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

1. 什么是浪涌?

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而含有浪涌阻绝装置的产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连接设备免于受损。

2. 浪涌的特点

浪涌产生的时间非常短,大概在微微秒级。浪涌出现时,电压电流的幅值超过正常值的两倍以上。由于输入滤波电容迅速充电,所以该峰值电流远远大于稳态输入电流。电源应该限制AC开关、整流桥、保险丝、EMI滤波器件能承受的浪涌水平。反复开关环路,AC输入电压不应损坏电源或者导致保险丝烧断。

这种现象通常只持续几纳秒至几毫秒

浪涌出现时的电压和电流值超过正常值两倍以上。

3. 浪涌的表现

浪涌普遍的存在于配电系统中,也就是说浪涌无处不在。浪涌在配电系统主要表现有:

①电压波动

②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机器设备会自动停止或启动

③用电设备中有空调、压缩机、电梯、泵或电机

④电脑控制系统经常出现无理由复位

⑤电机经常要更换或重绕

⑥电气设备由于故障、复位或电压问题而缩短使用寿命

浪涌对敏感电子电器设备的影响有以下类型:

①破坏

②电压击穿半导体器件

③破坏元器件金属化表层

④破坏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或接触点

⑤破坏三端双可控硅元件/晶闸管……

干扰

①锁死、晶闸管或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失控

②数据文件部分破坏

③数据处理程序出错

④接收、传输数据的错误和失败

⑤原因不明的故障……

过早老化

①零部件提前老化、电器寿命大大缩短

②输出音质、画面质量下降

4.浪涌的来源

以配电系统为参照物,则浪涌可以分成系统外的和系统内的两种。根据统计,系统外的浪涌主要来自于雷电和其它系统的冲击,大约占 20%;系统内的浪涌主要来自于系统内部用电负荷的冲击,大约占 80%。

•外部—主要是雷击

•内部– 用电设备的开关等

雷电:

•1、直击雷,雷电击在避雷针、避雷带及建筑物或炼油塔的某部位。

•2、雷电电磁辐射;雷击点强大的磁场向四周辐射。

雷击即便没有直接击中建筑物,也会对建筑物内的微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因为只要雷击中心点发生在距建筑物半径2Km范围内,在此范围内的空间里就会产生极强的电磁场,所有从这个电磁场中穿越的供电线路,网络和信号线路等,都会因电磁感应而在线路上产生一个浪涌电压,并沿着线路进入大楼内的设备输入端口,从而将电子设备摧毁。

•3、雷电流在电源和信号线上的分流;

•4、雷电感应:雷电流从引下线泄放过程中在周围形成强大的交变磁场,处于磁场内的金属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

•5、雷击部位形成的局部高电位。

•6、雷电部侵入。

直接雷击击中电力线路或引下线疏导雷电流时,在电力线路上会产生雷击过电压并在电力线缆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脉冲,凡是在此电磁脉冲范围内的各种电力、信号及控制线路都会感应出过电压,这部分过电压将会沿各种线路传输到后端的设备,从而引起设备的误动作或损坏。

电网内部浪涌:

(1)电力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

空调、压缩机、泵或马达

(2)感性负荷的投入和切除;

(3)功率因素补偿电容器的投入和切除

(4)短路故障

(5)机械触点

机械开关包括电磁继电器的开关触点、按钮开 关、按键、带开关电位器等

•5、 浪涌的分类

### 关于浪涌保护整改措施 浪涌保护措施的核心在于减少因瞬态电压波动而引发的设备损坏风险,从而保障电力系统及其连接设备的安全运行。以下是针对浪涌整改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技术: #### 1. 静电防护等级提升 静电防护等级是选择静电保护器件的关键指标之一[^1]。为了有效防止静电浪涌对CAN总线芯片或其他敏感元器件的影响,应选用具备高静电放电(ESD)防护能力的器件。这些器件需满足国际标准如IEC 61000-4-2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更高的防护等级意味着更强的抗静电性能。 #### 2. 使用气体放电管作为过压保护手段 气体放电管作为一种有效的防雷组件,在通信系统的过电压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2]。其原理是在发生过高电压时迅速导通并释放能量至地线,以此来降低电路中的瞬间高压水平。这种类型的保护装置特别适合用于电源输入端口或者信号传输线路入口处,以阻止外部环境引入的大规模脉冲干扰进入内部网络架构之中。 #### 3. 综合性的浪涌整改策略制定与执行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全面保护而言,仅仅依靠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是不够充分的;因此需要采取更为复杂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来进行全方位覆盖式防御处理过程设计[^3]。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多级防护体系构建**: 结合不同层次上的各种类型SPD (Surge Protective Device),形成梯度化的吸收消散机制。 ```python class SurgeProtectionSystem: def __init__(self, primary_spd=None, secondary_spd=None): self.primary_spd = primary_spd # 主要浪涌保护器 self.secondary_spd = secondary_spd # 辅助浪涌保护器 def activate(self): if self.primary_spd and self.secondary_spd: print("激活两级联动浪涌保护...") elif self.primary_spd: print("仅启用主要浪涌保护...") else: print("未安装任何浪涌保护设备") system = SurgeProtectionSystem(primary_spd=True, secondary_spd=False) system.activate() ``` - **接地系统优化改进**: 良好的接地方案有助于快速泄放多余电流,避免它们累积造成损害。 - **布线路径规划调整**: 合理安排电线走向可进一步减小感应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上述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更深层次的整体安全性增强目标。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