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传递非接触信息,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识别对象。RFID 解决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两大难题,实现运动目标识别、多目标识别,其突出优点是环境适应性强,能够穿透非金属材质,数据存储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目前的读写器远远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因此,需要一款远距离读写器配合远距离天线,实现远距离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读写要求。这里给出一种远距离 RFID 读写天线的设计方案,采用射频标签专用读写器 RI-R6C-001A,该器件要求天线阻抗为 50Ω,频率为 13.56MHz,因此采用 _ 亡艺简单、低成本的 PCB 环形天线。
2RFID 读写天线的设计
2.1RFID 读写天线工作原理
天线是发射和接收射频载波信号的设备。在工作频率和带宽确定的条件下,天线发射射频处理模块产生的射频载波,并接收从标签发射或反射的射频载波,其作用是产生磁通量,为标签(无源)提供电源,并在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传递信息。天线性能的优劣对系统整体性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RFID 天线的读写距离取决于诸多因素:天线的尺寸、方向性、天线的位置、所处频段的电气特性及周围环境等。
2.2RFID 读写天线各性能参数
2.2.1 电子标签的方向性
由于无源电子标签是通过与读写器天线磁场耦合来获得能量,所以标签的方向性直接影响耦合系数,近而影响能量的获取和通信的可靠性。当标签的方向性和读写器天线处于最佳耦合时,磁力线与电子标签成直角。电子标签能够获得最好的读写效果。但是,若将电子标签移动到天线的两侧,这时标签的放置位置和磁力线方向平行。此时方向性最差,读写效果也最差。图 1 为天线的磁力线分布模拟图。

本文深入探讨RFID天线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一种远距离RFID读写天线设计方案。讨论了天线的尺寸、方向性、品质因数Q和匹配网络对读写距离的影响。通过优化天线参数,实现了30cm的有效读写距离。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