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矩和次级驱动力矩对齿轮系的影响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Adams/Machinery软件进行标准装配的二级斜齿轮系建模过程。通过设定齿轮参数,如齿数、模数、压力角和螺旋角,实现齿轮的精确装配。并对齿轮系进行运动仿真,分析了齿轮转速变化趋势及啮合力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由于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的标准渐开线斜齿轮,在装配啮合时,即使中心距正确也总会存在干涉,因此本次选择在Adams/Machinery中建立标准装配的二级斜齿轮系。如下图所示:
https://teacher.njust.edu.cn/jxgc/xjh/list.htm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齿轮参数如下图所示:

参数I级驱动小齿轮中间大齿轮次级驱动小齿轮
齿数5025050
模数444
压力角202020
螺旋桨151515

有一个问题,虽然我在单位中已经设置了角度单位为转数,也就是r。实际上,我在输入驱动转速为300的时候,单位还是rad/s (即300 rad/s)。不知为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I级驱动轮:施加300RPM的转速:STEP(TIME,0,0,0.2,300);
      中间大齿轮:负载0;
      次级驱动小齿轮:驱动力矩0.
      即:除了I级驱动轮外,其他齿轮均为从动轮,观察转速、啮合力等的变化趋势。

      (1)首先,是三个齿轮的转速曲线,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主驱动轮转速从0-0.2秒的平滑过渡之后,稳定在300/(2*Pi) rpm.而次级驱动齿轮(本case中完全从动,不输入能量)转速在48rpm之间上下波动。II级大齿轮转速为小齿轮转速的1/5,并上下波动。
      转速这一块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比较难理解的是下面的啮合力部分。

    (2)啮合力

    第一个啮合对的啮合力曲线图及其FFT。可以看到啮合力没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