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随着美国GPS在1994年正式提供服务,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诞生了其它三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中国的BDS。GNSS能够给用户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的服务。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人们对GNSS的要求逐步提高,米级的定位精度早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在原有卫星链路的基础上,系统供应商将能够提高用户服务性能的产品调制在特定频率上。用户通过卫星下行链路,接收并解析这些产品,从而可以得到更高的服务性能。这样的系统叫做星基增强系统,英文为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在近些年,星基增强系统蓬勃发展,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星基增强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成立最早,也是专门为民航用户提供高完好性和定位性能的系统,称为SBAS;另一种则是以提供精密轨道钟差改正数,大气,相位小数偏差等高性能产品,从而在用户端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精密定位服务,如PPP-AR或PPP-RTK。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从播发方式上二者都可以称之为星基增强系统,SBAS也是其缩写的简称,但早在WAAS建立初期,SBAS便被定义为一个专有名词。也就是是说,只有由国际民航(ICAO)定主导,基于特定协议(RTCA协议&DFMC协议)并专门为民航用户服务的星基增强系统,才可称为SBAS。而后者如PPP-AR/PPP-RTK,由于其能够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通常为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产业进行服务。
本文主要以SBAS为核心,给大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SBAS介绍
SBAS主要包含三部分,分别是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组成。其中,空间段主要由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组成;地面段则包含了监测站,主控站、注入站以及信息处理中心等;用户段则包括具备SBAS电文接收能力的接收机终端及设备等。
星基增强服务的主要流程为,地面段实时采集服务范围内的监测站数据如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数据,广播电文,气象数据等等,并将数据回传至信息处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对回传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统一解算生成各类SBAS电文,最终经过电文编排后通过GEO卫星上注播发给用户。用户通过接收机接收GEO卫星下行信号上播发的SBAS电文,经过解析和使用后,可以满足更高精度及完好性的需求。下图给出了SBAS的基本架构。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0个在建或者已建成的SBAS,其中,正式运行的SBAS分别为美国的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WAAS)、欧洲的地球同步卫星导航增强服务系统(European Geostationary Navigation Overlay Service, EGNOS)、日本的探路者卫星增强系统(Multi-Functional Satellite Augmentation System, MSAS)、印度的GPS辅助型近地轨道增强导航系统(GPS Aided Geo Augmented Navigation System, GAGAN);处于试运行阶段的SBAS包括俄罗斯的差分改正监测系统(System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Monitoring, SDCM)、非洲及印度洋星基增强系统(ASECNA-SBAS, A-SBAS)、阿尔及利亚星基增强系统(Algerian SBAS)、中国的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eidou Satellite-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BDSBAS)、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南部定位增强网(SounthPAN, SPAN)和韩国的增强卫星系统(Korea SBAS, KASS)。
按照服务类型,SBAS可分为单频服务和双频服务。正如背景中所介绍的,SBAS参考RTCA协议提供单频增强服务,参考DFMC协议提供双频服务。目前,RTCA协议已经完成收敛,因此已开通服务的SBAS均只能够提供单频服务。而DFMC协议仍在迭代和更新,所以部分SBAS针对双频服务已经开始做一些测试工作,比如BDSBAS,已经在播发双频SBAS电文。
对于民航用户来说,其对完好性能力的需求远高于定位精度,有着秒级完好性高精能力的需求。而GNSS的导航服务虽然也会播发完好性参数,但广播电文的更新频率低,且告警响应不及时,因此通常仅能满足航路阶段的服务指标要求。ICAO给出的SBAS服务性能需求如下表所示:
进近过程 | 水平/垂直精度(95%) | 告警门限 | 完好性 | 告警时间 | 连续性 | 可用性 |
En-route | 3.7km/ N/A | 3.7km/N/A | 1-1×10-7/h | 5 min | 1-1×10-4h~ 1-1×10-8h | 0.99~0.99999 |
NPA | 220m/ N/A | 556m/N/A | 1-1×10-7/h | 10s | 1-1×10-4h~ 1-1×10-8h | 0.99~0.99999 |
APV-I | 16m/20m | 40m/50m | 1-2×10-7/进近 | 10s | 1-8×10-6/15s | 0.99~0.99999 |
LPV-200 | 16m/4m | 40m/35m | 1-2×10-7/进近 | 6s | 1-8×10-6/15s | 0.99~0.99999 |
APV-II | 16m/8m | 40m/20m | 1-2×10-7/进近 | 6s | 1-8×10-6/15s | 0.99~0.99999 |
Cat-I | 16m/6m~4m | 40m/ 10m~15m | 1-2×10-7/进近 | 6s | 1-8×10-6/15s | 0.99~0.99999 |
对于SBAS单频服务来说,通常需要至少满足APV-I的服务能力。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双频服务在设计上则是以Cat-I为目标。
总结
SBAS是一项为生命安全服务提供保障的GNSS系统,具有重大的建设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从最初的WAAS,发展至今,SBAS已基本覆盖全球。因此随着未来技术不断的迭代,SBAS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
笔者从事GNSS数据处理相关工作多年,对SBAS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偶然发现CSDN上缺少相关的文章,因此自告奋勇给大家做一些分享和介绍。欢迎大家评论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