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公司一般都采用成本法记账,但是如果是合并的时候,必须使用权益法记账
场景:母公司M和子公司Z,子公司对外部某公司C投资200,收到C公司现金100。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300,母公司对子公司100%控股
子公司需要做:
借:长投-成本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实收资本 300
母公司需要做:
借:长投-成本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子公司的投资收益需要做
子公司需做账:
借: 银行存款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子公司参与合并,也需要将这部分成本法转权益法
借:投资收益 100
贷:长投-损益调整-本期 100
此时对子公司而言,长投就是 200 - 100 = 100
损益部分进行抵消,往来进行抵消,存货为实现的抵消,存货和固定资产为实现抵消,固定资产多级折旧分摊,
1、合并层次,子公司的资产 =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投
母公司:
借:长投 - 损益调整 - 本期
贷:投资收益 ( 等于子公司 未分配利润-近利润 * 母公司持股比例 )
如果资本公积有变动,母公司需要做
借:长投-权益变动-资本公积
贷:资本公积-
2、损益部分进行抵消
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一般是单边抵消,然后针对存货部分
Dr:应付关系企业/应付账款-关系企业
Cr:应收关系企业/应收账款-关系企业
Dr:主营业务收入
Cr:主营业务成本
Dr:主营业务成本
Cr:原材料等存货类科目
第二年的话:
借:未分配利润
贷:营业成本(金额不变)
B对于内部卖来卖去的资产要补提折旧摊销时,会涉及递延,这里的金额只要用本年内的发生额贷方减借方再乘税率即可,但算出来的是余额,要减去上年的余额才是发生额
C对于处置或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只要将原抵销分录中的固定资产科目换成营业外收入
D顺流时
借:营业收入(卖价)
贷:营业成本(买价)
贷:存货(差额)
逆流时:
借:长投(未实现交易*母%)
贷:存货
往来抵消会抵消应收应付,同时差异科目会挤到差异科目
3、母公司的长投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股本(子公司年末数)
资本公积(年初数+评估增值 本年发生数)
盈余公积(子公司年初数 本年提取数)
未分配利润--年末(子公司年初数 调整后净利润-提取盈余-分配现股)
商誉[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最终的长投金额-(上面从股本一直加到未分配利润)*母%]
贷:长投(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最终的长投金额)
贷:少数股东权益(上面从股本一直加到未分配利润)*子%
4、将投资收益抵销
借:投资收益(调整后净利润*母%)
少数股东损益(调整后净利润*子%)
未分配利润--年初(抄上年)
贷:提取盈余公积(本年提取数)
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
未分配利润--年末(抄上笔分录商誉上面的那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