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笔记(六):函数(二)!OVER!

引言

Python代码运行的时候遇到函数是怎么做的,从Python解释器开始执行之后,就在内存中开辟里一个空间,每当遇到一个变量的时候,就把变量名和值之间对应的关系记录下来,但是当遇到函数定义的时候,解释器只是象征性的将函数名读如内存,表示知道这个函数存在了,至于函数内部的变量和逻辑,解释器根本不关心。

等执行到函数调用的时候,Python解释器会再开辟一块内存来储存这个函数里面的内容,这个时候,才关注函数里面有哪些变量,而函数中的变量回储存在新开辟出来的内存中,函数中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并且会随着函数执行完毕,这块内存中的所有内容也会被清空。

我们给这个‘存放名字与值的关系’的空间起了一个名字-------命名空间。
代码在运行伊始,创建的存储“变量名与值的关系”的空间叫做全局命名空间;
在函数的运行中开辟的临时的空间叫做局部命名空间。

命名空间和作用域

在python之禅中提到过:命名空间是一种绝妙的理念,让我们尽情的使用发挥吧!

命名空间一共分为三种:

全局命名空间
  局部命名空间
  内置命名空间

内置命名空间中存放了python解释器为我们提供的名字:input,print,str,list,tuple…它们都是我们熟悉的,拿过来就可以用的方法。
三种命名空间之间的加载与取值顺序:
加载顺序:内置命名空间(程序运行前加载)->全局命名空间(程序运行中:从上到下加载)->局部命名空间(程序运行中:调用时才加载)
取值顺序:
  在局部调用:局部命名空间->全局命名空间->内置命名空间
  在全局调用:全局命名空间->内置命名空间
综上所述,在找寻变量时,从小范围,一层一层到大范围去找寻。

作用域

作用域就是作用范围,按照生效范围可以分为全局作用域和局部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包含内置名称空间、全局名称空间,在整个文件的任意位置都能被引用、全局有效
局部作用域:局部名称空间,只能在局部范围内生效

globals和locals方法

def func():
    a = 12
    b = 20
    print(locals())
    print(globals())
func()
输出
{'a': 12, 'b': 20}
{'__name__': '__main__', '__doc__': None, '__package__': None, '__loader__': <_frozen_importlib_external.SourceFileLoader object at 0x0000023590866400>, '__spec__': None, '__annotations__': {}, '__builtins__': <module 'builtins' (built-in)>, '__file__': 'E:/pythonProject1/main.py', '__cached__': None, 'func': <function func at 0x000002359081C268>}

global关键字,nonlocal关键字

global
  1、声明一个全局变量。
  2、在局部作用域想要对全局作用域的全局变量进行修改时,需要用到 global(限于字符串,数字)。

def func():
    global a
    a = 3
func()
print(a)

count = 1
def search():
    global count
    count = 2
search()
print(count)
输出
3
2

注意:对可变数据类型(list,dict,set)可以直接引用不用通过global。

li = [1,2,3]
dic = {'a':'b'}
 
def change():
    li.append('a')
    dic['q'] = 'g'
    print(dic)
    print(li)
change()
print(li)
print(dic)

nonlocal:

1,不能修改全局变量。
  2,在局部作用域中,对父级作用域(或者更外层作用域非全局作用域)的变量进行引用和修改,并且引用的哪层,从那层及以下此变量全部发生改变。

def add_b():
    b = 42
    def do_global():
        b = 10
        print(b)
        def dd_nonlocal():
            nonlocal b
            b = b + 20
            print(b)
        dd_nonlocal()
        print(b)
    do_global()
    print(b)
add_b()
输出:
10
30
30
42

函数的嵌套和作用域链

函数名本质

函数名本质上就是函数的内存地址。

1.可以被引用

def func():
    print('in func')
f = func
print(f)
<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E889788D08>

2.可以被当作容器类型的元素

def f1():
    print('f1')
def f2():
    print('f2')
def f3():
    print('f3')
l = [f1,f2,f3]
d = {'f1':f1,'f2':f2,'f3':f3}
#调用
l[0]()
d['f2']()
输出:
f1
f2

3.可以当作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

def f1():
    print('f1')
def func1(argv):
    argv()
    return argv
f = func1(f1)
f()
输出:
f1
f1

第一类对象(first-class object)指
1.可在运行期创建
2.可用作函数参数或返回值
3.可存入变量的实体。
不明白?那就记住一句话,就当普通变量用

闭包函数

内部函数包含对外部作用域而非全局作用域变量的引用,该内部函数称为闭包函数
函数内部定义的函数称为内部函数
由于有了作用域的关系,我们就不能拿到函数内部的变量和函数了。如果我们就是想拿怎么办呢?返回呀!
我们都知道函数内的变量我们要想在函数外部用,可以直接返回这个变量,那么如果我们想在函数外部调用函数内部的函数呢?
是不是直接就把这个函数的名字返回就好了?
这才是闭包函数最常用的用法

例子

def func():
    name = 'eva'
    def inner():
        print(name)
    return inner
f = func()
f()
输出
eva

判断闭包函数的方法__closure__

#输出的__closure__有cell元素 :是闭包函数

def func():
    name = 'eva'
    def inner():
        print(name)
    print(inner.__closure__)
    return inner
 
f = func()
f()
#输出的__closure__为None :不是闭包函数
name = 'egon'
def func2():
    def inner():
        print(name)
    print(inner.__closure__)
    return inner
f2 = func2()
f2()
输出:
(<cell at 0x00000288A894CA38: str object at 0x00000288A8922378>,)
eva
None
egon
def wrapper():
    money = 1000
    def func():
        name = 'eva'
        def inner():
            print(name, money)
        return inner
    return func
f = wrapper()
i = f()
i()
输出:
eva 1000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