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大规模ChatGPT封号正在来袭。
不管你有没有真正违规使用ChatGPT,都有可能收到来自OpenAI的封号邮件。
把上面的英文通知邮件翻译过来,就是下面这样。大致意思无非是使用方式违反了 OpenAI 的条款,但具体是什么条款,从未可知。
与封号事件对应地,OpenAI 首席情报调查员(Principal Threat Intelligence Investigator)Ben Nimmo 近日通过社交媒体发帖表示 OpenAI 已公布最新的威胁调查报告,其中揭露的恶意行为包括:监控、隐秘操作、欺骗、网络攻击、诈骗。
这份名为《Disrupting malicious uses of our models: an update February 2025》的调查报告详细揭示了 OpenAI 发现的某些非法用户如何利用 ChatGPT 从事恶意活动。
更为关键的是,报告中多次提及“中国用户”。
1. Peer Review
该报告记录了一个名为“Peer Review”的案例:一组疑似中国用户利用 ChatGPT 开发的“千阅读外舆情AI助手”,用于分析全球社交媒体(如 X、Facebook、YouTube)上的公众活动相关内容。用户主要在中国工作时段使用中文交互,进行代码开发和文档处理,部分结果据称分享给了海外机构。尽管部分功能使用开源模型(如Meta的LLaMA 3.1:8b),但因违反监控政策,相关账户已被终止使用权限。
2. Sponsored Discontent
另一个被标记的案例名为“Sponsored Discontent”(赞助不满),同样涉及一组疑似来自中国的用户。这组用户被发现利用 ChatGPT 生成两类内容:一是通过美国或印度身份账户在 X 平台发布评论;二是发布关于美国社会问题的西班牙语文章到拉美媒体,部分与"吉林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关联。其中英文评论影响有限,但西班牙语文章因进入主流媒体传播渠道,达到“Breakout Scale”第4级。OpenAI 已封禁相关账户。
因为一些违规行为封禁账户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此类情况在各个平台都存在。
然而,OpenAI 的这份报告却带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性。其中的意味自不必明说。
比如,报告多次提及“这些(违规使用的)ChatGPT 账户使用时间与中国大陆工作时间一致,并使用中文提示词来和模型交互”。同时,OpenAI 也明确指出,这些账户很可能是多人共享使用。
相较于封号,另一个 OpenAI 的不那么“光明磊落”的行为是“降智”。
“降智”就是 OpenAI 偷偷地限制了你的 ChatGPT 账号的“智商”和能力,主要手段就是底层模型的“降级”以及高级工具的禁用。
一旦被“降智”,那么很多 ChatGPT 之前能答对的问题现在都无法答对了,o1
和 o3-mini
的思考时间永远不超过 5 秒,无法画图,无法联网搜索。
就像下面这样。
上周就传出 OpenAI 可能在本周发布最后一个非链式思维(non-chain-of-thought)模型 GPT-4.5
。
所以,有网友猜测,这一轮的大规模封号,可能是在给新模型铺路。
我是木易,一个专注AI领域的技术产品经理,国内Top2本科+美国Top10 CS硕士。
相信AI是普通人的“外挂”,致力于分享AI全维度知识。这里有最新的AI科普、工具测评、效率秘籍与行业洞察。
欢迎关注“AI信息Gap”,用AI为你的未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