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Doris整体架构、FE元数据管理及数据组织

目录

1. Doris整体架构

2. FE 元数据管理 

3. Doris数据组织 


1. Doris整体架构

       Doris主要分为FE和BE两个组件,FE主要负责查询的编译,分发和元数据管理(基于内存,类似HDFS NN);BE主要负责查询的执⾏和存储系统。

1、这张图是Doris的整体架构。Doris的架构很简洁,只设FE(Frontend)、BE(Backend)两种⾓⾊、两个进程,不依赖于外部组件,⽅便 部署和运维。

2、以数据存储的⾓度观之,FE存储、维护集群元数据;BE存储物理数据。

3、以查询处理的⾓度观之, FE节点接收、解析查询请求,规划查询计划,调度查询执⾏,返回查询结果;BE节点依据FE⽣成的物理计划, 分布式地执⾏查询。

4、FE主要有有三个⾓⾊,⼀个是leader,⼀个是follower,还有⼀个observer。leader跟follower,主要是⽤来达到元数据的⾼可⽤,保证单节点宕机的情况下,元数据能够实时地在线恢复,⽽不影响整个服务。

5、右边observer只是⽤来扩展查询节点,就是说如果在发现集群压⼒⾮常⼤的情况下,需要去扩展整个查询的能⼒,那么可以加 observer的节点。observer不参与任何的写⼊,只参与读取。

2. FE 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层⾯,Doris采⽤Paxos协议以及Memory + Checkpoint + Journal的机制来确保元数据的⾼性能及⾼可靠。

元数据的每次更新,都⾸先写⼊到磁盘的⽇志⽂件中(WAL溢⾎⽇志),然后再写到内存中,最后定期checkpoint到本地磁盘上。相当于是⼀个纯内存的⼀个结构,也就是说所有的元数据都会缓存在内存之中,从⽽保证FE在宕机后能够快速恢复元数据,⽽且不丢失元数据。

Leader、follower和 observer它们三个构成⼀个可靠的服务,这样如果发⽣节点宕机的情况,在百度内部⼀般是部署⼀个leader两个follower,外部公司⽬前来说基本上也是这么部署的。就是说三个节点去达到⼀个⾼可⽤服务。

单机的节点故障时基本上三个就够了,因为FE节点只存了⼀份元数据,它的压⼒不⼤,所以如果FE太多的时候它会去消耗机器资源, 所以多数情况下三个就⾜够了,可以达到⼀个很⾼可⽤的元数据服务。

3. Doris数据组织 

数据主要存储在BE⾥⾯,BE节点上物理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多副本来实现,默认是3副本,副本数可配置且可随时动态调整,满⾜不同可⽤性级别的业务需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国林哥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