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从350万员工的数据中揭示的创新真相
作者:Dylan Minor, Paul Brook, Josh Bernoff
日期:OCTOBER 09, 2017
创新是一个管道。输入是原始想法和概念。输出是能推动商业前进的可行的想法。
Dylan用5年时间研究了154家使用点子管理系统的公司的350万员工的数据。点子管理系统就像是个脸书:人们发布点子,获得投票,发表或回复反馈,并把点子变成有影响的创新。这个系统可以记录和处理所有点子,以及是否被采用。有些公司用这个系统来处理创新,有些用来开发新产品,还有些用来追求效率和成本节约。
创新本身是一门科学。创新有一组关键变量。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是点子存活率(ideation rate),即管理层批准的点子数与系统中有效人数之比。点子存活率与增长和净收入正相关,因为创新文化不只带来好点子,而且会将点子变为现实。
驱动点子存活率的关键变量有:
-
Scale – more participants. 规模 - 更多的参与者。一个创新系统需要很多参与者才能成功。这就是群体智慧:大量参与者会比少数人有更多点子。平均来说,一个公司中每4个人就能产生一个点子。
-
Frequency – more ideas. 高频 - 更多点子。 需要在很多候选点子中才能得出有效的点子。一个公司要让员工产生足够多的点子。这个过程会强化创新文化,并为创新管道产生更多点子。平均来说,5个点子中会出来1个值得实现的点子。
-
Engagement – more people evaluating ideas. 参与 - 更多人评估点子。只是提点子是不够的。你需要很多其他人谋划出那些点子是否值得付诸行动,或怎样变得更好。反馈和评论会让点子发酵。
-
Diversity – more kinds of people contributing. 多样 - 各种人的贡献。你可能认为最高产的创新系统全部由工程师或其他问题解决者组成。错。成功的创新系统需要组织中所有人的贡献,特别是听得见炮火的人:销售,支持,制造流程相关人员。
这个系统一旦运行,就能以稳定可预测的步伐产生可行的创新。
例如,一家航空公司面临一项挑战:航班到得晚,走得早,机舱检查又需要8小时。一位行政助理受汤姆克鲁斯《未来报告》的启发,提出是否可以用蜘蛛机器人完成该检查。大家普遍嘲笑,但CTO认为可行,并将之变为现实。检查时间缩短到原来的15%。
单个点子具有不可预测性,但管理得好的话,点子管道产生的点子流可预测,并驱动商业前进。
当在每个人的心象中,自己很酷的想法能帮到公司时,公司的创新就有效了。理解创新的科学能使你如虎添翼。
一如既往:感谢读完。
微信交流:glenwangcn (暗号:真北敏捷)
原文:
https://hbr.org/2017/10/data-from-3-5-million-employees-shows-how-innovation-really-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