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充电原理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只要给予电池以反方向施加电压,且施加的电压大于电池当前电压,即可给予电池充电。所以说,单单说充电,那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但当前的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是以锂离子材料为核心的结构,对温度极其敏感,高温会引起燃烧或者爆炸,而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一个电化学反应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伴随着较大的热量产生,如果不能够及时严格地控制其热量的产生和散发,后果极其严重。
对此,每一部电动汽车内部都有一个强大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负责对电池的监控,包括温度、电压、充电电流、放电电流等,遇到超限时,及时切断电池的工作,避免扩大故障或者灾难。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桩的计算机会和电动汽车上的BMS之间时刻通过一对导线对话(CAN总线)。整个充电过程中,充电桩是被动设备,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是由车的BMS决定,充电桩只是按照BMS发来的指令给其提供相适应的电压和电流。那么充电桩技术主要有哪些技术难点,下面我们做一个分析。
首先,电池是严格的直流设备,而我们市电却是交流供电,这就需要把交流市电转变为直流,而且还要考虑到功率因数,使得该过程极其复杂。充电桩40-60%的成本就用在交直流转换环节。
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强大的电力供应,当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普遍充电电流达到60kw的充电功率,相当于60户居民的平均用电功率总和。
可想而知,每一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充电电流基本维持在150A上下。这么大的电流,导致相关的线路发热严重,尤其是线路连接部分,接触电阻导致的发热必须充分考虑和建立应对策略。如枪头接触点发热的监控。
其次,充电过程的安全,是充电桩最核心的工作。
上述我们讲过,充电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对电流、电压、发热的实时管理。这才是充电桩的核心技术难点和重点。
通常,充电桩内部通过机械和电子的方式,达到四到五级的保护措施,可见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小汽车充电要求的电压范围大约在350V到450V,大货车和大巴车可以达到750V或者更高,这么大的电压对人来说,一旦触电那是极其致命的。
有一个技术知识点必须告知大家,充电枪里面的直流高压和充电桩控制系统是独立的电源系统(注意,控制系统和大地相关),其和大地没有关联,也就是说,即使用手摸到了充电枪其中的任何一条高压直流线路也不会导致触电的发生(但强烈建议你还是不要去触摸)。只有枪头、枪线等部件和大地之间达不到绝缘条件时,才会发生触电危险。
为此,在每一次充电之前,充电桩的计算机必须检查一次设备的绝缘性能,虽然比较繁琐,但是非常必要,因为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
从技术层面来讲,测试一台千伏级别设备的绝缘状况,是极其复杂的技术过程,通常会应用到电桥计算的方法。
本资料库每天更新各种技术文章!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juPsoteMjvWu2yqRZgWrQ?pwd=5tyu
提取码:5t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