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基础知识系列(4)——画幅、视角

目录

一. 引言

一. 照明圏与成像圈

    1.1 照明圏

    1.2 相对照度

余弦四平方定律

渐晕

1.3 成像圈

二. 画幅

三. 视角

四. 等效焦距 

裁切因子


一. 引言

      这一章节将简单说明镜头对相对照度的影响,并引出画幅、视角相关的知识,并衍生出等效焦距的概念。

一. 照明圏与成像圈

    1.1 照明圏

       当对焦到无穷远时,因为透镜的直径是有限的,所以无穷远处的被摄物体在焦平面上的像不会占满整个平面,而是一个以焦点为中心的圆,这个圆叫做照明圆(circle of illumination)。因为焦平面上除了这个圆外都得不到从透镜来的光线,所以照明圆是焦平面上被透镜所照明的区域 

     

    1.2 相对照度

        一个透镜产生的像只有中央区域的影像品质是良好的,越向边缘影响的品质就越低,这里有一个图像相对照度的概念,图像的相对照度,指的是图像平面内,不同位置的照度与中心照度的比值。影响图像相对照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物面亮度、相机的CRA角、像素感光度、镜头等等,其中跟镜头相关的主要有两个:余弦四次方定律和渐晕。

  • 余弦四平方定律

       余弦四平方定律是说:透镜成像时从中央到边缘的亮度以cos^{4}\left ( \theta \right )这条曲线成正比的方式递降:

I_{\theta } = I_{o}\times cos^{4}\left ( \theta \right )

        其中,I_{0}是光屏上轴上点的照度,I_{\theta }是与主光轴夹角为\theta的入射光线在光屏上所在位置的照度。  每一个透镜都满足这个余弦四平方定律,因此与画面中心部分相比,越向边缘,影像越暗。特别是用广角镜头或大口径镜头,受边缘减光的影响更大。

        如果有兴趣想看一下这个余弦四平方关系是怎么来的,可以看一下下面的推导过程,余弦四平方定律是基于如下两个条件推导出来的:

  1. 像点照度正比于出瞳相对于该点的立体角。
  2. 几何关系

       以下面这张图来说明: 像点A点处于主光轴上;像点B处于主光轴外,这条离轴光线光轴和镜头主轴的夹角为\theta,即OB和OA的夹角。

对于轴上的点A,其立体角为:

\varphi _{A}=\frac{S}{(OA)^{2}}

对于轴上的点B,其立体角为:

相机是一种用于捕捉图像的装置,可以分为传统胶片相机和现代数码相机两大类。以下是关于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基础概念。 ### 工作原理 1. 光线进入相机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光线透过镜头中的玻璃元件聚焦到感光材料上——对于胶片相机来说是胶卷上的化学物质层;而对于数码相机,则是一个电子传感器(通常是CCD或CMOS)。 2. 成像过程 对于胶片相机,在曝光过程中,光线改变银盐晶体结构形成潜影,之后需要经过显影处理才能看到实际影像。 数码相机会把接收到的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由模数转换器(ADC)转化为数字信息存储起来。 3. 图像记录 胶片相机依赖化学反应来固定图像,而数码相机则直接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内存卡里。 ### 基础概念 - **焦距** (Focal Length): 决定了视角宽度的一个参数,短焦距意味着更宽广的视野角度,长焦距能够放大远处物体但会缩小视场角。 - **光圈**(Aperture): 控制进光量大小的同时也影响景深效果,大口径允许更多光线通过并且产生浅景深,反之亦然。 -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定义了每次拍摄持续的时间长度,快速快门能凝固动作瞬间,慢速快门可用于创造运动模糊或者低光照条件下的长时间曝光摄影。 - **ISO敏感度**: 描述的是感光组件对光线的感受程度,高ISO可以在较暗环境下提高亮度但是可能会增加噪点。 - **白平衡**(White Balance): 用来调整不同光源下色彩再现的真实性,使得白色看起来确实是白色的而不是偏色的颜色。 ---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术语及其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一张照片的质量,建议实践拍照并尝试不同的设置组合观察其变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