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数
int rand ();
rand函数返回一个0-32767之间的一个伪随机整数,32767可以由宏RAND_MAX表示,该函数需要头文件。
常用的是如何生成一个范围内的随机数,例如想生成0-100之间的随机数,那么我们可以编写如下语句:
1 #include
2 #include
3
4 using namespacestd;5
6 void RAND(int max, int min, intn)7 {8 for(int i = 0; i < n; ++i)9 {10 int u = (double)rand() / (RAND_MAX + 1) * (max - min) +min;11 cout << u << " ";12 }13 }
第10行是关键,rand()生成一个随机数,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数学计算将随机范围变到min与max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将rand转化为double类型之后是保证在做除法时得到有效地数字,最后因为u声明为int类型,最后可以保证得到的是整数序列。参数n是随机数的个数。生成0-100的10个随机数的语句为
RAND(100, 1, 10);
结果如图
,但是这样每次生成的随机数都相同,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生成不同的随机数。srand()函数用以设定随机数种子,我们知道随机数的产生实际上是从一个伪随机数列中取值,我们通过设置随机数种子,即可以从该伪随机数列的不同位置取值,显示出来就达到了更新随机数的目的。
void srand( unsigned int seed );
里面接受一个int数值,一般采取的方式是根据当前系统时间来产生一个数值,用该数值来作为随机数种子,需要头文件。
1 void RAND(int max, int min, intn)2 {3 srand(time(NULL));4 for (int i = 0; i < n; i++)5 {6 int u = (double)rand() / (RAND_MAX + 1) * (max - min) +min;7 cout << u << " ";8 }9 }
第三行便更新了随机数种子,得到结果为
,可以看出随机数有了更新。
不重复随机数
从第二次运行的结果来看,我们发现产生了两个90,如果我们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即产生的随机数不会重复,那么该如何进行代码的编写?
最初的思想是每生成一个随机数,便于前面的所有随机数进行比较,如果有重复,则舍去不要,重新选取。但该方法十分费时,并且在数据量巨大的并且有一定限制的时候,会引发巨大问题。例如要生成10000个随机数,范围是0-9999,且不能重复,那么最后几个随机数有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筛选出来。
下面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假设我们已经由一个数组长度为10000的数组,里面分别存储了数据0-9999,我现在的做法是想办法让10000个数进行随机排列,便得到了这样一个随机数列,如果我只要其中的100个数,那么从前面取出100个就好。这里利用algorithm.h里面的一个函数,,来进行简单处理。
template
voidrandom_shuffle(
RandomAccessIterator _First,
RandomAccessIterator _Last
);
这个函数操作的对象是容器的迭代器,即我们需要将存储数据从数组变为容器就好了,下面代码实现一下:
1 #include
2 #include
3 #include
4
5 using namespacestd;6
7 void randperm(intNum)8 {9 vectortemp;10 for (int i = 0; i < Num; ++i)11 {12 temp.push_back(i + 1);13 }14
15 random_shuffle(temp.begin(), temp.end());16
17 for (int i = 0; i < temp.size(); i++)18 {19 cout << temp[i] << " ";20 }21 }22
23 cout << endl;
给函数传10为,参数,即生成一个从1-10的不重复随机数,结果为:
。
上面的方式只是一种,还有很多方式用以产生不重复随机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连接:
http://www.hoopercao.com/2011/01/23/%E7%94%9F%E6%88%90%E4%B8%8D%E9%87%8D%E5%A4%8D%E7%9A%84%E9%9A%8F%E6%9C%BA%E6%95%B0%E7%9A%84%E6%96%B9%E6%B3%95/
http://www.cnblogs.com/afarmer/archive/2011/05/01/2033715.html
http://www.cnblogs.com/zuisanlang/archive/2011/12/09/228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