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基础知识系列(2)——对焦和变焦

目录

一. 引言

二. 对焦

定义:

原理

三. 变焦

定义

用途     

四. 总结


一. 引言

        这一节简单聊一下对焦变焦,这两个是摄影中出现的高频词,但这里把它们放一起讲,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在字面上就一字之差,初次接触有可能会搞混。实际上两者的原理和用途完全不同。

二. 对焦

        在所有的摄影术语中,对焦这个概念应该是最好理解的,我们平时拿手机拍照时,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需求:想要被拍摄的主体拍出来是清晰的。如果画面中的被拍摄物体不清晰,我们往往会点一下手机屏幕中对应的区域,让被摄物体在手机中呈现出来的图片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对焦。

       就用户而言,我们只需要知道该怎么操作手机\相机做对焦就差不多了。本文也只简单说一下对焦的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的对焦方法和算法。

  • 定义:

          将镜头对准被拍摄物体,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让被拍摄物体的像清楚地投射到感光元件上,这个过程就是对焦。

  • 原理

       在Camera基础知识这一节里有介绍过一个关于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frac{1}{u}+\frac{1}{v}=\frac{1}{f}

       调整透镜的位置,其实就是在调整光心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以及物距,使它们之间的大小满足或接近上面的关系,这样就可以把被摄物体的像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上了,这就是对焦的基本原理了。       

      用两幅示意图简单说明一下不同场景下的对焦情况:  

  • 图(1)是对焦在无穷远时的情况,透镜光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正好是焦距f,因为被摄物体在无穷远时,物距u趋于无穷大,所以像距v近似等于f。无穷远处的被摄物体通过透镜的像会出现在另一侧的焦平面上 (焦平面:位置在焦点,并且与镜头主轴线垂直的平面)。
  • 图(2)是被摄物体在有限距离时的情况,从之前凸透镜那一节的回顾中,我们知道当物距u比焦距f大时,才会成实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