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监测学习笔记

广告监测能够追踪广告效果,提供数据支持优化营销策略,防止虚假数据。第三方监测公司提供客观分析,帮助识别有效媒介和时间,防止数据造假。归因渠道包括设备号、渠道号和IP+UA匹配,反作弊措施包括SDK防作弊、设备验证、IP离散度校验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广告监测

19世纪,美国前邮政部长、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华纳梅克曾经提出广告界的哥特巴赫猜想:“ 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另一位菲利普·科特勒先生也提到:“促销费用的大部分都打了水漂,仅有1/10的促销活动能得到高于5%的响应率,而这个可怜的数字还在逐年递减”。

广告监测可以跟踪广告投放的真实效果,根据广告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营销策略。因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线上广告的急速增长下,一切正在拨云见天。你花了一大笔预算去做广告推广,带来的效果如何?如何根据每次广告投放的数据,去调整优化营销策略?这些都已经可以被量化,而如何量化就需要靠广告监测来完成的。

为什么要对广告进行数据监测

  • 监测和衡量广告投放效果。
  • 通过反作弊手段,识别出各个渠道的虚假数据。
  • 为市场人员提供数据支撑,精细化运营,优化投放广告素材。

为什么要选择第三方广告监测公司

  1. 监测广告投放的结果
    针对投放的广告结果,进行客观公正的第三方监测,是对企业的投放广告效果的有效方法。
    监测广告投放的媒介是否有效,投放的时间是否正确,广告出现的频率,广告是否完整;又或者针对竞争对手发布的渠道,投放效果【频次等出具一系列数据报告。
    针对广告结果形成策略方案,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建议,通过结果比对,哪些时间、哪些媒介更适用于受众群体,哪些广告的发布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馈——这些第三方广告监测公司都能切实帮助企业做出下一步计划的判断。
  2. 防止数据造假
    渠道刷量主要是为了赚取广告主的钱,在投放期间你根据常规数据几乎发现不了一点该渠道刷量的嫌疑。然而一旦结算或停止投放之后,来自该渠道的收入,留存立马大幅跌落,辛辛苦苦拿到的钱就这样被无良渠道给骗了。
  3. 精准投放,规避盲目跟从
    针对第三方提供报告以及跟踪结果,有效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宣传方案,使广告可以有效进入受众群体,最大化发挥效应,帮助企业销售,避免与同行的盲目竞争,合理进行广告预算与投放安排。
    总而言之,答案只有一个: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

广告监测涉及哪些参与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流程:

  1. 广告主向广告商投放广告,用户点击看到广告后,广告渠道商上传数据到广告监测平台;
  2. 用户下载并启动APP,完成一系列操作后,APP会通过相应的接口上传用户数据到广告监测平台;
  3. 通过一定的方式归因后,该用户的相关数据就和渠道商关联。

如何归因渠道

如何判断用户是该渠道带来的,这就涉及到怎么归因渠道量。所谓归因指的是,确定移动应用安装或安装后事件是该渠道带来的效果,归因准确对于优化用户获取和渠道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常见的APP激活归因方式有设备号归因、渠道号归因、IP+UA归因等。

  1. 设备号归因(精确匹配)
    设备号归因主要应用于第三方App中推广,应用场景以信息流广告为主。
    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App都可以获取到用户移动终端的设备号,如IOS系统设备下的IDFA、Android设备下的IMEI和Android ID。因此在信息流等广告中,第三方平台反馈给广告主的点击数据通常会包含用户的设备号信息。
    当用户下载App完成激活后,可以将获取到的设备号与第三方广告平台反馈的设备号进行匹配进行归因,来评估投放效果。
    这种方式的归因相对比较精准。但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论,我们会同时使用多种归因方式,通常来说设备号归因的优先级较高。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通过其他形式推广带来的激活很可能会首先与设备号归因的方式匹配。比如用户点击了信息流广告之后并没有产生下载App的欲望,而在之后点击了HTML5广告促使其完成了最终下载激活App的行为。
    按照行业通用的Last Click(最后一次点击)的计算方式,实际应该归因在HTML5广告下。但HTML5的渠道又无法获取用户的设备号信息,所以这次行为很可能就会被归因在优先级较高的信息流形式下,导致误差的产生。
  2. 渠道号归因(精确匹配)
    “渠道号”指写入Android安装包的渠道标识。一般会将渠道号提前写入APK安装包里,然后分发给不同渠道,渠道号会伴随安装包的整个使用周期。
    用户激活App后,可以从安装包获取到渠道号标识信息进行匹配,所以理论上也是相对准确的归因。但这种方式会出现被手机应用厂商拦截的情况,也容易被不良的渠道方拿来进行数据作弊,从而无法有效评估真实的线上推广效果。
  3. IP+UA归因(模糊匹配)
    IP+UA是指通过将用户点击广告时的IP、User-Agent(简称UA,用来提取用户的操作系统、版本号、手机型号等信息),信息与激活时的IP、UA进行关联匹配实现归因分析,一般来说使用短链来收集这两个信息,不需要和渠道进行对接。
    IP+UA归因主要应用在Web站内导流、SEM推广和一些无法通过设备号及渠道号归因的广告投放场景下使用,如HTML5广告、WAP广告等。所以IP+UA虽然也是一种主要的归因方式,但本质上是一种模糊匹配的归因。
    因为这种方式无法直接获取用户客户端的设备号等精准信息,并且用户的IP、UA两个参数容易随环境变动和重复,因此使用的优先级也比较低。
    比如在办公环境网络下,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IP,或者多个激活App的用户使用的手机品牌和型号完全相同等情况下,很难实现精确归因。
    更糟糕的是用户点击下的IP和激活时的IP很有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用户在WI-FI环境下点击并下载了App,但是在4G环境下进行了激活;由于网络环境的改变,IP地址也会随之改变。再如,同一个网络环境下IP相同,A用户点击了广告但未下载;B用户没看到广告,但通过应用市场直接下载App激活了,并且这两个用户的手机品牌和型号完全相同,也就是UA一致。这些情况下IP+UA的归因方式都是完全无效的。
    由于IP+UA存在的这些问题导致这种方式的使用优先级较低,但又导致上文提到的HTML5广告推广会被匹配到信息流广告渠道中。

反作弊的六种措施

  1. 强化SDK防作弊模块:SDK防作弊可以提升反作弊的准确性,在传输数据时,SDK防作弊模块将启动数据通道加密,增加其作弊成本,确保数据安全。
  2. 增加设备验证信息:如语音验证、短信验证和图形验证,收到激活请求时,服务器端将按照协定设备信息使用特殊算法校验每一组数据,拦截接码平台和空号假号。
  3. IP离散度校验功能:设置异常IP段防护策略,假若某个时段内,点击或者激活的IP过于集中或是超过设定的IP数峰值内,将会被防作弊功能自动过滤。
  4. 异常数据黑名单:对点击记录超过一定范围标记为黑名单,长期过滤。
  5. 归因时间差监控:归因时间差即从点击到下载激活的时间。一般作弊时,伪造点击与激活是并存的,所以往往在时间逻辑上是错误的,将激活转化过快的设备归为异常情况。
  6. 借助第三方监测机构:市场上的第三方监测机构,既能保持中立性,又能兼顾平台的数据,进行作弊防护。

以上内容摘录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广告监测平台(一):用数据说话,详解广告监测,作者张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