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0407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密码锁设计 (程序+电路+仿真+论文)(51+1602+1838+24C02+JK+BZ+KEY16)
摘要
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结合1602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红外接收模块、蜂鸣器、AT24C02存储器等硬件模块,实现了密码的输入、验证、修改、存储以及红外遥控操作等功能。系统通过1602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操作状态,液晶屏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提升了用户体验。密码输入错误超过3次时,系统会触发蜂鸣器报警并锁定键盘,防止暴力破解。密码存储在AT24C02存储器中,掉电后不丢失,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仿真调试以及实物制作过程。通过Proteus和Keil的联合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终,通过实物制作和调试,系统成功实现了所有设计功能,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关键词:单片机;红外密码锁;1602液晶屏;AT24C02;红外遥控;蜂鸣器报警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机械锁虽然结构简单,但存在易被技术破解、钥匙丢失后无法开锁等问题。电子密码锁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设备,凭借其高安全性、操作简便、功能多样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锁,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酒店等场所。
红外密码锁是在传统电子密码锁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遥控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按键输入密码,还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本文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的红外密码锁系统,不仅具备传统电子密码锁的功能,还增加了红外遥控输入密码的功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电子密码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国外在电子密码锁技术方面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已经开发出多种高性能的电子密码锁产品。国内在电子密码锁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密码锁产品。
然而,现有的电子密码锁大多采用按键输入密码的方式,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操作相对繁琐。红外密码锁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进行远程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本文设计的红外密码锁系统,结合了按键输入和红外遥控输入两种方式,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1.3 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51/52单片机的红外密码锁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
系统总体设计: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
-
硬件设计: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1602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红外接收模块、蜂鸣器、AT24C02存储器等。
-
软件设计:编写系统的控制程序,实现密码的输入、验证、修改、存储以及红外遥控操作等功能。
-
仿真设计:使用Proteus和Keil进行联合仿真,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对实际制作的系统进行调试,分析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
本设计的主要功能是通过51/52单片机控制红外密码锁系统,实现密码的输入、验证、修改、存储以及红外遥控操作等功能。具体功能需求如下:
-
采用51/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
-
采用1602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操作状态,液晶屏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
-
用户可以通过矩阵键盘输入6位密码,输入密码正确则锁打开,显示“open!”;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超过3次,蜂鸣器报警并且锁定键盘。
-
用户可以修改密码,修改密码时必须先开锁,且为防止误操作,修改密码需输入两次。
-
密码存储在AT24C02存储器中,掉电后不丢失。
-
用户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输入密码,操作锁的状态。
2.2 系统技术指标
-
单片机:采用51/52系列单片机,工作频率为12MHz。
-
液晶显示屏:采用1602液晶显示屏,工作电压为5V。
-
矩阵键盘:采用4x4矩阵键盘,用于密码输入和功能操作。
-
红外接收模块:采用红外接收头,接收红外遥控信号。
-
蜂鸣器:用于报警提示,工作电压为5V。
-
存储器:采用AT24C02存储器,存储密码,掉电后不丢失。
-
电源:采用5V直流电源供电。
2.3 系统总体方案
本设计的总体方案如图2.1所示。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最小系统、1602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红外接收模块、蜂鸣器、AT24C02存储器等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等,负责控制系统的各个模块。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操作状态,矩阵键盘用于密码输入和功能操作,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蜂鸣器用于报警提示,AT24C02存储器用于存储密码。
3. 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系统控制的核心部分,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等。本设计采用51/52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具体型号为AT89C51。AT89C51具有4KB的闪存、128B的RAM、32个I/O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等丰富的内部资源,能够满足系统的控制需求。
3.1.1 单片机
AT89C51单片机的主要特性如下:
-
与MCS-51兼容。
-
4KB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
128B内部RAM。
-
32个可编程I/O口。
-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
5个中断源。
-
可编程串行通道。
-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3.1.2 晶振电路
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保证单片机的正常工作。本设计采用12MHz的晶振,晶振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并通过两个30pF的电容接地,形成稳定的振荡电路。
3.1.3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用于在系统上电或出现故障时将单片机复位到初始状态。本设计采用上电复位电路,由一个10μF的电容和一个10kΩ的电阻组成。当系统上电时,电容通过电阻充电,RST引脚出现高电平,使单片机复位。当电容充电完成后,RST引脚变为低电平,单片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2 1602液晶显示屏
1602液晶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操作状态,液晶屏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1602液晶显示屏具有16个引脚,具体功能如表3.1所示。
表3.1 1602液晶显示屏引脚功能
引脚号 | 引脚名 | 功能 |
---|---|---|
1 | VSS | 电源地 |
2 | VCC | 电源(+5V) |
3 | VEE | 对比调整电压 |
4 | RS | 0:输入指令;1:输入数据 |
5 | R/W | 0:向LCD写指令或者数据;1:从LCD读取信息 |
6 | E | 使能信号,1:读取信息,1→0:执行命令 |
7 | DB0 | 数据总线(最低位) |
8 | DB1 | 数据总线 |
9 | DB2 | 数据总线 |
10 | DB3 | 数据总线 |
11 | DB4 | 数据总线 |
12 | DB5 | 数据总线 |
13 | DB6 | 数据总线 |
14 | DB7 | 数据总线(最高位) |
15 | A | LCD背光电源正极 |
16 | K | LCD背光电源负极 |
3.3 矩阵键盘
矩阵键盘用于密码输入和功能操作。本设计采用4x4矩阵键盘。
矩阵键盘的扫描原理是通过逐行扫描,检测按键的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相应的行和列会连通,单片机通过检测行和列的状态,确定按下的按键。
3.4 红外接收模块
红外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遥控信号。本设计采用红外接收头。
红外接收头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后,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3.5 蜂鸣器
蜂鸣器用于报警提示。本设计采用5V蜂鸣器。
当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3次时,单片机会控制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提示用户输入错误。
3.6 AT24C02存储器
AT24C02存储器用于存储密码,掉电后不丢失。AT24C02具有I2C总线接口。
AT24C02存储器的读写操作通过I2C总线进行,单片机通过I2C总线与AT24C02进行通信,实现密码的存储和读取。
4. 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设计
本设计的软件部分主要实现密码的输入、验证、修改、存储以及红外遥控操作等功能。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分别编写相应的子程序。软件总体设计流程图如图所示。
4.2 密码输入子程序
密码输入子程序用于处理用户通过矩阵键盘或红外遥控器输入的密码。密码输入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4.3 密码验证子程序
密码验证子程序用于验证用户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密码验证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4.4 密码修改子程序
密码修改子程序用于修改密码。密码修改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4.5 红外遥控子程序
红外遥控子程序用于处理红外遥控器发送的信号。红外遥控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4.6 报警子程序
报警子程序用于处理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3次时的报警提示。报警子程序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5. 仿真设计
5.1 仿真工具介绍
本设计采用Proteus和Keil进行联合仿真。Proteu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仿真软件,能够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Keil是一款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具有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
5.2 仿真步骤
-
在Proteus中绘制电路图,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1602液晶显示屏、矩阵键盘、红外接收模块、蜂鸣器、AT24C02存储器等。
-
在Keil中编写程序,生成HEX文件。
-
将HEX文件加载到Proteus中的单片机中,进行仿真调试。
-
通过仿真调试,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5.3 仿真结果
通过Proteus和Keil的联合仿真,系统成功实现了密码的输入、验证、修改、存储以及红外遥控操作等功能。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6.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6.1 系统调试
系统调试分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部分。硬件调试主要是检查各个硬件模块的连接是否正确,软件调试主要是检查程序的逻辑是否正确。
6.2 调试结果
通过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系统成功实现了所有设计功能。调试结果如下:
-
1602液晶显示屏能够实时显示操作状态,液晶屏亮度可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整。
-
用户可以通过矩阵键盘输入6位密码,输入密码正确则锁打开,显示“open!”;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超过3次,蜂鸣器报警并且锁定键盘。
-
用户可以修改密码,修改密码时必须先开锁,且为防止误操作,修改密码需输入两次。
-
密码存储在AT24C02存储器中,掉电后不丢失。
-
用户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输入密码,操作锁的状态。
6.3 结果分析
通过系统调试,系统成功实现了所有设计功能,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系统的硬件设计合理,软件设计逻辑清晰,仿真调试和实物调试结果一致,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7.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51/52单片机的红外密码锁系统,该系统不仅具备传统的按键输入密码功能,还增加了红外遥控输入密码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通过Proteus和Keil的联合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终,通过实物制作和调试,系统成功实现了所有设计功能,具备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源文件获取
资源-基于单片机的红外密码锁设计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42625444/90685004或关注公众号【电子开发圈】,首页发送 “安防” 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