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顺序颠倒能读通的文字_打乱文字顺序,为啥我们照样读得懂

读完灰框框里的字,你的感觉是什么?没问题呀!再仔细看看,原来这句话里,很多汉字的顺序都颠倒了。“没认真看,我还真没发现!”“真的,我看完第一句,完全没有觉得异样,很顺利地念完了!”

现在的你一定在思考:为什么我们在阅读时,遇到颠倒顺序的汉字也能很顺利地读下来,并且不影响理解呢?

和看见长发飘飘就推断是女性一样

惯性思维让我们给文字自动排序

神经内科专家表示,这种现象是由人脑的“阅读惯性”导致。“我们长期以来养成的阅读习惯,使我们脑海中对句式的固定模式有了印象。”就如同看到一个影子,见其长发飘飘,我们通常就推断这是一名女性。

专家表示,人眼看文字,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而是有一个扫视的范围,一眼大约有3~4个字符,跨越两三行,跳跃着前进。如果阅读熟练,能够多看几行,甚至“一目十行”。当我们看到“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并不定一能影阅响读,比如当你看完这句话后,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乱的”这句话时,因为内容常见,并不复杂,眼睛只是粗略做了扫描。之后按照平时的阅读习惯,自动给这些文字进行了排序。

“就像是一个完形填空题,我们一眼望过去一个句子,大概的内容和结构都已经知道,然后大脑就会根据我们的语言习惯,在这些没有看清的‘空缺’里面自动填进内容,原本句子中顺序颠倒的词语,也会被大脑自动纠正过来,所以如果我们不仔细看,就会忽略了这个句子中发生的错误。”

这种惯性取决于人所处的语言环境,不管是现代人、古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接触到自己的母语,或者相对比较熟悉的语言,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现在读书,都是从左往右,横着读,而古人是从右往左竖着读,如果调换一下,让现代人去读古书,一定会磕磕巴巴一个字一个字念,但是古人却能一目十行。”再比如说英语,懂英语的人应该都能看懂“Hvae a ncie day~ Hpoe you konw the ifnomariton.”(祝过得愉快,希望你能理解这份信息),尽管字母拼写也是漏洞百出。

惯性、脑补有时让人笑话百出

大脑的这种“阅读惯性”能力和“思维脑补”能力的确在阅读的过程中帮了我们不少忙,但有时,这种“惯性”和“脑补”也让人笑话百出。

前两天,微博上有一条关于南大旗袍女生的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网友“小肉肉”很无语地表示,“在看到微博热门话题提示的时候,我第一眼反应是‘南大旗袍女神遭吐槽’,感觉怪怪的。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南大旗袍女遭神吐槽’。”

同样喜欢刷微博的女生小张,最近看到了一条热门微博,“……他大吼一声,你信不信我去叫一车面包人来揍你!”“我乍一看,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呀,还以为是自己的笑点太高,结果反复看了两遍,才发现,应该是一面包车人,哈哈哈,‘面包人’,笑死了。”

在日常生活中,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述,一点误差,导致“含恨百年。”有一些人开始担心自己经常性地这么出错,难道是身体出了什么毛病。对此,专家表示,不用紧张。

“还是跟每个人的表达习惯有关。当我们看到一个名词或者句子时,第一反应肯定是按照通常的阅读习惯和发音习惯来,如果常见的几个字相近,就会不由自主将它们调换位置,拼凑在一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旗袍女遭神吐槽”变成了“旗袍女神遭吐槽”。“说到底都算误读,如果放慢速度去看,通常就不会出现这种乌龙的情况了。”

有网友提出,前段时间,看到新闻报道说外国有位女性,只能看倒过来的报纸,这点和颠倒顺序阅读有关系吗?

专家表示,二者没有关联。“人眼看东西,物体就在眼睛中成像。而这位女性是患有了一种罕见的病症,成像颠倒过来,所以看什么都是倒着的。但是她阅读依然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并不是颠三倒四的。”

圣诞大餐=烤火鸡

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自觉“脑补”

心理科专家在阅读惯性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人脑有思维整合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除了阅读文字本身,其实也在将我们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相似场景与之进行重合。”

举例来说,看到“圣诞大餐”几个字,脑海中就浮现出鲜美无比的烤火鸡……同样的,因为对于一个句子的内容很熟悉,所以一旦看到结构,就能够“脑补”出其正确的形态。“窗前月明光,疑是上地霜”,因为大家对李白的《静夜思》十分熟悉,所以这句话乍一看,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让你念出来,想必也是按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顺序来。

当然,这种“脑补”不是天马行空的胡乱猜测,必须基于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环境。

心理学中有一张很著名的图,一个看起来既像数字13,又像字母B的图案,左右分别写着A和C,上下分别写着12和14。“中间这个字符究竟是什么?”从左往右看,你肯定认为是字母“B”,但从上往下看,又是数字13。究竟是B还是13,这不是纠结所在。这张图所要证明的,就是心理学中的自上而下加工机制,指知觉者习得的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为建构知觉理论。同样,当看到一句话,我们不用去仔细辨别内容,光凭着它的上下文,便能够知道其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基本没有差别。

当然,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已经接触过的事物中,如果接触一片全新的领域,所能够产生联想的“素材”就不足了,阅读的速度自然放慢,往往要一个字一个字,重复阅读几遍。“很好理解,就像是上课,如果老师反复讲同样的内容,我们听了前面的就能想到他下面要说什么,从而转移了注意力,造成‘开小差’。而如果今天的内容是从没有讲过的,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大脑需要汲取新知识,开小差的几率就会相对减少。”专家解释说。

跳字、漏字

其实真是一种病

虽然大部分的误读误看都与个人习惯有关,但的确存在因为个人生理原因所造成的阅读顺序颠倒。这就是所谓的阅读障碍症。一般阅读障碍症存在于儿童中间,在阅读时,会出现跳字、漏字、调换顺序等现象。

“儿童阅读障碍症,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专家介绍,“一是儿童脑部主管阅读的神经出了故障,一般是因为孩子在出生前或出生时,脑部受到了损害。有时候他看见一句话,其中几个字虽然认识,却无法念出声来,就导致了跳字。另一种原因是后天形成的,孩子在幼年可能受到过来自家庭或者社会的刺激,导致他在遇到一些敏感的词句时,产生障碍,无法正常阅读下去。”

(吴怡)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