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战略思考11】判断天下大势,寻找织田信长

【AI论文解读】【AI知识点】【AI小项目】【AI战略思考】


明确战略目标

既然我立志未来(很多年以后)要成为AI界的丰臣秀吉(见上一篇博客),也就是未来要成就一番大事业,那么有两件事至关重要,必须要好好考虑清楚:

  1. 做什么事
  2. 跟什么人一起做事

接下来围绕这两个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我将展开详细的讨论和深入思考。

做什么事

做什么事也就是要确定自己事业的方向。男怕入错行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会从各个方面来细化这个问题。并最终引出为什么要优先判断天下大势以及其真正含义

1.是应用方向而不是技术方向

不过这个方向对我来说并不是某个技术方向,比如自然语言处理等,而应该是应用方向,因为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细分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这是科班出身的博士生的目标,在博士遍地都是的AI界,作为非科班出身半路转行的硕士生,我根本拼不过他们,我一定要扬长避短才行。

2.明确自己的优势和短处,扬长避短

  • 优势:理工科、金融和IT复合背景,学习新知识较快,不怕挑战,喜欢反思,喜欢战略思考。
  • 短处:什么都会一点,但是都不精通,持久力不够,没有在任何一个方向深入钻研下去成为专家。比如数学(考研149,接近满分)、编程(腾讯短暂呆过)、财务(cpa险过会计)、金融(复旦金融考研总分第二)。虽然看起来都还可以,但是单独来比拼,却和专业人士差距很大,因为
    • 数学比不过数学专业的
    • 编程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的
    • 财务比不过四大的
    • 金融比不过在金融行业的同学
    • AI算法和论文比不过AI科班出身的博士

所以,我需要尽量避免从事那些需要跟别人在某一个细分专业领域比拼专业度的工作,这不是我的优势,也不是我的志向。我的终极理想是成为一名高科技行业的企业家,或者合伙人。而这需要全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恰恰可以发挥我的优势,当然风投工作也算,因为也和我的优势比较契合。但是这两种工作的门槛都很高,所以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找到一个也能发挥我的优势的要求更低的过渡和起步的工作岗位,虽然我还没找到具体的岗位,但是我觉得AI行业很可能会存在适合我的岗位和机会。虽然我对AI行业还不太了解,还在初步探索阶段,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未来要把AI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落地),是很需要我这种复合背景的人才的,但是我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具体的机会在那里,找到自己真正能发力的点,下面我还会再深入分析下去。

3.让自己变得稀缺,并找到能发挥稀缺性的最大价值的地方

稀缺性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我觉得自己是具有一定的稀缺性的,但是我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把自己的稀缺性的价值真正发挥出来,我既不是一条很会游泳的鱼,也不是很会跑步的猎豹,也不是很会飞的鸟,而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既会游泳、也会跑步、还会飞。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种动物没啥价值,但是如果用心思考努力去尝试,我觉得自己应该也能找到它的用武之地的。

4.具体是什么应用方向

这就需要先判断天下大势了,也就是AI行业现在所处的真正发展阶段,和各个应用方向真正的机会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机会,也就是做什么事的具体含义了。只有看明白了这些,才能更好的决定自己未来要选择的应用方向。而且这个大势的判断也有助于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司(寻找织田信长),这个我下面会详细解释。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方向对了努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未来我会花很多时间来研究这个天下大势和选择自己的应用方向,而不是在某一个细小的技术领域钻研技术(比如RAG),成为技术专家,因为这不是我的优势所在,结果会以卵击石。因此我后面不打算精读AI论文了,即使读也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读真正对我很有价值的很少的几篇就够了。

5.不再精读论文

最近精读了6篇论文,对RAG进行了一些探索,不过探索也到此为止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精读论文只是我的AI探索手段之一而不是目的,经过这几天的思考和评估后,我认为继续读下去不符合我的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
  2. 精读论文也不符合我扬长补短的战略方针。
  3. 马斯克说大部分论文都是垃圾,包括博士论文,我认同这个观点,所以除非我很清楚这篇论文对我的实际价值,否则不会再花太多时间去精读论文。

6.以应用落地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接下来我要从更宏观和应用的层面重点研究清楚几个问题:

  1. AI行业真实的应用落地情况如何,分为几个维度:中国和美国,大公司和小公司,互联网和其他领域行业(金融、医疗、法律等)
  2. 有哪些真正的痛点
  3. 这些痛点的原因是什么,这里面蕴含着哪些可能属于我的机会
  4. 为什么最近商汤科技等AI行业的公司大裁员

我需要形成自己的完整的思考链条和具体的实用的解决方案,然后这才是我后面找工作的利器。然后为了形成这些解决方案,我不会把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局限在一个小的技术领域(比如nlp或者更小的RAG),而会根据实际的应用和项目需要,学习和尝试所有需要用到的相关技术,方法也没有限制,包括论文泛读、知识点学习、项目实战和业内人士交流等等,一切都是为了突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势,解决真正的应用的关键痛点和项目落地,产生真正的经济价值。

总的来说,就是从应用和商业层面出发,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和溯源,找到问题的本源,然后提出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绝不能纸上谈兵。


跟什么人做事

寻找织田信长就是找到合适的一起做事的人、团队和公司,我先从公司层面来研究,后面再根据需要细化到团队和个人,所以下面问题是接下来我要思考和研究的重点:

现在是AI行业的什么发展阶段

类似现在是处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早期还是末期,这对于一个普通的武士来说(类似现在的我),寻找合适的大名(公司和团队)投靠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早期的话,那么织田信长可能还是一个小的创业公司,那些现在的大公司,比如商汤科技、甚至BAT、头条等,可能也只是今川义元、武田信玄等人。而如果现在已经是晚期了,那么现在的大公司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只需要从这几个中选出真正的织田信长就行了,或者说,其实最后是几分天下,无法一家独大,只要进入这些大公司就行了。而且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研究的重点也不同,如果是早期的话,那么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突破可能会更重要,而如果是晚期的话,可能更多的机会在商业和应用层面。为了做这个判断可能需要搞明白但不限于以下几个问题:

  1. 大模型的 scaling laws 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 大模型的能力几年内能否继续涌现(质变的飞跃)
  3. 如果飞跃,突破的方向、程度和速度都需要有个判断,因为这关系到应用层面的方向和突破。

各个AI公司和团队的产品和特点

重点分析他们的出路和前景,以及和我自己适配性,因为只有发现了一定的适配性,我的简历才能更好的说服HR,我的准备才会更有针对性,才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一些策略和说明

长远战略和短期战略

虽然我的终极长远战略是:判断天下大势,寻找织田信长,加入其麾下。但是眼前我还是一个没有身份没有成绩的浪人(没有大名归属的武士就是浪人,就像现在无业的我一样😂),所以在思考长期战略的同时,也要思考和尽快实现短期战略,那就是找到一个愿意相信和收留我的大名,先入行成为一名真正的武士才是关键

每次花十分之一的时间来进行战略思考和评估

以后对于可能要花费超过一个小时的事情,我都要用10%的时间来进行战略思考,考虑清楚几个问题:

  1. 这件事是不是必须要做的
  2. 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3. 如何更快更好的做这件事

做每一件可能费时的事之前,都要先估算可能花费的时间,并想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和收获,然后再去做,并且如果耗时超过一天的工作,需要每天进行一次阶段性的评估和思考:

  1. 是否按照我预想的方向在发展
  2. 是否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
  3. 时间上是否足够高效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花了很多时间比如几天甚至几周埋头做一件事,最后才发现其实对自己的帮助和价值不大。类似于大模型微调,一开始不需要用很大的数据集去微调(时间和算力成本太大,万一方向错了,就损失太大了),先用少量的数据去尝试,一边微调,一边评估,发现效果不错,方向对了,再加大数据量,甚至可能还需要切换不同的技术,比如RAG等等,总之要多尝试多评估小投入且及时调整。

当然有人可能觉得,你这样总结和反思,会不会导致波动太大,比如容易放弃,而不容易坚持到底,这个确实有这个可能,所以要权衡,不过我不会为了坚持到底而坚持到底,我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评估及时调整之前的计划和战略,类似于读书一样,没必要根据之前的判断,就把一本书一定要读完,如果读到一半或者四分之一,就感觉读不下去了,感觉没啥价值了,可以果断放弃去读另一本书,甚至一开始都不需要一定从头开始读,可以先看前言和目录,然后选择自己需要的和感兴趣的读。

总之我需要明白,无论是读书、学AI知识、看论文、做项目、写代码等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长期和短期战略目标服务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能在一些不重要的小地方死磕,比如当年朱棣放弃死磕山东(因为守将防守兼顾)而直取南京,因为他明白自己的战略目标不是打下山东那些城池,而是尽快拿下朱允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OK,先写到这里,这是我的头脑风暴,所以比较粗糙,基本想到什么写什么,后面再根据实践和更多的思考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