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哈哥撩编程(视频号、抖音、公众号同名)
- 新星计划·全栈领域优秀创作者
- 博客专家·全国博客之星第四名
- 超级个体·COC上海社区主理人
- 特约讲师·谷歌亚马逊演讲嘉宾
- 科技博主·极星会首批签约作者
- 🏆 推荐专栏:
文章目录
接下来位大家介绍 “互联网职级体系” 的特点以及职业发展晋升的一些过程。
企业中的管理者、员工都会有关于价值定位、个人发展的诉求,而职级体系建设是解决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前提保障。
职级体系的存在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在企业中又扮演的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其实职级体系的存在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员工向上晋升的通道的问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职级体系的意义在于: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去超越自我、探寻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只有不断突破自己,才能赢得更为光明的未来。当然了,这种类似鸡汤的说法,会比较的空洞。实际上,职级的高低直接体现在了工资、奖金的薪酬体系上,职级越高、相应的工资和奖金也就越高,所以这是企业中职级体系的核心意义。
在企业中,这些职级是需要严格的去定义的,所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向。
- 第1:以职务的高低来区分职级的级别。
- 第2:以岗位的价值来彰显出职级的高低。
- 第3:以技能水平的高低定义职级的级别。
所以,从企业的职级上来看,一般也是能够看得出来这三方面的内涵的。
下面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薪资和职级体系,从收入到职业发展,再到如何晋升的一个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厂的基本职级与晋升的情况。
在这里呢,我们就以阿里的职级体系为例,为什么会以阿里的职级体系为例。首先第一点就是阿里的职级体系是互联网业内最为认可的职级体系,在早些时候,我所接触的猎头和HR也经常反馈,阿里出来的P6和P7是面试成功率最高的。尽管近些年,阿里的职级体系有跌落神坛的趋势,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未来 2-3 年内,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依然会对标阿里的职级,并不是说因为阿里职级有多么的值钱,而是因为阿里的职级相对比较稳定。即使在 2-3 年之后,也依然有被借鉴、被用于职级对标的优势。
阿里的职级体系分为技术序列的P和管理序列的M,技术序列从P1到P14,现在P4以下已经很少见了,应届生入职P序列,基本上都是P5起步;管理序列是M1-M10的,所以阿里的这种职级跨度大,各职级代表的含义比较稳定,是阿里职级体系被争相模仿的优势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像是P序列不单单是只有程序员,像是产品经理、运营、设计师等所有带有专业性质的工种都属于技术序列。而且阿里对于管理和技术基本上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是说做管理的就一定比做技术的地位高,所以如果喜欢做技术就可以一直做到很高级的技术,这也是没问题的。
一般来说,刚入职阿里的应届生职级为 P5,工作 1~3 年之后可以晋升到 P6,通过社招进来的程序员也是从 P6 开始,社招渠道进入阿里的技术岗给的价钱一般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个30%上下。以前是P6级别开始配置股票,到了如今阶段,只有 P7 级别以上,阿里才会给配置股票。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职级范围分布在 P6~P8,这是阿里集团P序列占比最大的级别,也是战斗在一线的主力军,整个工作的内容呢会有一些重叠的地方,像是P7、P8一般来说都算得上是业务的骨干了,毕竟从P7开始都需要承担技术团队一定的管理工作了,甚至可以成为技术团队的Leader;像是P8这个级别,基本上都是某个产品的负责人了,像是业务上的打法、人员的协作、项目的分工这些,基本上都是P8职级负责了。按照以往的经验,一个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在阿里工作6-10年,可以达到P8这个职级;而P9就是一个重要事业部的决策者了,也就不需要在一线去冲锋了,除了专业性的技术能力之外,这个级别的更需要的是一个全局的视野。
M序列就是管理岗,从职级上来看,M1与P6的职级相当,最高的M序列就是M10,之前是由马云先生担任 。其实阿里的晋升是有一条明确的路线的,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是可以去争取自己的晋升的。不过晋升需要满足一定的晋升条件,第一个硬性条件就是KPI考核需要达到上一年度的3.7分以上,这个占比大概只有阿里全体员工的10%,这个打分是由直属的Leader考核的。流程上,晋升的开始是由领导先进行提名,被晋升的员工需要举行一个述职报告,需要在述职过程中表明自己的业绩如何,达到了晋升的资格,汇报的对象是晋升委员会。人员由直属领导、合作方业务部门领导以及所在业务线领导与人事的相关负责人组成。最后由晋升委员会投票来决定是否晋升,一般来说,P5升P6要容易一些,P6升P7的难度不是一般的难,是一个小门槛,很多人被锁死了上升通道,因为从员工到管理的那一步是不容易跨出去的,第一你的能力可能有限,第二不一定给你留坑。很多应届生在大厂工作几年以后会遭遇职业瓶颈,就是因为晋升不到专家岗或者管理岗,有时候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行,有时候是因为没有机会,此时最好的选择就是跳槽,换一家公司继续发展。
关于后面的薪资这一块,以上数据说的都是年包(也称总包/年薪)待遇,除了正常工资,还有年底双薪、年终奖和股票。阿里薪资结构一般是:12个月工资 + 1个月工资 + 3个月年终奖 = 16薪
。多出来的 1 个月工资,就是所谓的年底双薪,就是在 12 月份发给你两个月的工资。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有 90% 的人可以拿到3个月的奖金,绩效考核不行的部门或者个人是没有的。另外,在这 90% 的人当中,绩效特别亮眼的部门或者个人可能拿到更多奖金。很多公司也学这种16薪的机制,说着挺好听,实际上能不能拿到16薪,根本是两码事儿。至于说股票这玩意儿,是用来奖励员工忠诚度的,所以一般都是限制性的,需要分年限行权,不是立马就能拿到的。阿里规定,员工工作满 2 年才能拿到,第一次拿 50%,4 年全部拿完。本身晋升到P7就是一个很大的门槛了,所以说能拿到股权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同时,股票这东西,也是要缴纳个税的,并且税率不低,要离职套现需要准备好充足的现金。因为当月薪水和归属股票是一起算作当月个人收入的,所以归属时通常要缴纳高达45%的个税,然后得到的可能还是限制性股票,不能马上套现。等到可以出售的时候,还得缴纳20%股票增值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阿里给的股票,你必须先缴税,才能归属到股票,缴税还必须用现金,不能sell to cover! 可能有的小伙伴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其实这是金融市场的一种行权方式,就是可以在拿到股票的时候,通过出售部分股票,用这部分收益来交税和手续费,剩余股票仍归被激励对象所有。所以,拿的越多,先拿出的现金税金就越多,这里面是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的,是需要自己权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