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的股票投资课_笔记 _Part3

8.2. |行业投资法|【四种投资方法第二种】

  • 这一节向大家介绍一种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主要从行业定位、行业前景、行业的基本面这几个角度去把握。

  • 行业定位

  • 行业分析首先从行业定位开始,也就是这个行业属于哪个大类,在产业链上处于什么位置

  • 第一产业是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业,第三产业是交运、餐饮和金融等服务业

  • 中信风格分类把股票按照各自的风格属性,分成了金融、周期、消费、成长和稳定五类。

  • 接下来,我们再看行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

  • 工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一般是资源型行业,比如石油石化、煤炭电力、有色金属等,中游大多是制造业,比如化工、钢铁、建材和机械,此外还有铁路、公路和机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 下游的重头是消费,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像食品、服装是必需消费,房地产、汽车是可选消费。

  • 服务业主要是指仓储运输、软件服务、传媒和金融等

  • 行业前景

  • 从长期视角来看,需要考虑人口周期和技术周期。

  • 从人口周期来看,2013年中国劳动人口达到10亿,相当于总人口的74%,是历史上的最高峰;之后,劳动人口不断减少。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的出生人口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未来至少30年,在人口结构上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会持续下降,老龄人口比重会持续上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会失去比较优势,

  • 相反,医疗、养老、健康和消费领域会迎来长期发展机会。

  • 再从技术周期来看,现在正处于第三次技术革命,也就是从20世纪中期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成长性行业,计算机、电子和通信行业成为盈利增速最快的行业

  • 从中期视角看,宏观和行业政策对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 比如从201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陆续出台,带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7000多辆,迅速增长到2019年的120万辆以上

  • 从短期视角来看,关键是看一个行业是否符合当时的经济周期。

  • 比如在经济好的时候,周期性比较强的行业,比如钢铁、机械行业等,它们的盈利上升速度会很快,股票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 行业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

  • 业的发展周期包括四个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 处于幼稚期的行业,市场发展很快,主要表现为开辟新用户,占领市场,打价格战。像2015年开始萌芽的外卖、网约车行业,当时就以补贴发放、打价格战的方式来争取市场和用户。

  • 处于成长期的行业,技术进一步发展,行业竞争格局和用户特点逐渐明确,行业壁垒逐渐提升。计算机行业现在就处于成长期,从2011年的移动支付到2014年的大数据,再到当前的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个行业不断有新事物产生,同时进入的壁垒也不断提高。

  • 处于成熟期的行业,特点是市场稳定。盈利稳定。不少传统消费行业,比如传统家电、食品饮料等,就处于成熟期。

  • 衰退期的行业,特点是市场增长率下降、需求下降。煤炭开采等资源型行业就有衰退期特征

  • 行业的基本面

  • 因为对行业前景的判断,最终都会传递到行业的基本面上,使盈利和估值发生变化

  • 从财务和估值这两个角度,教大家去把握行业的基本面

  • 我们最关注的财务指标是净利润增速。

  • 行业净利润增速是将一个行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加总,然后看这个值比上一期超出多少

  • 通过把握行业净利润增速的历史值和规律,我们就可以对当前的盈利水平进行定位

  • 比如说2018年三季度,周期板块最近一年的净利润增速大约30%,在5种风格板块中是最高的。但周期板块自2017年6月达到这一轮盈利增速的高点后,已经连续4个季度下滑,整体实际上正处于下行周期

  • 需要看行业的估值来判断投资时点

  • 估值有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 相对估值法是看市盈率、市净率(P/B)这样的比率,在Choice、同花顺终端中很容易跟踪

  • 对个体公司来说,市盈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收益,或者用总市值除以净利润,代表投资者为得到企业每年1元钱的净利润需要支付多少钱

  • 市净率等于股价除以每股净资产,或者用总市值除以净资产,反映公司在每年这样的净资产下,支撑起多高的股价

  • 行业估值也是同样的道理,行业的市盈率等于行业内全部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除以全部归母净利润,具体数值大家可以在Choice终端上查到。

  • 市盈率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们对于公司或行业未来盈利的预期,如果这个行业预计未来盈利会提升,那人们就愿意接受更高的市盈率

  • 由于不同行业受经济周期、政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市场对它们的盈利预期也就会有不同,估值差别也就会很大,比如通信行业的市盈率就远高于钢铁行业。除了横向对比外,我们还可以给行业市盈率做一个历史比较,就是看它当前的市盈率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水平。

  •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了解一个行业:一是行业定位,二是行业前景,三是行业的基本面。

  • 行业投资策略:不同时期如何挑选行业?

  • 对于股票投资而言,我们最关注的周期是短周期,也就是最近三四年的情况。

  • 可以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核心指标,将经济周期分为复苏、过热、滞胀和衰退四个阶段

  • 著名的美林投资时钟模型就是这样划分经济周期的。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投资不同的资产类别,复苏期应该配置股票和债券,过热期应该配置商品和股票,滞胀期应该配置现金和商品,衰退期应该配置债券和现金。

  • 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中信风格分类和申万行业分类。根据中信风格分类标准,股票可以分为金融、周期、消费、成长和稳定这五类;而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标准,也可以分为采掘、钢铁、银行、计算机等28个行业。

  • 经济周期中的行业轮动规律

  • 在经济复苏期,金融、房地产和基建产业链的相关行业表现较好

  • 在衰退阶段的后期和复苏期,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资金成本也较为低廉,企业融资扩张的意愿比较强,这会直接加快金融业的资产扩张,扩大金融业的营业收入

  • 房地产政策在这一阶段也会变得宽松,这又会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提高土地出让金收入。地方政府有了钱,自然可以做更多的基建投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又会进一步带动建筑建材、钢铁以及制造业的需求

  • 制造业中最典型的就是挖掘机,过去两年挖掘机之所以卖得那么好,就是因为房地产和基建的拉动

  • 2016年中国经济步入复苏阶段,当时股票市场的表现也体现了这个逻辑,银 行、地产,以及建筑、建材等周期板块首先开始上涨,随后钢铁持续上涨,然后是机械等制造业相关板块

  • 在经济过热期,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资源类股票和可选消费行业的股票收益最高

  • 经济的持续扩张使需求不断增加,供给端企业的议价能力不断提升,带来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资源类企业,如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积累了较多的利润。

  • 同时,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意愿提升,物价也开始上涨,消费行业中的可选消费,如家电、汽车,逐渐进入盈利改善阶段。

  • 所以我们看到,2017年家电全年涨幅达到53%,在申万一级的28个行业中收益排名第二;龙头企业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现更名为“海尔智家”)涨幅都在一倍左右。钢铁、有色行业的涨幅也都超过了15%,在行业涨幅中排名前五

  • 在滞胀阶段,大众消费、石油石化、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等典型的后周期行业能取得超额收益

  • 前面我们讲过,滞胀是经济增速回落和通胀高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政策是很尴尬的,但相比于经济回落,持续的通货膨胀更具有杀伤力。过高的原材料价格挤压中下游企业的利润,造成企业倒闭,实体经济不景气;同时银行存款规模下降,供应货币能力下降,货币市场流动性差,资本市场萎靡;过高的通货膨胀还容易引发系统性的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就是由于全球范围的过高通胀造成的。

  • 因此,在滞胀阶段,货币政策通常转向紧缩。这时,股票市场的表现不会太好,不建议在这个时间配置股票资产,2017年四季度到2018年上半年就有这样的特征。但如果你需要配置一定的股票,有两类行业会有相对收益:一是需求弹性较低的行业,比如大众消费、医药生物。这些行业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无论经济好坏都是必不可缺的,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即使在经济下行时收益也能对抗通货膨胀。二是受益于涨价逻辑的行业,比如石油石化、农林牧渔。

  • 在滞胀阶段,工业品的价格已经到达顶部或出现回落,而原油、农产品价格仍然坚挺。这两类行业都是比较典型的后周期行业,也就是说它们的表现滞后于经济周期。

  • 在经济衰退期,配置盈利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较弱,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的稳定、成长类行业,后期金融行业也会改善

  • 在这一阶段,其实也是不建议配置股票这种风险资产的,因为企业盈利在这一阶段是加速下行的

  • 在衰退阶段,市场的核心矛盾已经从通胀转向了宏观经济和企业盈利加速下行,此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利增长的稀缺性就会得到体现,稳定和成长类企业的盈利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较弱,所 以在这个阶段能够取得相对收益

  • 而在衰退阶段的后期,货币政策通常会转向宽松,市场的风险偏好改善,金融类企业会出现明显的营收扩张,成长类企业在这一阶段现金流压力也会明显减小,此时可以开始布局股票市场的投资,看好金融和成长类企业在这一阶段的超额收益

  • 总结一下。在经济复苏期,配置金融、房地产和基建产业链的相关行业;在经济过热期,配置资源类股票和消费行业;在经济滞胀期,配置大众消费、石油石化、医药生物、农林牧渔等典型的后周期行业;在经济衰退期,选择盈利与经济波动相关性弱的稳定和成长类企业,后期配置对政策宽松较为敏感的金融和成长行业。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化的周期投资方法,具体到实际操作时,A股市场还受到监管政策、风险偏好、国际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所有因素全面评估,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周期类行业:钢铁煤炭股如何投资?

  • 周期性行业是指和宏观经济波动有较强相关性的行业,典型的周期类行业包括煤炭、钢铁等大宗原材料,机械、造船等制造业。

  • 行业研究的第一步是定位,要了解这个行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和分工

  • 这是因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供需变化能够影响价格、产量、库存等关键变量,而这些变化最终都会传导到盈利和人们的心理预期上。

  • 以钢铁行业为例,如果下游需求变大了,比如房地产开工增加,钢铁库存在短期内就会快速下降,钢铁 的商品价格会上涨,生产商增加产量补库存,钢铁企业的利润预期会增加

  • 2018年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的增长速度快速升高,从2月的3%上升到6月的12%。而建房子需要用钢,这一时期钢材的库存不断下降,主要钢品种库存从3月的近2000万吨的历史高位下跌到6月的1000万吨,半年去了一半。需求强劲也提高了价格,主要建筑原材料螺纹钢的现货和期货价格从3月底开始波状上升,到8月中旬时涨幅接近30%。而高价格又会带来高盈利,2018年股票市场中钢铁行业的上半年盈利很好,超出市场的预期。在当时整个股市风险偏好不断降低的情况下,钢铁行业1—7月仍取得了6%的超额收益。

  • 周期行业的盈利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比较强。

  • 我们拿钢铁行业举例,它的需求有一半来自建筑业,主要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是很高的,2017年大约在50%左右,所以钢铁行业的需求与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很高。

  • 再比如重型卡车,它属于工程机械行业,销量也主要受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的影响。因此,对于周期类行业来说,根据宏观经济的波动,进行自上而下的投资是非常重要的。

  • 在经济复苏期和经济过热期,周期行业具有相对优势

  • 具体来看,房地产和基建产业链,包括钢铁、建材等行业,在经济复苏期表现最好

  • 与大宗商品相关的资源类股票,包括采掘、有色、钢铁、化工等行业,在经济过热期表现最好

  • 2005年以来,周期板块在2007年全年、2008年年底到2010年年底、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2016年3月到11月,这四个超过半年的时间段里,市场表现持续跑赢大盘

  • 其中,除了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那一时间段经济比较弱,其他三个时段都处于经济复苏和过热的阶段,这并不是巧合。而那特殊的2013年到2014年的一波周期股行情,当时主要是受到利好基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刺激。

  • 采掘、有色板块的指数走势非常一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2011年之后,表现都明显变差,同样如此的还有钢铁,这反映了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资源型行业的地位在下降。

  • 汽车和机械设备的走势也较为一致,从长期看,相对于上证综指它们都是波动上升的。此外,如果我们从行情的持续性来看,建材的行情是持续性最强的,化工次之,它们也是长期波动上升的。

  • 周期类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 周期板块中,估值和盈利的波动一致,但是估值变动领先于盈利变化

  • 也就是说在周期行业的行情启动时,主要是靠估值驱动,人们对于盈利的预期首先是反映到估值当中;之后盈利逐渐兑现,周期行业的盈利和估值同时进入上升轨道,这个阶段行业收益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最后,在行情的末端,估值会率先回落,这时对市场走势起支撑作用的是盈利,也就是说在长期的周期股行情中,如果观察到估值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就不要恋战了

  • 前面我们讲的是投资周期类行业要根据经济周期选择进场时间,那么个股该如何选择呢?我给出的建议是围绕“产业集中度提升”的逻辑展开。

  •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传统行业去产能提速,钢铁、煤炭等行业进入“以兼并重组为手段、以布局优化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一方面淘汰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鼓励并购重组,以提升行业集中度;另一方面去产能降低了原材料供给,有助于提升行业利润。这意味着行业会形成一批集中度高、产品质量高、公司效益好的龙头企业,这是蕴藏在去产能阶段后期的投资机会。

  • 我们以钢铁业为例。从去产能的情况来看,2016年、2017年钢铁业都超额完成了去产能目标,粗钢有望在2018年完成“十三五”规划中的上限任务。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的并购重组加速,2017年多家专注于钢铁产业资源整合的基金成立,比如四源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长城河钢产业发展基金等。

  • 政策方面,国家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钢铁产业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因此,未来几年将是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的关键阶段。除钢铁,煤炭、有色、石化等行业也在去产能后期阶段,同样面临这样的结构性调整,值得投资者关注。

  • 总结一下。首先,我们从周期性行业的定位出发,以钢铁行业为例,解释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变化能够影响价格、产量、库存等关键变量,这些变量最终都会作用到行业的盈利和预期上,所以我们对于周期类行业要根据经济周期来选择进场时间。其次,通过复盘2005年以来A股市场周期板块的表现,验证了前面关于“周期行业在经济复苏期和经济过热期具有相对优势”的结论。最后,介绍了周期板块的估值和盈利驱动的特点。在个股层面,未来几年钢铁、煤炭这类资源型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来自并购重组产生的龙头效应。

  • 成长类行业:高科技股如何投资?

  • 成长类板块跟宏观经济走势虽然也有关系,但从A股市场目前情况来看,成长股的投资方法不能过多依赖经济波动,它的行情持续时间比周期板块要长很多,所以赚钱效应也比周期类板块更强一些。

  • 现在看来,在中信风格分类的成长类股票中,计算机、电子、传媒等TMT行业的股票数量最多。

  • 在21世纪的前10年,成长股还是以化工、房地产、有色金属这些现在看来是周期类的行业为主,但从2013年开始,传媒、计算机、电子这些新兴行业占比明显上升。

  • 成长股是指业绩增长比较快,成长性比较高的股票。这种界定方法意味着成长股所属的行业会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 成长类股票的驱动力

  • 成长股的特征:技术护城河

  • 经济衰退阶段后期,货币政策通常会转向宽松,市场的风险偏好改善,成长类企业在此阶段的现金流压力会明显减小

  • 而周期、消费板块的盈利跟宏观经济波动的相关性比较高,在这段时期它们的盈利都不会很好,这时成长板块的性价比就相对提高了

  • 因此,在经济短周期衰退的后期我们是看好成长类行业的

  • 最后,我们从中观的角度再来看一下成长类行业的发展阶段。

  • 成长类行业目前大多处在幼稚期和成长期,市场增长率高,行业壁垒逐渐提升。

  • 当前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热点概念有很多,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等。从2014年到现在,这些概念板块的市场表现,都是大幅领先上证综指的,但它们的每股收益却都低于A股平均水平,这说明这几个子行业当前处在高估值低盈利的幼稚期

  • 此外,未来盈利很难判断也是高科技股的一大特点,对于这类股票有一种相对简单的投资方法,就是跟着技术热点主题走

  • 总结一下。对于成长类行业,我们需要掌握三种投资方法:第一,从长期来看我们需要寻找的是内生增长可持续的成长股,同时也要注意防备商誉减值风险,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也是最稳健的投资方法;第二,从短期来看,在经济短周期衰退的后期更看好成长类行业;第三,对于还处在产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产业,可以做热点技术的主题投资,不过需要注意潜在风险。

  • 消费类行业:衣食住行股如何投资?

  • 具体细分来看,医药和食品饮料是公募基金最偏爱的行业,现在的配置比例分别是16%和11%,而且它们也已经连续六年市场表现排名前两位了。食品饮料和家电是北上资金配置最多的两个行业,现在的配置比例分别是19%和10%。

  • 消费股的特点

  • 消费品分为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两类

  • 必需消费是指单价较低、消耗量大、购买频繁的商品,比如食品、服装

  • 可选消费是单价较高、使用时间比较长的商品,比如汽车、珠宝、高端家电这一类

  • 必需消费品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因为不管经济环境怎么变化,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会被最先满足的

  • 而可选消费就不同了,经济好的时候,人们可支配收入高,消费意愿也强烈,可以多买一些价格高的商品,经济不好的时候,就少买一些。所以说,可选消费有比较强的周期属性

  • 2000年以来累计涨幅最高的几个行业都属于必需消费板块,食品饮料涨了8倍,医药生物涨了将近5倍,家电、休闲服务涨了4倍左右。从个股的角度,2000年以来收益率最高的20只牛股中,有一半都属于消费行业,包括5只食品饮料股、3只医药股、1只农林牧渔股、1只家电股。

  • 美国在1957—2003年的大牛股中,收益率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11只属于必需消费行业,其中2只日化用品股,9只食品饮料股,我们熟悉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箭牌公司都在其中

  •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中,虽然股票指数没涨,但消费行业的牛股却层出不穷,做家居装饰的宜得利,做个护的尤妮佳、贝亲等等,这些消费牛股的年化收益率高达10%

  • 必需消费品行业受新技术的冲击小,品牌壁垒比较高。比如在吃的方面,消费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吃惯了老干妈,就不会再去买很多王致和,所以在消费行业很容易形成寡头垄断。形成较好的竞争格局之后,龙头公司可以掌握定价权,借助规模优势降低成本,使盈利能力长期稳步提升。再加上必需消费大多是刚需,俗话说,由奢入俭难,许多消费需求一旦产生就很难再改变,所以必需消费股的经营业绩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较小。

  • 如何把握消费股的投资机会

  • 很简单的逻辑就是选择必需消费的行业龙头

  • 如果你打算长期持有某只必需消费股,在经济的复苏、过热和滞胀阶段入场都是可以的

  • 可选消费可以说是一个强周期性的行业,主要投资方法是根据宏观经济波动自上而下投资

  • 在经济过热期,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意愿提升,物价也开始上涨,可选消费进入盈利改善的阶段。

  • 这个阶段,可选消费板块指数通常是能跑赢大盘。我们复盘2009年以来可选消费板块指数的市场表现,并剔除了2014年、2015年牛市和股灾的特殊阶段,发现在2009年到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都是跑赢大盘的,这些基本都是经济周期复苏到过热的阶段。

  • 总结一下。消费行业可分为必需消费和可选消费。必需消费行业是最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行业。原因有两点,第一,它是最容易出现“长跑冠军”的行业;第二,选择个股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买龙头股。如果想做长期投资,在经济的复苏、过热和滞胀阶段入场都是可以的。可选消费行业,主要的投资方法是根据宏观经济波动进行自上而下投资,在经济好的时候,市场表现会更好。

  • 金融类行业:银行券商股如何投资?

  • 金融类行业的范围

  • 金融类行业不仅包括银行,还有保险、券商这些我们常见的行业,我们称之为“非银金融”。

  • A股上市的36家银行股中,有6家国有商业银行、8家农商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13家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数量少,但是总市值占到了3000多家A股公司的15%,对大盘影响很大

  • 我们先来看一下银行和券商的主要盈利模式。银行主要是依靠存贷款的利息差来获利;券商是依靠经纪、承销和自营三种方式盈利,其中经纪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收取交易佣金,通俗来讲就是股票换手时的手续费。

  • 金融类股票的行情与特点

  • 银行是除了必需消费之外第二个适合长期投资的行业。

  • 银行的核心指标是资产质量,看的是企业的偿还利息能力,更在乎的是经济不要太差,而不是经济有多好

  • 所以,在经济向好时,银行股盈利和估值都会提升;在经济刚开始下行时,其他周期股有压力,但银行的基本面能保持稳定。

  • 银行是位于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图的最右下方的行业,也就是说性价比是最高的。

  • 因为银行盈利稳定,股价波动小,相对收益长期来看是波动上升的,而且有股息率高的特点。

  • 券商和银行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券商在金融类行业中周期属性比较强

  • 从逻辑上看,经济向好的时候,人们在股票市场上交易也会更频繁,券商的盈利会增加;而经济变差时,股票表现差,人们的交易会减少,券商的盈利会下降。通过复盘2000年以来券商股的表现,我们发现券商行业在A股牛市行情中能获得很高的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它向上的弹性比大盘大。这是因为牛市期间,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交易额迅速增加,券商的经纪业务贡献了巨大的盈利。

  • 总结一下。我们从金融类股票的定位入手,着重分析银行、券商两个行业。银行是除了必需消费之外第二个适合长期投资的行业,因为银行的盈利稳定,股价波动小,相对收益长期看是波动上升的,而且银行股股息率高;从估值上看,银行在所有行业中估值最低,距离美股银行板块的估值也有一定的距离。券商股的特点是适合在牛市期间持有,因为弹性较大,能在牛市期间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

  • 白马股重构:传统行业的“马太效应”

  • 股市中的“马太效应”

  • 之前听过一个买方的朋友讲,前几年创业板行情火爆的时候,同行之间开玩笑嘲讽会说“你才价值投资,你全家都价值投资”

  • 为什么会出现马太效应?

  •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传统行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业绩更多地向龙头企业聚集;

  • 先说产业集中度提升。钢铁、煤炭等资源型行业龙头的形成受到了供给侧改革的影响,这些行业进入了以兼并重组为手段、以布局优化为目标的转型升级阶段,生产率较低的企业不断被淘汰,同时并购重组组成了一批体量更大的企业

  • 家电、白酒这类消费行业经历了市场竞争的调整,从生命周期理论看,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壁垒越来越高,行业逐渐成熟甚至出现产能过剩,大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质量、改善性能来确保地位,而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面临淘汰

  • 二是机构投资者比重增加和外资的进入进一步强化了龙头股的优势

  • 从微观市场结构看,2016年之后机构投资者占比增加,散户占比下降,主要原因是2015年股灾和2016年熔断对散户造成了比较大的打击,散户的活跃度大幅降低,而以保险、社保为代表机构投资者在有序扩张。

  • 另外,A股市场不断引入外资,沪股通、深股通扩容,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及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扩容,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基准指数纳入A股,外资机构在加速进场。

  • 在市场风格的选择上,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注重绝对收益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海外投资者,他们的投资理念相对于散户来说更价值化,对白马股的偏好更强。白马龙头由于稀缺而被机构和外资疯抢,在2017年末和2018年年初到达估值高点,目前白马股的机构拥挤程度已经减轻了不少,估值也逐步回归到了正常水平。长期来看,A股机构和外资的持股比例上升会强化龙头股的马太效应,港股就是最好的证据

  • 探究龙头股

  • 从估值水平看,近五年来龙头股的整体估值比A股要低得多,龙头股整体估值水平约为10倍,A股整体为14倍。

  • 因此,从业绩的角度来看,这些龙头股是A股中比较优质的资产,长期价值依然存在。

  •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接受龙头的估值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因为我们允许龙头因为行业竞争力、业绩等优势而存在溢价。但A股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龙头股的估值低于行业估值,这表明龙头股有极大的投资价值,既有长期的价值,估值又比别人低。

  • 总结一下。传统行业存在马太效应,主要是行业层面的产业集中度上升,以及市场微观层面的机构投资者和外资的增加。从业绩的角度看,龙头股盈利稳健,是A股的核心资产;从估值的角度看,龙头股估值普遍低于行业估值,而且处于历史的较低水平。因此,我们认为传统行业龙头股是适合长期配置的资产。

  • 黑马股退潮:新兴产业的估值重估

  • 新兴产业的龙头股

  • 我们把TMT的四个行业——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还有国防军工、医药生物这几大行业的前五个龙头提出来,发现2016—2018年这三年,这批龙头股整体上跑赢了行业指数。

  • 新兴产业出现龙头效应的原因

  • 第一个原因是相比非龙头企业,龙头股更具备技术护城河,龙头企业拥有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投入研发,这在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的新兴产业(尤其是电子、通信、计算机)中尤为突出

  • 第二个原因是最近几年新兴产业的业绩整体压力比较大,而龙头的业绩相对稳定。

  • 第三个原因是微观市场结构的变化。

  • 出现黑马股的时段

  • 在衰退阶段和复苏的前期会有黑马股的表现机会。

  • 一是在衰退后期,货币政策通常会转向宽松,例如降准、降息,放松贷款的限制条件。在这一时期,业绩、现金流状况不太好的企业会有更多的边际改善。

  • 二是在这一阶段,一般会有利好政策出台,市场情绪会有提振,风险偏好阶段性改善,持有黑马股的意愿会增强。

  • 总结一下。最近几年,无论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都出现了龙头股与非龙头股的分化,展望未来龙头效应会是长期的发展趋势。新兴产业出现龙头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技术护城河加深,业绩稳定,以及投资者结构逐渐机构化。从短期角度看,黑马股可能会有表现的阶段是经济周期的衰退期和复苏的前期。从估值来看,新兴产业的龙头股股价已经修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我们建议投资者长期配置龙头股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