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网络工程师】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梳理
-
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WAN)也称远程网,覆盖范围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能连接多个城市和国家,或者横跨几个大洲,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远程网络。
广域网交换方式
①电路交换
最早的数据交换方式,利用原有的电话交换网络,在任意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物理电路来交换数据。 电路交换分3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电路拆除。信息传输期间,这条电路被用户占用,通信结束后才释放。 缺点:电路利用率低,在传输计算机数据时,电路利用率不到1%,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都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
②报文交换
信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接收、存储和转发,不要求在两个通信节点间建立专用通路。节点把要发送的信息组织成数据包,即“报文”,报文中含有目标节点的地址,完整的报文在网络中一站一站地向前传输。 报文没有长度限制,每个中间节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传输线路不空闲时,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因此要求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成本,减少节点缓存器的容量,有时需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这进一步增加了传播时延。
③分组交换
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首先将一个长报文分割成若干个较短的分组,再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发送出去。按照实现方式,分组交换可以分为2种:
- a. 虚电路分组交换
在通信之前,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然后开始传输分组,所有分组沿相同的路径进行交换转发,通信结束后再拆除该逻辑连接。 网络保证所传输的分组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可靠的。 这种方式不适用于信息传输频度高、每次传输量小的用户。由于每个分组头只需要标出虚链路标识符和序号,所以分组头开销小,适用于长报文传输。典型的网络有X.25网络、帧中继网络、ATM网络。
- b. 数据包分组交换
发送者需要在通信之前将所要传输的数据包准备好,数据包中包含发送者和接收者的地址信息。数据包的传输彼此独立、互不影响,可以按照不同的路由机制到达目的地并重新组合。网络只是尽力地将数据包交付给目的主机,但不保证所传输的数据包不丢失,也不保证数据包能够按发送的顺序到达接收端。所以,网络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不保证服务质量。典型的网络代表有因特网,即IP网络。
广域网流量控制协议
流量控制是一种协调发送站和接收站工作步调的技术,其目的是避免发送站发送速度过快,使得接收站来不及处理而丢失数据。通常,接收站维持一定大小的接收缓冲区,当接收到的数据进入缓冲区后,接收站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只有清除接收缓冲区后才能开始接收下一次的数据。如果发送得过快,接收缓冲区就会溢出,从而导致数据的丢失。流量控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①停等协议(单工通信)
特点:发送站每发送一帧就停止发送,等收到应答信号后再发送下一帧。在局域网中效率较高,对广域网而言效率低。 链路利用率:E=1/(2a+1),a:帧计数长度,a=数据传输速率×传播时延÷帧长度.
②滑动窗口协议(双工通信)
特点:允许连续发送多个帧而无需等待应答,所允许的这个帧是固定值,也称为窗口值。当成功收到一个确认包后,窗口值就向前滑动1位。 链路利用率E=W/(2a+1).
③停等ARQ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单工通信)
特点:停等协议和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发送站每发送一帧,就停止发送,等收到肯定应答信号(ACK)后再发送下一帧,收到否定应答信号(NAK)后重发该帧。 链路利用率E=(1-P)/(2a+1),P:帧出错概率。
④选择重发ARQ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双工通信)
滑动窗口协议与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当收到否定应答信号(NAK)时,只重发出错的帧。为了避免异常,发出帧数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帧编号总数的一半,即W_发 = W_收 ≤ 2^(K-1)。 链路利用率:若窗口值>2a+1,则E=1-P;若窗口值≤2a+1,则E=W(1-P)/(2a+1)
⑤后退N帧ARQ协议(有噪声环境的双工通信)
滑动窗口协议与自动请求重发技术的结合,当收到否定应答信号(NAK)时,将从出错处重发已发出过的N帧。为了避免异常,必须限制发送窗口值的大小W≤2^K-1(K为帧编号的位数)。 链路利用率:若窗口值>2a+1,则E=(1-P)/(1-P+NP);若窗口值≤2a+1,则E=(1-P)/(2a+1)(1-P+NP)。N:重发的帧数。当窗口值>2a+1时,N近似等于2a+1;当窗口值≤2a+1时,N=W.
广域网链路层协议
广域网路由器之间经常使用串行链路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HDLC协议和PPP协议是两种典型的广域网链路层串口封装协议。
①HDLC协议
面向比特的链路层协议。采用01111110作为起始标识字段和结束标识字段。如果负载的数据流中碰巧出现和标识字段01111110相同的数据,则采用填充0比特的方法来避免帧边界判断出错,具体做法为: a. 发送端在添加标识字段前,首先扫描比特串,当发现5个连续的1时,立即在其后加一个0; b. 接收端收到数据帧后,首先去掉头尾的标识字段,随后扫描比特串,当发现5个连续的1时,立即删除其后的0,这样就还原出了原来的比特流。 -------------------------------------------------------------------------- HDLC协议有3种不同的帧类型,由控制字段中的第一位或第一、第二位来表示:
ⅰ. 信息帧(I帧)
用于传输用户数据,以控制字段第一位为“0”来标识。 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的N(S)用于存放要发送的帧的编号,可以让发送方不必等待确认而连续发送多帧;N(R)用于存放下一个预期要接收的帧的编号。例如N(R)=5,表示下一帧要接收5号帧,换言之,5号帧之前的各帧均已接收到。N(S)和N(R)均为3位二进制编码,可取值0~7。
ⅱ. 监控帧(S帧)
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简称S帧,以控制字段第一、第二位为“10”来标识。S帧只有6B,即48bit。S帧的控制字段的第三、第四位为S帧类型编码,共有4种不同编码:
- 00:接收就绪(RR帧)
发送RR帧的一方准备接收编号为N(R)的帧。
- 01:拒绝(REJ帧)
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编号为N(R)的帧和它后面的所有帧。
- 10:接收未就绪(RNR帧)
表示编号小于N(R)的I帧已经被接收到,但目前处于忙状态,尚未准备好接收编号为N(R)的I帧,希望对方暂缓发送。用于控制链路流量。
- 11:选择拒绝(SREJ帧)
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编号为N(R)的帧。
ⅲ. 无编号帧(U帧)
无编号帧的控制字段不包含编号N(S)和N(R),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和控制等功能。当要求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时,U帧可以用于承载数据。
②PPP协议
PPP协议是当今世界上使用较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面向字符的,而HDLC帧是面向比特的。 PPP协议是一种点对点链路上传输、封装网络层数据包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除、上层协议协商、验证等问题。PPP协议可以动态分配IP地址,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具有检错纠错能力,支持数据压缩。 具体包括3个阶段,分别采用链路控制协议(LCP)、验证协议、网络层控制协议(NCP)。
①阶段:LCP
主要用于管理PPP数据链路,包括数据链路层参数协商、建立、配置、拆除,以及监控数据链路等。
②阶段:验证协议
客户端将自己的身份验证请求发送给远端的接入服务器来寻求验证,包括PAP和CHAP两种协议类型。
PAP
采用二次握手机制,使用明文格式发送用户名和密码,在PPPoE拨号环境中比较常见。
CHAP
比VIP更安全,采用三次握手机制。
③阶段:NCP
验证成功后进入第三阶段,配置NCP,双方协商彼此使用的网络层地址。
广域网传输标准
见PDF或思维导图。
2.接入网技术
目前常见的接入网方案有ISDN接入,xDSL接入,HFC接入,PON接入等。
ISDN接入
在数字电话网(IDN)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信网络,支持电话业务和传真、可视图文、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
窄带ISDN
有2种接口:
基本速率接口(144kbps)
2个B信道(64kbps)+1个D信道(16kbps) B信道用于传输话音、数据、图像;D信道用于传输信令和分组信息。
一次群速率接口(2Mbps)
- 宽带ISDN
- xDSL接入
xDSL技术把0~4000Hz的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把高端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 ADSL技术
全称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理论传输距离5km,在一对双绞铜线上最高上行速率1Mbps,最高下行速率8Mbps,可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采用离散多音频(DMT)调制技术。
- 其他xDSL技术
- 对称性xDSL技术
高速数字用户线(HDSL)技术、对称数字用户伐(SDSL)技术、基于ISDN的数字用户线(IDSL)技术。
- 非对称性xDSL技术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技术、速率自适应数字用户线(RADSL)技术、超高速数字用户线(UDSL)技术。其中VDSL技术目前传输速率最高,在最新标准中可以达到100Mbps,适用于用户相对集中的园区网络高速接入。
- HFC接入
HFC接入是通过光电转换节点,利用有线电视(CATV)的总线式同轴电缆连接到用户。该方式可充分利用CATV原有的网络,建网快、造价低,是最佳接入方式之一。 HFC 通常由3部分组成:光纤干线(星型)、同轴电缆支线(树型)、用户配线网络。在同轴电缆的技术方案中,用户端需要使用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具备调谐器、加/解密设备、交换机、网卡、虚拟专网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无须拨号,可提供随时在线的永远连接。)Cable Modem上行速率达10Mbps 以上,下行速率达30Mbps。在局端有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CMTS),用来管理控制Cable Modem。 在HFC网络中,各种广播和电视信号采用副波频分复用方式实现传输介质的共享。
PON接入
光纤接入解决了宽带多媒体业务接入,通常所说的光纤接入网(OAN)指的是无源光网络(PON)。PON由光纤、分路器、接头、连接器组成。只有局端和用户侧设备为有源设备,中间的光分配网采用无源光分支器,稳定性高、体积小、成本低。相比有源光网络(AON),PON可以避免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故障率,降低运维成本。
PON技术的分类
EPON技术
IEEE 802.3ah工作组制定。采用以太网封装方式,8B/10B线路编码,上行以突发的以太网包方式发送数据流,可提供上下行对称的1.25Gbps线路传输速率,实际总带宽1Gbps。EPON在技术成熟度和设备价格方面具有优势,缺点是难以承载TDM业务。
GPON技术
ITU制定。更注重多业务支持能力(TDM、IP、CATV),下行最大传输速率2.5Gbps,上行最大传输速率1.244Gbps,传输距离超过20km,具有高效、高速传输特点。
- PON的组网结构
- ODN(光分配网络)
用于完成OLT与ONU之间光信号的传输和功率分配,并提供光路监控等功能。
- OLT(光线路终端)
重要的局端设备,位于网络侧,既是一个二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也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提供多个1Gbps和10Gbps的以太网接口,支持WDM传输,提供网络的集中和接入,实现对用户端设备ONU的控制和管理。
- ONU(光网络单元)
提供用户侧接口,并与ODN相连,负责用户接入PON,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换。
- AF(适配功能块)
为ONU和用户设备提供适配功能,一般包含在ONU内,也可以独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