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TCP/IP》—第1章、OSI参考模型、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地址

本文介绍了OSI七层模型的原理,详细讲解了网络通信的传输方式,包括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并探讨了地址的唯一性和层次性。内容涵盖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功能,如网络层的端到端通信、传输层的数据可靠性以及地址在不同层次的使用。此外,还介绍了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如网卡、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的角色与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osi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通信系统)

osi之所以是:参考模型,因为: osi协议 并没有实际应用,但是,osi的思想 用于了网络协议的制定中。


osi 7层模型:
发送者的数据,从第[7, 6, 5, …, 1]层,最终到达第1层。
接收者的数据,从第[1, 2, 3, …, 7]层,最终到达第7层。


比如,发送端A,向接收端B,发送了一个“早上好”的邮件。

应用层【第7层】
应用层协议,表明了,该邮件的内容、收件人等信息。

表现层【第6层】
表现层,即关注“数据的 表现形式”。

将计算机的数据格式,转换为:通用的网络数据格式(比如,utf-8),进行传输。

会话层【第5层】
用哪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比如,A要发送5个邮件。
方式1(每发送1个邮件,建立连接+断开连接)
方式2(建立1次连接,发送5个邮件,断开连接)

使用哪种方式,是会话层的事

【会话层】以上的协议,都是(逻辑上)(大方向上)的设置。不负责 具体如何建立连接,如何传递数据

传输层【第4层】
负责:建立连接,断开连接,重发

比如,A发送“早上好”,而实际到达B的是“早上”。 B会反馈给A,然后A会在发送后面的“好” 给
(就像,我们平时对话说“刚才说的什么来着?”,即:数据丢失了)

传输层会保证: 数据传输的 可靠性。 (传输层,也是偏逻辑上的,不负责 具体的传输)

网络层【第3层】
网络层,是完全的“端对端”,即: 在网络层,指定“目标地址”(就像,打电话时,需要指定目标电话号码 这是在网络层做的

即网络层,根据目标地址,负责将数据,发送给,世界上,任何一台互联的设备。

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第2/1层】
所谓通信,是通过“物理介质”实现的(比如,电线)
电线所连接的端点,称为设备。 (A主机 往 B主机,发数据。肯定不是:一条电线连接的。)他会经过很多设备(比如路由器,交换机。。。)

链路层,负责: 两个设备之间的 数据传输。

物理层,负责: 将数据的01,转换为,电压和脉冲光,给到 物理介质。
然后两个设备,进行传输时,此时也涉及到“地址”。(因为,比如电线传输时,连接的设备有很多个,要往哪个设备发数据呢?&#x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