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开关电源除了变压器和RCD电路(漏感),其实和升降压电路是一样的,所以首先应该通过输入输出(最大输入电压),算出Vor和匝数比,然后通过换算,按照一般设计升降压电路的方式来设计
★设计指标
输出电压:
这个看设计需求
输出功率
看后级电路需求
输入电压范围
输入电压为交流,工频(50Hz),需要计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特别是最小输入电压Vin_min,因为对于反激开关电源,输入电压最小时,流过原边的峰值电流最大,也就是最坏的“情况”
工作频率
工作频率一般根据控制IC来确定,一般是几十到几百kHz
效率
效率设定也和输出电压有关,一般输出电压低设定为70%75%,输出电压高设定为75%-80%
电感电流纹波率r和L×I法则
电流纹波率 r ,它表示的是电感的交流分量与直流分量的比例关系。
电流的纹波率 r 仅仅适用于CCM模式下,也就是在连续导通模式,且存在有效值范围0-2。
(注:电感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断续模式(DCM)、临界连续模式(BCM)、连续模式(CCM))
电流纹波率的最佳值
不论是何种拓扑,也不论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及其应用条件如何,r 取 0.3~0.5 之间的值是比较合适的。这个区间是基于变换器的应力以及电感尺寸来考虑的。首先电感的尺寸是与其能量处理能力成正比的,也就说能力处理能力越强的电感它的尺寸一般来讲的话都会比较大。
一般来说,对所有拓扑、所有应用和所有开关倾率,取电流纹波率为大约 0.4 均是合理的选择。
电流纹波率与电感量的关系
对以上的公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公式①为电感纹波率公式,表示电感中IAC与IDC的关系。
公式②为电感中电流增加量与交流分量IAC的关系。
公式③为电感的感生电压与电感量电流增量以及时间的关系式,是用来描述电感稳态的重要方程。
公式④为公式③演变的公式,用来描述开关拓扑稳态情况下,在开关导通阶段与开关关断阶段的伏秒积相等。
公式⑤为开关导通时间与占空比D 以及周期T 的关系式。
公式⑥为开关关断时间与占空比D 以及周期T 的关系式。
公式⑦为开关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式。
公式⑧为公式⑤与公式⑦联立得出的开关导通时间与占空比与开关频率的关系式。
公式⑨为公式⑥与公式⑦联立得出的开关关断时间与占空比与开关频率的关系式。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电流纹波率r与电感值L之间的公式:
所以电感的纹波率r 不仅跟电感有关系,跟输入电压占空比负载电流开关频率全部都有关系。
★稳态和伏秒定律
假设开关电源稳定工作,则电感必然处于稳态,有:
∆Ion = ∆Ioff = ∆I
且电感电流变化斜率一定,即dI/dt就等于∆I/∆t,电感方程可写成:
V=L*∆I/∆t
则可得:
Von × Ton = Voff × Toff
这就是伏秒定律,注意这里的Toff是指电感工作在Voff的时间,并不等于开关管关断的时间,比如DCM模式下,Voff是小于关断时间
开关电源可以理解成电感的动态平衡
★原边反射电压Vor
先选择MOS管,然后根据MOS管耐压和最大输入电压,确定Vor,确定了Vor就确定了匝数比(因为输出电压确定了)。
★匝数比
温度传感器WT1034P/B1950-WMT11649_RE环*
★考虑到效率的最大占空比(实际)
★伏秒积
★原边线圈电感值(自己设定r)
★原边电流(峰值电流和平均电流)和副边电流
★磁芯
根据功率选择磁芯,然后确定截面积Ae,可采用计算法(AP法)或者查表法,实际挑选的AP值要大一些
下图看见深度系数k和变压器体积大关系,(k与纹波率成反比)
★匝数
根据峰值电流和磁通的对应关系以及磁芯饱和,确定匝数的最小值,设定合理的匝数
★实际磁通密度
计算会不会磁芯饱和
★气隙
根据磁芯和电感,结合磁通磁阻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