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ARPANET设计思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什么是ARPANET

ARPANET是什么?大概大家听到这个词都会感到陌生。但是Internet你一定不陌生。
ARPANET与Internet一样,是计算机网络形成过程中标志性网络,除此之外还有一个NSFNET。ARPANET主要是用于传输军事命令与控制信息的网络。(最先进的技术一定是在国防,奥里给!)

ARPANET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 ARPANET特点

由于在军事应用的需求,ARPANET既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也要保证通讯的时效性、准确性,确保通讯质量。因此ARPANET具有如下两中特点。

2.1 分布式网络拓扑构型

网络拓扑结构要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当一个结点被破环时,其他结点不能受到影响。而使用星形网络,则网络的连通受几个中心结点的制约。

2.2 分组交换(包交换)

还有一个重要的说明是数据的传输方式,当时数据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要有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为什么不能用于ARPNET的实现中呢?
    线路交换用于传输语音信号,速度慢,误码率也比较高
  2.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把所有数据当作一个逻辑单元发送。
  3. (报文)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限制一次传输数据的最大长度。

在ARPANET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是分组交换(包交换),那就一起看一下分组交换的神奇之处吧!

分组交换技术有以下3个重要的概念:
1. 分组:数据预分为多个固定格式分组
2. 存储转发:中间节点先存储再转发(发一半了发现分组错了岂不是很尴尬,因此等待所有分组到达再进行转发)
3. 路由选择:转发节点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

在明确分组方法之前,需要首先知道报文的数据格式:

报文号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报文数据
校验

所谓的报文分组,就是将报文的数据分割到多个报文中,报文分组的格式如下:

报文号
报文分组号
目的地址
源地址
报文数据
校验

在分割报文的同时,在报文中加入报文分组号。为了完成后期的组装。

数据进行分组交换有两种实现方式:

  1. 数据报方式:不需要预先建立线路连接,灵活高效、迅速可靠
  2. 虚电路方式:在通信双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虚电路

虚电路是什么????
虚电路由如下3部分组成:
3. 源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
4. 虚电路号
5. 沿着该路径的每台路由器的转发表项

2.3 ARPANET设计思想

在有了上述知识储备后,可以进一步了解ARPANET的设计思想啦
ARPNET提出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

  • 通信子网: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机与通信线路(IMP)
  • 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的主计算机与终端(Edge)

ARPANET的研究人员初期将网络协议分为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络协议(IP)。

  • TCP:实现两主机间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功能
  • IP:实现分组通过通信子网的路由选择功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