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link】基于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Matlab Function)

之前写过三相并网逆变器FCS-MPC的博客
👉【Simulink】基于FCS-MPC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Matlab Function)

1.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为什么采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

传统 FCS-MPC的问题:
对于两电平三相逆变器而言,每个控制周期内均需要进行 2 3 = 8 2^3=8 23=8(有两个开关状态对应矢量相同)次矢量寻优才可得到最优矢量,因此计算量大,使得逆变器的实际输出电压电流时刻与理想时刻存在较大延时。

传统 FCS-MPC是将各基本电压矢量代入预测模型,计算相应预测电流矢量后,利用代价函数进行寻优计算,最小的代价函数值所对应的基本电压矢量则为最优矢量。该算法在每个控制周期内需要进行多次预测和寻优计算,因而计算量较大,而预测控制本身希望缩短控制周期从而进一步提升系统控制性能。

快速模型预测控制(Fas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MPC)的原理:
采用无差拍控制思想,在单个控制周期内只需一次计算即可得到目标电压矢量,再通过相角与幅值即可判断其空间位置,进而可以从8个基本电压矢量中选择出最优的电压矢量。

最优电压矢量计算

FCS-MPC的电流预测公式(详细推导见👉【Simulink】基于FCS-MPC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Matlab Function)):
i α β ( k + 1 ) = T s L [ u α β ( k ) − e α β ( k ) ] + ( 1 − R T s L ) i α β ( k ) i_{\alpha\beta}(k+1)=\frac{T_s}{L}[u_{\alpha\beta}(k)-e_{\alpha\beta}(k)]+(1-\frac{RT_s}{L})i_{\alpha\beta}(k) iαβ(k+1)=LTs[uαβ(k)eαβ(k)]+(1LRTs)iαβ(k)

下一时刻的电压矢量:
u α β ( k + 1 ) = L T s [ i α β ( k + 1 ) − i α β ( k ) ] + R i α β ( k ) + e α β ( k ) u_{\alpha\beta}(k+1)=\frac{L}{T_s}[i_{\alpha\beta}(k+1)-i_{\alpha\beta}(k)]+Ri_{\alpha\beta}(k)+e_{\alpha\beta}(k) uαβ(k+1)=TsL[iαβ(k+1)iαβ(k)]+Riαβ(k)+eαβ(k)

无差拍原理:预测电流值与参考电流值相同,即
i α β ( k + 1 ) = i α β ∗ ( k + 1 ) i_{\alpha\beta}(k+1)=i_{\alpha\beta}^*(k+1) iαβ(k+1)=iαβ(k+1)

将上式代入得到最优电压矢量计算公式:
u α β ∗ ( k + 1 ) = L T s [ i α β ∗ ( k + 1 ) − i α β ( k ) ] + R i α β ( k ) + e α β ( k ) u_{\alpha\beta}^*(k+1)=\frac{L}{T_s}[i_{\alpha\beta}^*(k+1)-i_{\alpha\beta}(k)]+Ri_{\alpha\beta}(k)+e_{\alpha\beta}(k) uαβ(k+1)=TsL[iαβ(k+1)iαβ(k)]+Riαβ(k)+eαβ(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篇论文里面的电流前面符号好像写反了…

最优电压矢量位置

最优电压矢量幅值:
∣ u ∣ = ( u α ∗ ( k + 1 ) 2 + u β ∗ ( k + 1 ) 2 ) |u|= \sqrt{(u_{\alpha}^*(k+1)^2+ u_{\beta}^*(k+1)^2)} u=(uα(k+1)2+uβ(k+1)2)
最优电压矢量相角:
θ = tan ⁡ − 1 ( u α ∗ ( k + 1 ) u β ∗ ( k + 1 ) ) \theta= \tan^{-1}(\frac{u_{\alpha}^*(k+1)}{u_{\beta}^*(k+1)}) θ=tan1(uβ(k+1)uα(k+1))

将8个电压矢量构成的扇区重新划分为V0~V7
V0(0,0,0),V1(1,0,0),V2(1,1,0),V3(0,1,0),V4(0,1,1),V5(0,0,1),V6(1,0,1),V7(1,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样,只需要根据空间位置(相角)判断电压矢量在哪个扇区,就能快速求出最优开关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里零矢量的判断我还没怎么看懂

⭐️步骤:
(1)结合无差拍原理计算下一时刻的最优电压矢量;
(2)判断最优电压矢量的空间位置;
(3)将最优开关状态应用并控制三相并网逆变器。

2. 仿真原理图

版本:R2022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Matlab Function

function y = fcn(ea, eb, ia, ib, iar, ibr, R, L, Ts)

y = 1;

% % 基于无差拍思想计算最优电压矢量
uar = L/Ts*(iar-ia)+R*ia+ea;
ubr = L/Ts*(ibr-ib)+R*ib+eb;

% 最优电压矢量的幅值和相角
u_abs = sqrt(uar^2+ ubr^2);
u_theta = angle(uar+1j*ubr)*180/pi;

% 零矢量电流预测误差
i0 = iar+1j*ibr-(ia+1j*ib); 
v0 = L/Ts*i0; 
v0_abs = abs(v0);  

if v0_abs>u_abs
    y = 1;
else 
    if u_theta>-30&&u_theta<=30 %100
        y = 2;
    elseif u_theta>30&&u_theta<=90 %110
        y = 3;
    elseif u_theta>90&&u_theta<=150 %010
        y = 4;
    elseif u_theta>150&&u_theta<=180 %011
        y = 5;
    elseif u_theta>-180&&u_theta<=-150 %011
        y = 5;
    elseif u_theta>-150&&u_theta<=-90 %001
        y = 6;
    elseif u_theta>-90&&u_theta<=-30 %101
        y = 7;
    end
end

4. 仿真结果

参考电流幅值为10A
电网电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考

[1] 陈琢,王琛琛,成前.基于单一矢量的两电平逆变器快速模型预测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S2):654-664+687.
[2] 赵昱诚. 并网逆变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2.
[3] 张大维,尹渭,贾慧等.改进的不对称三电平快速模型预测控制算法[J/OL].电测与仪表,1-8[2024-02-17].

  • 21
    点赞
  • 3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不雨_亦潇潇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