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性检验
若样品间的差异较大,可能让参加者带来异议。因此,在保证样品间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同时,还需要对样品间的偏差进行检验,以确保样品间偏差满足要求的客观性。
-
一般的,样品间偏差的检验,也叫样品均匀性检验,共包含如下三个方法:
- 1、F检验:
- F检验也称单因子方差分析。均匀性检验对于非破坏性试验,一般要求全检。在进行 F 检验时,检验统计量 F 保留 2 位小数。
-
F检验要求每个样品能够测两次。若为破坏性试验,则不要求全检,但检验样品数量需要占容量的
10 10% 10。另外,破坏性试验无法重复测试两次,但可以给样品进行配对,从而将结果视为“重复测两次”
: - 2、 S s ≤ 0.3 σ Ss\leq0.3\sigma Ss≤0.3σ原则:
-
其中:
S s = ( M S 1 − M S 2 ) n Ss=\sqrt{\frac{(MS_1-MS_2)}{n}} Ss=n(MS1−MS2)
n n n为测量的总次数。 σ \sigma σ 为能力评定标准差。
: -
3、
s ≤ 0.3 σ s\leq0.3\sigma s≤0.3σ 原则:
其中 s 为测试的样本标准差:
s = ∑ ( x i − x ˉ ) 2 m − 1 s=\sqrt{\frac{\sum(x_i-\bar{x})^2}{m-1}} s=m−1∑(xi−xˉ)2
其中 m m m 为测试数量。
该原则一般用于破坏性试验中。
稳定性检验
稳定性检验是为了验证,样品在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在经过模拟运输过程中的环境严酷测试之后,是否保持其特性不变。若样品的稳定性较差,则在发出之前,以及参加者收到样品时,样品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参加者的测试结果存在异议。因此,稳定性检验还是必要的。
稳定性检验需要进行两次,分别在环境试验前后进行。由于样品已通过均匀性检验,故稳定性检验可不必全检。一般地,每次测试至少需要选择 3 个样品,进行两组测试。其评定方法有两种:
-
1、单t检验法
-
t检验法若指定值已知,则优先选择。此时前后共测 n 次(一般要去大于3个样品),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t = ∣ x ˉ − μ ∣ n S t=\frac{|\bar{x}-\mu|\sqrt{n}}{S} t=S∣xˉ−μ∣n
其中 x ˉ \bar{x} xˉ 为测量平均值, μ \mu μ 为指定值或参考值; S S S 为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 2、双 t 检验法
- 若指定值未知,此时每个样品(一般要求大于3个)分别于环境试验前后测 (至少)2 次,共 n 1 + n 2 n_1+n_2 n1+n2 次。 n 1 + n 2 n_1+n_2 n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