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网络分析仪(Network Analyzer)测量 S参数(如S11、S21) 时,校准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校准的原理和规范如下:
1. 网络分析仪校准的原理
网络分析仪通过测量反射和透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得到S参数(例如:S11 和 S21)。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校准的目的是消除由于仪器内部误差、连接线损耗、不匹配等引起的测量偏差。
校准的基本原理:
• 理想情况下,网络分析仪直接测量被测设备(DUT)所引起的S参数值。现实中,由于仪器本身、测试系统(如电缆、连接器等)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会存在一定误差。
• 校准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参考组件(如开路、短路、负载和传输标准)来补偿这些误差,从而使网络分析仪能够测量到真实的S参数。
校准标准(参考组件):
1. 开路(Open):用于校准反射,表示没有连接的状态。
2. 短路(Short):表示端口被短接(阻抗为零)的状态。
3. 负载(Load):表示端口连接到已知阻抗(通常为50Ω)负载的状态。
4. 通过(Thru):用于测量透射特性,通常为已知的传输线,或者是直接连接的标准。
2. 校准的步骤
校准过程中,通过引入上述标准参考件来使测量系统消除系统误差。常见的校准方法有 SOLT(Short-Open-Load-Thru)方法。
常见的校准方法:
• SOLT校准:
• Short (短路):使用短接标准(通常是一个小金属片)来进行校准。
• Open (开路):使用开路标准(通常是没有连接的状态)来进行校准。
• Load (负载):使用已知阻抗(通常是50Ω)的负载来进行校准。
• Thru (通过):使用一个已知的、低损耗的传输线来进行透射测量校准。
通过这些标准件,可以校正网络分析仪的反射测量误差(如S11)和透射测量误差(如S21)。
• TRL/TLR 校准(Transmission/Reflection Line):
• 这种方法常用于高频或毫米波测量,它使用传输线而不是开路和短路标准件来完成校准,适用于一些特别的测试需求。
• Full 2-Port Calibration(全2端口校准):
• 校准通常是在2个端口上进行,可以补偿两个端口之间的互相影响。
3. 校准时的规范步骤
以下是规范的校准步骤,确保网络分析仪的准确性:
(1)选择适当的校准方法
• 根据测试频率和测试要求,选择SOLT校准或TRL校准等方法。
• 低频测试一般选择SOLT,而对于高频或毫米波应用,则可能需要使用TRL/TLR校准。
(2)校准标准件的选择和连接
• 使用原厂认证的标准件:标准件的阻抗值(通常是50Ω)要精确。
• 标准件接触良好:连接标准件时,确保它们与网络分析仪端口的连接没有问题,避免因为接触不良导致的误差。
(3)确保环境稳定
• 温度:测量环境的温度会影响校准精度,特别是高频信号的传输损耗和反射。因此,校准前后应保持温度的稳定。
• 湿度:过高的湿度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特别是对于微波和毫米波信号。
• 电源和信号稳定:保证网络分析仪的电源稳定,避免因为电源波动导致的测量误差。
(4)进行校准操作
• 将网络分析仪连接到标准件上,依次进行短路、开路、负载和通过标准的校准步骤。
• 在每个步骤中,网络分析仪会记录当前标准件的响应,并用它们来校正测量系统的误差。
(5)验证校准结果
• 校准完成后,通过测量已知标准(如负载的反射系数S11应为0)来验证校准的有效性。
• 如果有任何偏差,需要重新校准。
4. 校准时需要注意的几点
• 选择正确的标准件:标准件的精度直接影响校准的精度。
• 每次测量前进行校准:如果连接电缆或设备发生变化,必须重新校准。特别是在高频或毫米波测量中,电缆的状态对测量结果有较大影响。
• 避免连接不良或松动:确保连接线和标准件牢固连接,避免接触不良。
• 高频和毫米波测试注意:高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材料、结构和距离影响较大,务必精确操作,避免任何接触误差。
5. 校准后的使用
一旦完成校准,网络分析仪会自动补偿由连接器、电缆和仪器本身等带来的系统误差。此时,测量的S11、S21等参数应仅反映被测设备(DUT)的实际特性。
⸻
总结:
校准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标准件(开路、短路、负载、透射)消除系统误差,确保网络分析仪能够准确测量S参数。规范的校准流程包括选择合适的校准方法(如SOLT)、使用标准件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环境稳定并验证校准结果。校准是获得准确测量结果的前提,尤其是在高频或精确测量场景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