离视波距大小而定。
(4)波纹管内外面和紧固连接件等均应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
2)开口截面结构物
(1)开口截面结构物宜由波纹钢板件
(2)开口截面结构物宜采用混凝土基础,基础混凝土内预埋钢板连接件与波纹钢板连接(见图8.2.6-6)
(3)波纹钢板件内外面和连接件等均应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防水和防腐处理。
6、波纹钢管(板)涵地基或基础应均匀坚固,闭口截面结构物的基础的最小厚度与宽度应符合表8.2.6 的规定。
对开口截面(拱形截面)结构物,基础宜为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也可采用钢结构基础。基础顶面的宽度应不小于波纹钢板的波幅尺寸。
7、波纹钢管(板)涵底部不得直接置于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基座上,应在管身与地基或基座之间设置砂砾垫层或其他适宜材料,使其紧密相贴。
8、波纹钢管(板)涵与路线正交时,进出口端管节外端面应与涵轴线垂直且平整,当斜交角度小于或等于20°时,可将端管节外端面切割成与路线平行的斜面,切割坡度不宜超过2:1,并将端管节外固定于端墙或路堤斜坡上;当斜交角度大于20°时,应作专门设计。
9、当波纹钢管(板)涵处在较强腐蚀或磨蚀条件下时,应做内衬设计。一般可在波纹钢管(板)涵底部一定范围内浇筑混凝土或采取其他内衬材料。
九、结构设计
1、增加了公路涵洞结构设计要符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及《公路工程抗震规范》的相关规定;
2、增加了涵洞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的相关规定;
3、车辆荷载横向和纵向分布宽度图示:
车辆荷载横向分布宽度(单位:m)
车辆荷载纵向分布宽度(单位:m)
4、新规范中填土的重力对涵洞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标准值计算调整:
《公路涵洞设计细则》(2007版)中涵洞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计算如下:
修订前后填土重力对涵洞的竖向和水平压力强度计算中,有两个系数做了大的调整:
①竖向压力强度计算公式中的系数K:
新规范中根据涵洞形式、坡度、沟谷宽度、涵顶填土高度和涵洞外形尺寸来确定,该系数K取值综合考虑了涵顶填土高度、涵洞类型、涵洞跨度、地基强度、地形条件及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符合涵顶受力的实际情况。(细则中仅按计算截面至路面顶的高度和涵洞外形宽度来确定)
②水平压力强度计算中的侧压系数ζ:
新规范中按静土压力计算:ζ=1-sinφ;
原设计细则中侧压系数:λ=tan2(45°-φ/2);
计算结果比较如下:
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在计算车辆荷载和填土在截面上的弯矩作用效应时,土的侧压力系数仍然沿用主动土压力系数λ=tan2(45°-φ/2);
6、钢筋混凝土箱涵计算:
①箱涵的顶板、底板可按偏心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两种工况计算,并取最不利工况控制设计;
②箱涵计算中温度作用:明箱涵要考虑温度作用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结构物使用的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计算由温度作用引起的结构效应,暗涵可不考虑;底板、侧板分期浇筑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的影响。
7、拱涵计算:
①新规范增加钢筋混凝土拱涵应考虑弹性压缩、收缩、徐变等作用效应的要求,圬工拱涵不宜采用现浇素混凝土。
②原细则中圬工拱涵的主拱圈高度h计算公式有误,新规范对圬工拱涵的主拱圈高度h估算公式进行了修订。
8、波纹钢管(板)涵的计算:
9、涵洞墩台计算:
新增整体式涵洞基础的计算规定:整体式基础可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计算弯矩时其计算跨径可取两台身间净距的1.15倍,但不大于两台间中心距,计算剪力时其计算跨径可取两台身间净距。台身处基础弯矩可取M =0.7M0,基础跨中弯矩可取M =-0.7M0,式中M0为与计算跨径相应的简支梁跨中弯矩。
PDF电子版下载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 3365-02-2020)电子版下载可通过下方“
留言讨论
钢波纹管涵洞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