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二次开发需要什么语言_“BIM最后一公里”,拟或只是一种“忽悠”罢了

1

引言——什么是“BIM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在道路工程行业,我们经常听到关于“BIM最后一公里”的提法。到底什么是“最后一公里”呢?原来,有的国外BIM软件解决方案在落地应用时,遇到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例如:不能绘制输出符合国内工程设计要求的图表成果等。于是,有的国外软件厂商提出了“最后一公里”的说法,即:主体功能我们已经开发完成了,你们用户单位只需要结合自身应用需求,通过二次开发方式,自行开发这些绘图出表的功能嘛。甚至宣称,这样可以支撑国内工程企业“抢占BIM技术高点,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事情果真如此吗?

2

只差“最后一公里”吗?

对于一项专业技术研发类的任务而言,“最后一公里”提法给大家的印象就是:首先,关键性的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后续二次开发只是工作量层面的事情了;其次,从研发工作总量而言,只剩下10%左右收尾性工作,80%以上的事情已经完成了。

实际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国外BIM解决方案距离国内工程应用到底还缺少些什么。

●第一,缺少多专业设计功能

众所周知,道路工程设计覆盖了道路几何、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土方、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排水、工程地质、安全分析等数十个专业。但目前国外BIM软件解决方案(包括A、B、D等)实际上最多只有1~2项专业设计功能,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任何与道路工程相关的专业设计功能。也就是说,对实现多专业工程设计的目标而言,国外BIM软件厂商尚缺少多个专业方向的设计功能。任何具备工程设计经验的人士都明白,缺少多专业设计功能——可是属于关键性的技术缺陷!要知道,仅仅一款看似不起眼的涵洞BIM设计软件,其难度和挑战就不亚于道路几何设计软件了!

●第二,不能输出设计成果图纸

或许,有人疑问,国外工程软件怎么会不能输出设计成果图纸呢。请注意,作者说的是——不能输出符合国内专业设计规范要求的成果图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是由于国外工程设计、建设程序、设计流程等,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的。

一方面,国外工程设计咨询企业的工作深度,只相当于国内的初步设计阶段。最终的、指导现场施工的详细设计图纸,由施工或总包企业自行完成,而非工程设计咨询单位。

另一方面,在国外工程设计企业中,人员分工更细。专业工程师只负责宏观性的设计事项,而详细、具体的图纸绘制等工作则交由专门的绘图员来完成。但在咱们国内,尤其是道路工程行业中,工程师不但负责工程大的方案设计与把控,而且还要负责绘制输出最终的详细图纸表格等。

正是上述差异,导致国外工程设计软件一般只重点关注主体工程设计,在附属专业设计、图纸成果自动输出、工程数量自动统计方面,与国内软件差别巨大。即使今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设计企业中,图纸绘制、详细标注、排版打印等内容,仍然主要依靠绘图员手工编辑完成。

3

二次开发能做些什么?

在明确了国外BIM软件解决方案“缺什么”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二次开发能做些什么,看看能否弥补这些缺陷吧。

据作者了解,目前在国外BIM解决方案基础上,二次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内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二次开发设计成果图表绘制输出的相关功能;二是为了BIM应用需求,二次开发一些参数化的BIM翻模工具。为什么,至今没有通过二次开发,实现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支挡防护工程等专业设计功能、弥补国外BIM软件关键缺陷的报道呢?因为,研发难度太大了,需要的周期太长了!

我们知道,工程专业软件开发之所以困难,关键在于“跨界”。研发团队不仅仅要掌握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而且还需要懂得工程专业知识和实际工程设计经验,更需要吃透工程专业的设计需求、设计习惯、工作过程。任何一款成熟、能够落地实际工程应用的专业软件,必然会经历从雏形、到过渡、完善的过程。要知道,即便是对于国外工程软件厂商而言,推出一款成熟的专业设计软件,起码需要3~5年以上的时间呢。研发周期长是专业CAD软件开发困难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仅凭临时组织几名研发人员,通过二次开发方式难以弥补国外BIM软件在多专业设计功能方面的缺陷。

8d4a417601f5c3677d5e1aefd5080b20.png
15e230db87ccc2154187135ed02def1a.png

图1 纬地BIM2.0交付模型截图

4

一公里,还是十公里?

具有专业软件开发经历的人士肯定知道,一套完整的工程专业设计软件研发,大致包括:数据处理、交互界面、计算分析和成果输出等几大部分。而其中核心算法、数学模型等一般仅仅占到代码总量的10%~20%,其余80%以上的代码工作量是进行数据处理、交互界面、成果输出等部分。在代码总量上,仅设计成果输出部分的往往超过核心算法和数学模型等部分。

因为,要让软件自动输出符合专业习惯和相关标准的图纸,不仅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图纸类别多、数量大,而且即便是图纸中的某一项尺寸标注功能,都需要开发者编写大量的代码。如:判断图纸比例、选择标注的样式、判定标注恰当的位置、选择字体高度等等。

所以,仅仅二次开发图表成果绘制模块,其代码总量也绝对不是一般理解层面的“最后一公里”的!何况必须二次开发一些参数化的翻模工具,更何况还期望实现多专业BIM正向设计的目标呢?这何止“最后一公里”,是“十公里”,甚至是“最后百公里”呀!

作者前文曾提到,有设计单位斥巨资购置国外BIM软件之后,却一直处于工程设计和BIM应用“两张皮”的困境之中。尽管有的单位已经在二次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但仍然无法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大面积落地应用,还常常被大家批评:花了这么多钱,工程应用效益在哪里呢?既没有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又没有减少人力和资金投入。

回头来看,国外软件厂商提出的所谓“BIM最后一公里”的说法,拟或只是一种销售策略,只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忽悠”罢了。

af5783996966db15a60a3d23c5135639.png

图2 纬地BIM2.0设计模型截图

5

二次开发能掌握BIM核心技术吗?

尽管一些国内工程设计单位购置国外BIM软件、成立BIM中心时,都可能有“掌握BIM核心技术”,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但结合长期从事工程软件技术研发、加之与一些国际软件厂商的合作的经历,作者认为:

利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工程问题,最关键的是如何贴合专业需求,找到利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途径,探索实现的模式,而二次开发所涉及的软件技术必然只是非常浅表层次的。以往的一些事实情况说明,当二次开发者在某国外BIM软件基础上,探索成功BIM落地应用中的一些路径和模式之后,国外软件厂商便可轻而易举的复制这些技术路径,进而取而代之了。

因此,作者认为,通过类似浅表层次的二次开发解决部分工程问题、弥补国外软件在成果表达等方面缺陷可能是实际的、有效的,是有价值的,尤其对国外BIM软件厂商而言。但希望通过浅表层次的二次开发,就想要掌握BIM核心技术,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愿景而已。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认识和观点,不代表任何单位或组织。欢迎批评指正,欢迎浏览讨论。

Mountain

作者补充

作者相关文章曾在知乎网等渠道发表,有人质疑:“你宣传国产纬地软件无可厚非,为什么要编排其他软件呢?格局低了点吧?”是的,您可以完全把作者文章当作广告来看待,随手划过。但您可能并没有注意到作者编写讨论文章的另一个目的:

记得,在数年前的在一次交通行业BIM研讨会议上,一位湖南地区设计院的院长认真地谈话,点透了作者。他说:“你们不能只是讲自己,不讲行业现状和业界存在的问题啊,尤其是有的国外软件不实、夸大宣传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他说,对于CAD和BIM等新技术,平心而论,我们勘察设计单位,肯定是没有你们软件企业更了解技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毕竟,你们才是长期从事这一领域技术研发的!你们应该本着对行业负责的态度,积极发言嘛!只要你们的观点和认识,是客观地、积极地,最终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同的。”

因此,作者认为,不论是用户、第三方、还是竞争性的软件厂商,任何人都有权利质疑不实的宣传,任何人都有权利指出那些夸大宣传的影响。“只有更多像格力空调一样的企业,敢于公开拆解其他品牌空调”,才能有效打击虚假宣传,才能更好地规范市场,倡导公平竞争。——而这,才是对行业负责、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和技术负责、对用户负责的、另一个层面的“格局”。

Mountain

6394c72cc0b0df4cf1bc65b5df3bcda8.gif

相关链接

BIM翻模越多,距离正向设计越远——道路BIM技术讨论之(一)

BIM算量更精确吗?——道路工程BIM讨论之(二)

道路BIM技术难以落地应用,如何破局?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