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汽车电子供应链中,Tier 1 供应商(如德赛西威、Mobileye等)与整车厂商(OEM)之间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白盒模式、灰盒模式和黑盒模式。每种模式都有不同的职责分配和合作方式,下面详细解释这些模式的特点和典型案例。
白盒模式
在白盒模式下,Tier 1 供应商承担了硬件生产、中间层的设计及芯片方案的整合工作,而整车厂商则负责应用层的软件开发。这个模式中,Tier 1 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通常比较透明,整车厂商可以清楚地知道各个组件的工作原理和接口。
典型案例包括:
- 德赛西威 + 英伟达 + 小鹏/理想/智己:在这个合作模式中,德赛西威负责硬件和芯片的整合,英伟达提供计算平台,而小鹏、理想或智己等车企则负责应用层的软件开发和调试。
- 极氪 + Mobileye + 知行科技:极氪在硬件和中间层方案上依赖于Mobileye的技术,而知行科技则可能负责提供专门的应用层软件解决方案。
灰盒模式
灰盒模式是一个较为灵活的合作模式,车企提出特定的定制化需求,Tier 1 供应商则提供研发服务,最终产品以车企自主研发的形式呈现。在这种模式下,OEM 可能会自研域控制器系统架构以及自动驾驶应用层算法软件,但最终的产品标识和设计通常由OEM指定。这种模式允许OEM在保证产品符合自己需求的同时,也能从Tier 1 的专业技术中受益。
特点:
- Tier 1 供应商提供研发服务,确保满足车企的定制化需求。
- OEM 保持对产品的主导权,包括系统架构和软件开发。
- 最终产品标识和外观由车企决定。
黑盒模式
在黑盒模式下,Tier 1 供应商与芯片供应商合作,将硬件和芯片方案进行整合,研发出完整的中央域控制器系统并直接向整车厂销售。这种模式中,整车厂商购买的是已经封装好的完整解决方案,不涉及内部细节。
特点:
- Tier 1 负责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整合,提供一个“黑盒”解决方案。
- 整车厂商直接采购完成的中央域控制器,减少了开发和集成的复杂性。
总结
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适用场景:
- 白盒模式提供透明的技术细节,适合对技术细节有较高要求的车企。
- 灰盒模式允许车企更大的定制空间,适合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场景。
- 黑盒模式则简化了采购和集成流程,适合需要快速部署的车企。
通过这些模式,Tier 1 供应商和整车厂商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合作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合作方式,共同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