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透HTTP缓存之ETag

无论是前端、后端或者运维同学,在平时的开发工作中,都会和HTTP缓存打交道,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HTTP缓存中的ETag字段,它是资源的特定版本的标识符,可以让缓存更高效,并节省带宽。本文系统性的阐述了ETag的起源、生成原理及使用。看完本文后,对于不了解ETag的同学能够知道ETag的来龙去脉,并能马上上手使用;对于熟悉ETag的同学也能做到温故而知新。

ETag定义及起源

ETag(Entity-Tag,下文简称:ETag)是万维网协议HTTP的一部分,它是 HTTP 为Web 缓存验证提供的多种机制之一,它允许客户端发出条件请求。这种机制允许缓存更有效并节省带宽,因为如果内容没有更改,Web 服务器不再需要发送完整的响应。

ETag 是由 Web 服务器分配给在URL中找到的特定版本资源的不透明标识符。如果该 URL 的资源表示发生了变化,则会重新分配一个新的 ETag。ETag 类似于指纹,可以快速进行比较以确定资源的两种表示是否相同。

ETag的正式提出是在 HTTP/1.1 协议的 rfc7232 文档中,引入 ETag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 Last-Modified 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一些文件也许会周期性的更改,但是他的内容并不改变(仅仅改变的修改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并不希望客户端认为这个文件被修改了,而重新发起GET请求
  2. 某些文件修改非常频繁,比如在秒以下的时间内进行修改,(比方说1s内修改了N次),If-Modified-Since能检查到的粒度是s级的,这种修改无法判断(或者说UNIX记录MTIME只能精确到秒)
  3. 某些服务器不能精确的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HTTP/1.1协议虽然提出了 ETag,但并没有规定ETag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说要怎么实现,唯一规定的是ETag的内容必须放在""内。

强校验和弱校验

ETag的格式为:ETag= [ weak ] opaque-tag,其中[ weak ]表示可选。ETag支持强校验和弱校验,它们的区别在于 ETag 标识符中是否存在一个初始的“W/”(即有无 [ weak ]),格式如下所示:

类型
ETag=“123456789”强校验
ETag=W/“123456789”弱校验(W大小写敏感)

强校验 ETag 匹配表明两个资源表示的内容是逐字节相同的,并且所有其它实体字段(例如 Content-Language)也未更改。强 ETag 允许缓存和重组部分响应,就像字节范围请求一样。

弱校验 ETag 匹配仅表明这两种表示在语义上是等效的,这意味着出于实际目的它们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使用缓存的副本。但是,资源表示不一定逐字节相同,因此弱 ETag 不适用于字节范围请求。弱 ETag 可能适用于 Web 服务器无法生成强 ETag 的情况,例如动态生成的内容

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看看强、弱校验的匹配对比:

ETag1ETag2强校验弱校验
W/“1”W/“1”不匹配匹配
W/“1”W/“2”不匹配不匹配
W/“1”“1”不匹配匹配
“1”“1”匹配匹配

ETag交互过程

ETag由服务器端生成,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再次访问时通过传If-None-Match字段,服务端判断请求中的If-None-Match来验证资源是否修改。下面是协商缓存(ETag)的请求流程:
image.png

  1. 客户端发起GET请求
  2. 服务端接收、处理请求,返回Header值,里面包含ETag字段(如:ETag:“182ed89aac91e00e81c9b0c78de417f6”)
  3. 此时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该请求头中就会携带上 If-None-Match字段,值是ETag返回的内容(如:If-None-Match: “182ed89aac91e00e81c9b0c78de417f6”)。服务器判断发送过来的If-None-Match字段的值与服务端计算出来的ETag值是否匹配,如果匹配,则返回304状态码,此时服务端不返回任何实体数据,即body为空;否则返回200,同时会返回最新的资源和ETag值;

例如当我们多次访问百度首页时,在控制面板中可以看到部分资源返回状态码是 304,其中Request Headers 和 Response Headers 出现了 ETag/If-None-Match 字段,这说明该资源走的是协商缓存策略。

以上就是协商缓存(ETag)的交互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ETag的生成原理。

ETag生成原理

虽然HTTP协议没有规定ETag的生成方法,但为了避免使用过期的缓存数据,用于生成 ETag 的方法应保证(尽可能)每个 ETag 是唯一的。生成的 ETag 常用方法包括使用资源内容的抗冲突 散列函数、最后修改时间戳的散列值或一个修订号

我们接下来介绍的是koa框架中ETag的生成原理,其它框架/服务器生成的方式可能不太一致,但我们只需要了解其实现思路即可。

// https://github.com/koajs/ETag/blob/master/index.js

// 核心代码:生成ETag的函数(下面会具体分析)

const calculate = require('ETag')

// koa中间件,对ctx进行了处理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ETag (options) {

  return async function ETag (ctx, next) {

    await next()

    const entity = await getResponseEntity(ctx) // 获取body内容

    setETag(ctx, entity, options) // 生成ETag【重点】

  }

}

async function getResponseEntity (ctx) {

  // dosomething,最终返回body:return body

}

function setETag (ctx, entity, options) {

  if (!entity) return

  ctx.response.ETag = calculate(entity, options) // 生成ETag

}
https://github.com/jshttp/ETag/blob/master/index.js

// 核心代码:生成ETag的函数(承接上面)

module.exports = ETag

var crypto = require('crypto')

var Stats = require('fs').Stats

var toString = Object.prototype.toString

/** 为非Stats类型创建ETag */

function entitytag (entity) {

  if (entity.length === 0) {

    // fast-path empty

    return '"0-2jmj7l5rSw0yVb/vlWAYkK/YBwk"'

  }

  // compute hash of entity

  var hash = crypto.createHash('sha1').update(entity, 'utf8')

      .digest('base64').substring(0, 27)

  // compute length of entity

  var len = typeof entity === 'string'

    ? Buffer.byteLength(entity, 'utf8')

    : entity.length

  // 重点:长度(16进制)+hash(entity)值

  return '"' + len.toString(16) + '-' + hash + '"'

}

/** 生成ETag */

function ETag (entity, options) {

  // support fs.Stats object

  var isStats = isstats(entity)

  var weak = options && typeof options.weak === 'boolean' ? options.weak : isStats   

  // generate entity tag

  var tag = isStats ? stattag(entity) : entitytag(entity)

  // 弱ETag 比 强ETag 多了个 W/

  return weak ? 'W/' + tag : tag

}

/** 确定对象是否是 Stats 类型 */

function isstats (obj) {

  // genuine fs.Stats

  if (typeof Stats === 'function' && obj instanceof Stats) {

    return true

  }

  // quack quack

  return obj && typeof obj === 'object' &&

    'ctime' in obj && toString.call(obj.ctime) === '[object Date]' &&

    'mtime' in obj && toString.call(obj.mtime) === '[object Date]' &&

    'ino' in obj && typeof obj.ino === 'number' &&

    'size' in obj && typeof obj.size === 'number'

}

/** 为 Stats 类型创建ETag */

function stattag (stat) {

  var mtime = stat.mtime.getTime().toString(16)

  var size = stat.size.toString(16)

  // 重点:文件大小的16进制+修改时间

  return '"' + size + '-' + mtime + '"'

}

以上就是ETag的生成原理,总结如下:

ETag生成结论

1. 对于静态文件(如css、js、图片等),ETag的生成策略是:文件大小的16进制+修改时间

2. 对于字符串或Buffer,ETag的生成策略是:字符串/Buffer长度的16进制+对应的hash值

ETag如何生效

上面代码介绍了如何生成ETag,如果想让生成的ETag生效,还需要用到另一个koa中间件:koa-conditional-get,该中间件核心源码如下:

// https://github.com/koajs/conditional-get/blob/master/index.js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conditional () {

  return async function (ctx, next) {

    await next()

    // 调用 ctx 上的fresh属性

    if (ctx.fresh) { 

      ctx.status = 304

      ctx.body = null

    }

  }

}

上面的代码中,我们看到koa-conditional-get中间件实际上调用了 ctx 上的fresh属性,如果该属性返回 true ,则将状态码重置为304,同时清空body。我们接着看 ctx.fresh 属性是怎么进行判断的,代码如下:

//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lib/request.js

// ctx中fresh属性如下

const fresh = require('fresh') // 真正判断的函数

get fresh () {

    const method = this.method

    const s = this.ctx.status



    // GET or HEAD for weak freshness validation only

    if (method !== 'GET' && method !== 'HEAD') return false



    // 2xx or 304 as per rfc2616 14.26

    if ((s >= 200 && s < 300) || s === 304) {

      return fresh(this.header, this.response.header) // 重点

    }



    return false

  }

ctx.fresh 属性的核心内容是引入了第三方库(fresh)来判断资源是否足够新鲜,fresh库的核心代码如下:

// https://github.com/jshttp/fresh/blob/master/index.js

// fresh 核心代码如下

module.exports = fresh

function fresh (reqHeaders, resHeaders) {

  // fields

  var modifiedSince = reqHeaders['if-modified-since']

  var noneMatch = reqHeaders['If-None-Match']

  // unconditional request

  if (!modifiedSince && !noneMatch) {

    return false

  }

  // Always return stale when Cache-Control: no-cache

  // to support end-to-end reload requests

  // https://tools.ietf.org/html/rfc2616#section-14.9.4

  var cacheControl = reqHeaders['cache-control']

  if (cacheControl && CACHE_CONTROL_NO_CACHE_REGEXP.test(cacheControl)) {

    return false

  }

  // If-None-Match

  if (noneMatch && noneMatch !== '*') {

    var ETag = resHeaders['ETag']

    if (!ETag) {

      return false

    }

    var ETagStale = true

    var matches = parseTokenList(noneMatch)

    for (var i = 0; i < matches.length; i++) {

      var match = matches[i]

      if (match === ETag || match === 'W/' + ETag || 'W/' + match === ETag) {

        ETagStale = false

        break

      }

    }

    if (ETagStale) {

      return false

    }

  }

  // if-modified-since

  if (modifiedSince) {

    var lastModified = resHeaders['last-modified']

    var modifiedStale = !lastModified || !(parseHttpDate(lastModified) <= parseHttpDate(modifiedSince))

    if (modifiedStale)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根据源码,将fresh函数的代码判断逻辑进行了整理,总结如下。

只要满足右边紫色部分的判断条件之一,fresh即为true。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条件的优先级是从上到下,即如果ETagLast-Modified字段同时存在,ETag的优先级更高

ETag实战

上一节中我们分析了如何让ETag策略生效,加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例子来更加直观的了解ETag: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etag = require('koa-etag');

const conditional = require('koa-conditional-get');

const app = new Koa();

 // 放在 use(etag) 上面

app.use(conditional());

 // 使用 etag

app.use(etag());



 // 请求响应

app.use(async function(ctx, next){

  await next();

  ctx.body = {

    name: 'tobi',

    species: 'ferret',

    age: 2

  };

});



app.listen(3000, () => console.log('port 3000'));

从上图中的访问结果来看,ETag策略已生效。我们这里只给出了最基础的用法,其它用法可根据业务进行调整。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ETag的基本定义,它是资源的特定版本的标识符,可以让缓存更高效,并节省带宽;接下来讲述了ETag的起源、验证类型以及服务端与客户端的交互流程;最后,我们通过koa-ETag库的源码具体分析了ETag的生成原理及实战应用,让我们对Etag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

ETag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Last-Modified验证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但ETag也并非完美,在传统意义上,ETag 只能在单个服务器提供内容的网站上使用,对于像 Apache(2.4版本以下) 或 IIS 等多服务器提供资源的网站,ETag则无法正常工作。此时需要单独对Etag进行配置,请参考 Apache ETag IIS ETag

不同服务器对ETag的生成策略不尽相同,如果你的请求中返回的ETag值与本文的格式不一致,这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想自定义ETag生成算法,可以直接在上述的源码中进行修改,其它服务器请参考 NginxApache

参考

https://github.com/koajs/etag

https://github.com/koajs/conditional-get/blob/master/index.js

https://github.com/koajs/koa/blob/master/lib/request.js

https://github.com/jshttp/fresh/blob/master/index.js

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html/rfc7232#section-2.3

https://www.cnblogs.com/yalong/p/15207547.html

https://juejin.cn/post/6844904133024022536#heading-19

  • 17
    点赞
  • 4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 回答1: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是一种瞬时放电现象,通常是由人体或设备上积累的静电电荷引起的。一般来说,ESD会导致电子设备损坏或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避免ESD。 在设计中,ESD保护应该开始于PCB的物理设计。一个好的物理设计将使ESD泄放的能量尽可能地均匀地分散到整个电路板上。这种物理设计包括有效的接地,涂覆和排列PCB层。同时,这也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电缆结构、机箱接地和隔离等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耐ESD能力。 此外,在设计电路时,还需要考虑到ESD保护措施。主要的保护措施包括使用可靠的ESD保护器件,如TVS器件、瞬变压抑器和热释电器件,以保护线路免受ESD的影响。此外,在设计输入、输出和供电接口时,还应该采用合适的线路过滤器和电容器,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ESD耐受性。 最后,测试是ESD保护设计的重要环节。ESD测试可以验证保护设计的有效性,并排除措施上的缺陷。通常,测试人员会使用标准ESD模拟器来模拟真实的ESD事件。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对设备进行预处理,如去静电和适当的人体模拟。此外,还应该制定合适的检验标准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总之,ESD保护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保护电子设备免受静电放电的损害。为了实现可靠的ESD保护,这需要考虑物理设计和电路设计,以及有效的测试工具。最后,只有将所有这些因素合理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ESD保护设计。 ### 回答2: 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静电放电)指的是在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或者靠近时,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的现象。这种放电可以对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ESD的原理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空气中的放电、直接接触和电感耦合。在实际应用中,ESD对硅芯片、存储器、晶体管等电子元件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这些元件的特性和结构容易受到ESD的影响。 为了防止ESD对电子元件和电路的损坏,需要在设计中采用一些专门的技术,比如在元器件和电路板上增加ESD保护电路、在设备外壳上增加处理工艺等。对于集成电路芯片而言,可以采用对基底和指的进行控制,以及在芯片电路设计过程中合理选择元器件和适当布局等。 总之,ESD保护是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来减缓和防止ESD对设备的影响,从而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 回答3: ESD全程为静电放电,是由于静电在两者之间产生的高电压放电引起的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由于设备的电路越来越小,因此更容易受到静电干扰,人们不得不在设计中考虑如何避免或降低这种静电干扰。本文将从ESD的原理出发,简要介绍如何在电路设计中考虑防止ESD干扰。 ESD的产生是由于静电的积累导致的高电压放电,因此防止ESD干扰的基本原则是减小静电的积累。在电路设计中,静电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干扰:一是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直接放电到电路中,导致电路损坏;二是间接放电干扰,即静电放电到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部位,导致电磁场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计中,需要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小这些干扰。 1.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在元器件的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抗ESD干扰的元器件,如采用ESD保护二极管等,能够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 2. 优化电路结构:在电路设计中,要优化电路结构,减少电路间的交叉干扰,避免电路产生高电位差,这样能够减少静电的积累和ESD的辐射。 3. 采用ESD保护电路:在设计电路时,引入一些ESD保护电路,能够有效地减小ESD对电路的影响。例如采用Zener二极管、TVS二极管等保护电路。 在总体设计中,需要综合以上措施,采用一些适合的方案来消除ESD对电路的干扰。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也需要对电路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在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中,ESD防护的问题只会越来越重要,只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