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831003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详细指南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A6140车床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卧式车床,而拨叉831003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特定零件。本课程设计聚焦于车床操作技能和拨叉的制造工艺,旨在通过详细的设计说明书、CAD图绘制、工艺路线图和相关的知识点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质量控制、设备操作和安全规范。学生通过此项目,能够深刻理解机械设计和加工的实际应用,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1. CA6140车床介绍与应用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CA6140车床是不可或缺的金属切削机床之一。它以其高性能稳定性和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而广受欢迎。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CA6140车床的基本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它在制造业中的关键角色。

基本结构与功能特点

CA6140车床具备以下主要结构组件:

  • 主轴箱 :位于机床的前端,负责提供主要的旋转运动。
  • 刀架 :安装有可快速更换的刀具,允许机床进行多种切削动作。
  • 床身 :支撑整个机床,并通过导轨确保运动部件的正确位置。
  • 尾座 :用于支撑较长或刚性不足的工件,保证加工精度。

这些组件的协同工作,使得CA6140车床能够完成各种外圆、内孔、端面和锥面的车削工作。它特别适用于中小批量和单件小批量生产,尤其是复杂的零件。

CA6140车床在制造业的应用

在制造业领域,CA6140车床主要用于车削加工,适用于汽车、航空、精密仪器以及通用机械制造业。它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强大的加工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例如,在汽车行业,CA6140车床可以用于加工传动轴、轮毂等关键部件;在航空工业中,则可用于制造各种钛合金和高强度合金材料的零件。

本章总结

本章我们了解了CA6140车床的基本构造和功能特点,以及它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车床型号,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CA6140车床的最大效能。

2. 拨叉831003的加工要求与技术规格

拨叉831003的设计参数解读

拨叉831003,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参数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性能和安全。设计参数包括了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多个方面。

在尺寸精度方面,拨叉的各部分必须符合预定的尺寸要求,以确保装配时能够准确配合。形位公差则涉及到拨叉各个特征的相对位置关系,这包括平面度、圆柱度、同轴度等。而表面粗糙度则是对拨叉工作表面的微观不平度进行规定,它影响拨叉在运行中的摩擦和磨损性能。

下表列出了拨叉831003的关键尺寸参数和对应的技术要求:

| 尺寸参数 | 公差等级 | 表面粗糙度要求 | 备注 | |-----------|-----------|-----------------|------| | 主轴孔直径 | IT6 | Ra 0.8 | 配合精度高,需要精密加工 | | 支撑臂长度 | IT7 | Ra 1.6 | 对称度要求高,保证力量均匀传递 | | 拨叉工作面 | IT8 | Ra 3.2 | 与齿轮啮合,需保持良好摩擦特性 |

从表中可以清晰看到,主轴孔作为关键配合部位,其公差等级要求较高,表明这一部分在加工时必须非常精细。而支撑臂长度虽然对称度要求高,但公差等级相对宽松,允许一定的加工误差。拨叉工作面的粗糙度要求虽然不高,但考虑到与齿轮的啮合情况,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同样需要严格控制。

拨叉831003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规格分析

在拨叉831003的加工过程中,技术规格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对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和工具的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技术规格不仅包括了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还包括了硬度、抗疲劳强度、耐腐蚀性等材料属性。这些属性对于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寿命有着决定性影响。

对于拨叉831003,通常会选用低碳钢或中碳钢作为原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冲击和弯曲应力。在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可能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如数控车床和磨床,以及专用的夹具和刀具。此外,加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切削参数的选择,比如切削速度、进给率和切削深度,以确保既能达到要求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又能提高加工效率。

拨叉831003质量控制与产品测试

在拨叉831003的整个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不仅仅是在加工结束后的检验工作,更应该在加工过程中就进行持续监控和调整。这包括对机床的定期维护和校准,对刀具的磨损情况进行监测,以及对工件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实时检测。

产品测试是确保拨叉831003符合技术规格的最终环节。测试应该包括尺寸精度的检测、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形位公差的检验以及力学性能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能够确保拨叉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标准。

flowchart LR
A[开始加工拨叉831003] --> B[选择原材料]
B --> C[加工主轴孔]
C --> D[加工支撑臂]
D --> E[加工拨叉工作面]
E --> F[对拨叉进行质量检验]
F --> G{是否合格}
G -->|是| H[产品测试]
G -->|否| I[返工或废品处理]
H --> J[拨叉加工完成]
I --> A

在上述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原材料选择开始到产品测试结束的整个加工流程,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果在质量检验环节发现问题,就将进行返工处理,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只有通过所有测试的拨叉才能被视为加工完成。

在拨叉831003的加工过程中,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一个小小的误差都可能造成整个部件的性能下降或者失败。因此,对加工要求和技术规格的精确掌握和执行,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本章节的后续部分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拨叉831003的加工过程中的其他技术细节。

3. 设计说明书撰写与工艺流程设计

在生产制造业中,设计说明书和工艺流程的设计是确保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关键环节。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撰写一份详尽的设计说明书,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工艺文件编写规范、工艺流程的优化策略,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设计说明书的重要性及撰写要点

设计说明书的定义与作用

设计说明书是详细记录产品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制造指南的文档,它是指导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文件。一份好的设计说明书能够清晰地传达设计师的思想,确保制造环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结构

一份标准的设计说明书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项目概述 :介绍设计背景、目的和要求。
  • 技术参数 :详述产品的尺寸、公差、表面处理要求等。
  • 材料规格 :指出所需材料的类型、等级和性能参数。
  • 图纸与图例 :提供产品设计图纸和相关说明。
  • 质量标准 :列出产品制造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
  • 包装与运输要求 :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完整性。

撰写要点与注意事项

在撰写设计说明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准确性 :所有数据和参数必须准确无误。
  • 清晰性 :语言表述应简洁明了,避免歧义。
  • 完整性 :涵盖所有制造过程中需要的细节。
  • 标准化 :遵守行业标准和规范。

示例代码块分析

# 设计说明书示例

## 1. 项目概述
本设计说明书适用于拨叉831003,该产品主要用于机械传动系统的连接部件。

## 2. 技术参数
- 长度: 150mm ± 0.1mm
- 宽度: 40mm ± 0.05mm
- 厚度: 10mm ± 0.02mm
- 表面粗糙度: Ra 1.6


通过上述示例,我们可以看到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格式和要点。在实际应用中,这些信息将直接指导生产过程。

工艺流程设计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艺流程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规划出一套完整的生产步骤,包括加工方法、设备选用、夹具设计、操作流程等。

工艺流程设计的步骤

  1. 需求分析 :根据设计说明书和技术规格,明确制造需求。
  2. 选择加工方法 :依据产品的结构特点和材料性能,确定最合适的加工方式。
  3. 工艺路线规划 :确定加工顺序,安排各工序的先后关系。
  4. 加工设备选择 :根据加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工具。
  5. 工艺参数设定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率、切削深度等。
  6. 质量控制点设置 :确定产品检验的关键部位和方法。

工艺流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 工艺的经济性 :考虑成本和效率,力求用最少的工序完成生产。
  • 设备的可行性 :所选择的设备必须在生产能力范围内。
  • 工艺的稳定性 :确保工艺流程的可重复性,避免质量波动。
  • 人员的适用性 :考虑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以拨叉831003为例,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工艺流程:

graph TD;
    A[开始] --> B[毛坯准备]
    B --> C[车削外径]
    C --> D[车削内孔]
    D --> E[铣削键槽]
    E --> F[钻孔]
    F --> G[去毛刺]
    G --> H[热处理]
    H --> I[表面涂装]
    I --> J[最终检验]
    J --> K[打包出厂]

在每一步骤中,需要根据加工要求和设备能力,详细规划工艺参数和质量控制措施。

设计说明书与工艺流程的协同优化

设计说明书和工艺流程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生产中,两者需要协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这种优化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共享 :确保设计说明书中的信息与工艺流程设计相符。
  • 反馈机制 :在生产过程中对工艺流程进行监控,并将反馈信息用于设计说明书的更新。
  • 持续改进 :根据生产和市场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说明书和工艺流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说明书与工艺流程的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结合得当,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后续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CAD绘图、工艺路线图的制定等更具技术性的话题。

4. CAD图绘制与分析、工艺路线图制定

CAD技术是现代机械设计和加工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能够提高设计和加工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在本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CAD技术在拨叉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包括图纸的绘制、尺寸标注、公差分析以及工艺路线图的制定。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如何运用CAD软件进行有效的设计工作。

4.1 CAD图绘制与分析

4.1.1 使用CAD软件绘制拨叉零件图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CAD软件(如AutoCAD或SolidWorks)来绘制拨叉零件的图形。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设计说明书中的尺寸和技术规格要求。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流程:

  1. 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项目。
  2. 设置单位和图纸格式,确保与设计要求相匹配。
  3. 使用绘图工具绘制拨叉的轮廓和主要特征,包括所有必要的尺寸。
  4. 添加细节,如孔、槽和倒角等,以满足设计规范。
  5. 使用标注工具添加尺寸和公差标注。

4.1.2 尺寸标注和公差分析

尺寸和公差的准确标注是确保零件质量的关键。在CAD中,标注尺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确保标注清晰、准确,与设计说明书中提供的尺寸保持一致。
  • 利用CAD软件中的标注样式功能,设置公差的显示方式。
  • 分析公差对加工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确保它们在合理的范围内。

4.1.3 CAD图的质量检查

在完成图纸的绘制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图纸无误。检查的项目包括:

  • 是否所有的尺寸和公差都已标注。
  • 尺寸和公差的标注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
  • 图纸的标注和设计意图是否一致。
  • 图纸是否适合发送到加工车间进行生产。

4.1.4 CAD图的分析报告

在质量检查之后,根据绘制的CAD图可以编写一个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 零件的名称、材料、加工方法和预期用途。
  • 尺寸公差分析,包括关键尺寸和功能面。
  • 材料去除量的估计。
  • 尺寸链的分析以确保装配精度。

4.2 工艺路线图的制定

4.2.1 工艺路线图的作用

工艺路线图是指导加工过程的重要文件,它概述了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所有步骤和工艺参数。它包括以下内容:

  • 工序的顺序。
  • 所需的机床和工具。
  • 切削参数(如转速、进给率、切削深度)。
  • 加工顺序和方法。

4.2.2 基于CAD图纸制定工艺路线图

通过分析CAD图纸,我们可以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工艺路线图。这个过程包括:

  • 解读CAD图纸中提供的设计参数,如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 确定零件加工的起始状态,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坯料。
  • 根据加工方法和所使用的机床选择合适的加工顺序。
  • 设定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4.2.3 加工方法的选择依据

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要根据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 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 零件的材料和力学性能。
  • 所需的表面质量。
  • 生产批量和成本要求。
  • 设备的可用性和加工能力。

4.2.4 工艺路线图的实例展示

假设我们正在制定拨叉831003的工艺路线图,以下是可能的一个实例:

  1. 使用CA6140车床进行粗车和精车。
  2. 利用铣床进行平面加工和槽加工。
  3. 使用钻床和铰床完成孔加工。
  4. 最终使用磨床进行表面研磨以达到所需的表面粗糙度。

4.2.5 工艺路线图的审批与实施

在制定工艺路线图之后,需要经过以下步骤以确保其正确实施:

  • 审批过程:工艺路线图应由工程师、生产经理和质量控制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
  • 员工培训:确保操作工和机床操作者对工艺路线图有充分理解。
  • 实施跟踪:生产过程中持续监控和记录数据,确保加工质量符合标准。

4.2.6 CAD图和工艺路线图的持续优化

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我们可能会发现优化加工流程的机会。可以定期回顾CAD图和工艺路线图,并根据以下因素进行调整:

  • 生产现场的反馈信息。
  • 新技术或新设备的引入。
  • 成本和时间效益的评估。
  • 质量改进的需求。

在本章中,我们详细探讨了如何使用CAD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和分析,并基于这些图纸制定了工艺路线图。这些知识对于提高机械加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接下来的章节将深入到机械加工的基础知识、工艺规程的制定和质量控制方法中去。

5.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工艺规程制定与质量控制方法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机械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出符合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要求的零件或产品。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各种机床,如车床、铣床、钻床等。在机械加工中,材料去除是通过物理方法实现的,其中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刨削和拉削等。

主要加工方式

  • 车削 :利用车床对旋转的工件进行切削。
  • 铣削 :利用铣刀对工件进行切削。
  • 钻削 :利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
  • 磨削 :使用磨具进行精细加工。
  • 刨削和拉削 :通过单点刀具进行线性往复或直线运动加工。

每种加工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后续的工艺规程制定至关重要。

工艺参数与加工质量

  • 切削速度 :单位时间内刀具与工件接触点通过的距离。
  • 进给率 :刀具每转一周或每次进给工件移动的距离。
  • 切削深度 :刀具切入工件的深度。
  • 冷却液使用 :在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却液来减少热量和延长刀具寿命。

理解这些参数对于控制加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工艺规程制定

工艺规程是一系列加工步骤和操作规程的总称,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文件。制定工艺规程需要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所选设备、刀具等因素综合考虑。

工艺规程制定步骤

  1. 分析零件图纸 :首先要对加工零件的图纸进行详尽分析,了解其尺寸、公差、表面质量要求等。
  2. 选择加工设备 :根据加工要求和工厂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床和设备。
  3. 确定工艺路线 :规划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加工流程,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步骤。
  4. 制定工艺参数 :根据不同的加工方式,设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率、切削深度等。
  5. 刀具选择与夹具使用 :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夹具,以保证加工精度和效率。
  6. 编写工艺文件 :最后,将整个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编写成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编写规范

  • 清晰的工序描述 :确保每道工序描述准确无歧义。
  • 详细的参数设定 :列出每个工序的切削参数。
  • 附上图纸和图表 :提供必要的图纸和示意图,包括夹具和刀具的布局。
  • 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必须包含安全操作的相关条款。

质量控制方法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满足设计要求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包括预防控制和检测控制。

预防控制

预防控制主要涉及工艺过程中的各项设置,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减少缺陷的发生。

检测控制

检测控制是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规范。常用的检测控制方法包括:

  • 尺寸测量 :使用卡尺、高度尺、千分尺等工具测量零件的尺寸。
  • 几何精度测量 :使用水平仪、圆度仪等工具检查零件的平面度、圆度等几何精度。
  • 表面质量检查 :利用显微镜或表面粗糙度仪检测表面粗糙度。
  • 硬度测试 :使用硬度计测试零件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CA6140车床操作技能

CA6140车床作为本章重点之一,其操作技能直接关系到加工质量。

机床的调试

  • 导轨和床身的检查 :确保机床导轨和床身清洁、润滑且无损伤。
  • 主轴和刀塔的调整 :主轴应旋转平稳,刀塔定位精确。
  • 试切与测量 :进行试切,确保尺寸与图纸要求相符。

刀具选择

  • 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刀具材料 :例如,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钢和铸铁。
  • 刀具几何参数的确定 :根据加工方式确定刀尖角度、螺旋角等参数。

切削参数设定

  • 切削速度与材料的关系 :软材料如铝、铜等可以使用较高的切削速度,硬材料如淬硬钢则需降低速度。
  • 进给率与表面质量的关系 :较小的进给率可以获得较好的表面光洁度。
  • 切削深度的选择 :切削深度应根据机床能力和刀具强度进行选择。

安全操作规范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如安全眼镜、工作手套等。
  • 遵守操作规程 :按规定的操作顺序使用机床。
  • 定期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机床进行维护和检查。

机械加工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工程技术活动,需要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本章的内容,读者应能够对机械加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工艺规程的制定过程,掌握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CA6140车床,确保加工质量与生产效率。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简介:CA6140车床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卧式车床,而拨叉831003是其加工过程中的特定零件。本课程设计聚焦于车床操作技能和拨叉的制造工艺,旨在通过详细的设计说明书、CAD图绘制、工艺路线图和相关的知识点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质量控制、设备操作和安全规范。学生通过此项目,能够深刻理解机械设计和加工的实际应用,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还有配套的精品资源,点击获取 menu-r.4af5f7ec.gif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的φ25孔与操纵机构相连,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1.小头孔φ25 ; 2.大头半圆孔Ф 及其端面; 3.16×8槽; 4.φ40外圆斜面; 5.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 6. 槽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8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二、 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已知此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 (二)基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 粗基准的选择:按有关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对本零件而言,则应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对本零件而言,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1mm,槽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8mm,则应以φ25小头孔为精基准。
车床CA6140831003课程设计是指设计一套适用于车床CA6140及其拔831003的操作程序和工艺参数。车床CA6140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而拔831003车床CA6140的重要组成部件之一。 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车床CA6140及其拔831003的性能和功能进行了解。车床CA6140主要用于金属加工,可以进行车削、镗削、孔加工等操作;而拔831003用于卡盘的开合和扩展。 接下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操作程序。操作程序包括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刀具,确定切削参数,确定工件夹紧方式以及设定加工路径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工件的材料、尺寸和形状,以及加工精度和效率的要求。 同时,还要设计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进给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和调整需要考虑刀具材料、刀具耐磨性和加工要求。通过合理设置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加工质量的保证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此外,在课程设计中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可以检验设计的操作程序和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车床CA6140831003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性能、操作程序以及工艺参数等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实现对车床CA6140831003的有效控制和高效加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