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pts的全称是什么呢?这两行代码是要干什么呢?这里的参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具体分析reshape的目的是什么?-1、1、2分别是什么意思呢?reshape的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呢?

问题描述:

pts=np.array([[10,5],[20,30],[70,20],[50,10]], np.int32)
pts=pts.reshape((-1,1,2))

请问pts的全称是什么呢?这两行代码是要干什么呢?这里的参数是什么意思呢?请具体分析reshape的目的是什么?-1、1、2分别是什么意思呢?reshape的前后的变化是什么呢?

问题解答:

pts 的全称通常是 "points"(点的意思),用于表示多边形的顶点坐标。

这两行代码的作用是创建一个包含多边形顶点的 NumPy 数组,并将其调整为适合 OpenCV 函数使用的形状。具体分析如下:

  1. pts=np.array([[10,5],[20,30],[70,20],[50,10]], np.int32)

    • np.array(...):创建一个 NumPy 数组。
    • [[10, 5], [20, 30], [70, 20], [50, 10]]:包含四个顶点的列表,每个顶点是一个二元组,表示 x 和 y 坐标。
    • np.int32:指定数组中元素的数据类型为 32 位整数。
  2. pts=pts.reshape((-1, 1, 2))

    • reshape((-1, 1, 2)):将 pts 数组的形状调整为 (-1, 1, 2)。这里的每个参数含义如下:
      • -1:表示该维度的大小由 NumPy 自动计算,以保持总元素数量不变。具体来说,原数组的元素数量是 8(4 个顶点,每个顶点有 2 个坐标),因此这个维度会变为 4。
      • 1:表示每个顶点将成为一个单独的子数组,包含一个元素的数组。这个维度的大小显式设为 1,适合 OpenCV 的要求。
      • 2:表示每个顶点的坐标有两个维度(x 和 y 坐标)。

reshape 前后的变化

  • reshape 之前

    • 原始数组形状:(4, 2),即有 4 行 2 列(每行是一个点的 x 和 y 坐标)。
    • 内容:[[10, 5], [20, 30], [70, 20], [50, 10]]
  • reshape 之后

    • 新数组形状:(4, 1, 2),即有 4 个点,每个点是一个包含两个坐标的子数组。
    • 内容:[[[10, 5]], [[20, 30]], [[70, 20]], [[50, 10]]]

这种形状调整使得 pts 可以被 OpenCV 函数(如 cv2.polylines()cv2.fillPoly())正确识别和使用,从而绘制多边形。

########################################################

原始数组形状:(4, 2),即有 4 行 2 列(每行是一个点的 x 和 y 坐标)。请问每行、每列分别是什么呢?

在原始数组形状为 (4, 2) 的情况下:

  • 每行 代表一个点的坐标,具体来说:

    • 第一行是第一个点的坐标。
    • 第二行是第二个点的坐标。
    • 第三行是第三个点的坐标。
    • 第四行是第四个点的坐标。
  • 每列 代表坐标的维度:

    • 第一列:包含每个点的 x 坐标。
    • 第二列:包含每个点的 y 坐标。

具体来看,对于数组 [[10, 5], [20, 30], [70, 20], [50, 10]]

  • 每行

    • 第一行 [10, 5]:表示第一个点的坐标 (10, 5)
    • 第二行 [20, 30]:表示第二个点的坐标 (20, 30)
    • 第三行 [70, 20]:表示第三个点的坐标 (70, 20)
    • 第四行 [50, 10]:表示第四个点的坐标 (50, 10)
  • 每列

    • 第一列[10, 20, 70, 50],即所有点的 x 坐标。
    • 第二列[5, 30, 20, 10],即所有点的 y 坐标。

总结来说,行表示点的集合,列表示点的坐标维度。

#############################################

为什么要reshape成三维的呢?

将数组重塑为三维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 OpenCV 函数对多边形点输入格式的要求。在 OpenCV 中,许多绘图函数(如 cv2.polylines()cv2.fillPoly())要求输入的点集以特定的形状传递。

具体来说,三维数组的形状 (n, 1, 2) 代表:

  • n:多边形的顶点数量,每个顶点在第一维中。
  • 1:每个顶点的点坐标必须在第二维中包裹在一个额外的维度中,这样可以明确指示每个点的独立性。
  • 2:表示每个顶点有两个坐标(x 和 y)。

举个例子:

假设你有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坐标,如 [[10, 5], [20, 30], [70, 20], [50, 10]],将其转换为三维数组后变为 [[[10, 5]], [[20, 30]], [[70, 20]], [[50, 10]]]

这种形式的好处是:

  1. 明确性:通过在第二维中增加一层,OpenCV 可以明确区分每个顶点的坐标,这样有助于减少混淆。
  2. 兼容性:许多 OpenCV 函数在处理多边形时,要求输入的数据是三维的。因此,为了避免在调用绘图函数时发生错误,需要将数据转换成这种格式。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在绘制多边形时,OpenCV 能够正确解析和处理顶点数据。

######################################################

维度的表示是从最外层到最内层吗?比如先看最外层包裹了4个元素A,然后其中1个元素A包含了1个元素B,最后1个元素B包含了2个元素C。因此是(4,1,2)。

是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维度的表示确实是从最外层到最内层的,具体结构可以这样描述:

  1. 最外层(第一维):表示有多少个顶点。在你的例子中是 4,表示有 4 个点。
  2. 中间层(第二维):每个顶点被包裹在一个额外的数组中。在这个例子中是 1,表示每个顶点作为一个单独的元素存在。
  3. 最内层(第三维):包含每个顶点的坐标。在这个例子中是 2,表示每个顶点有两个坐标(x 和 y)。

因此,形状为 (4, 1, 2) 的数组结构可以理解为:

  • 4 个元素(顶点)A:
    • 每个 A 包含 1 个元素 B(即每个顶点是单独的数组)。
      • 每个 B 包含 2 个元素 C(即 x 和 y 坐标)。

这种结构确保了 OpenCV 函数能够正确地识别和处理多边形的每个顶点。

### 回答1: 这段代码pts 变量调整为具有特定形状的数组。 pts.reshape((-1,1,2)) 将 pts 变量转换为一个三维数组,其中第一维的大小由原始数组中的元素数量自动计算,第二维和第三维的大小分别为 1 和 2。 ### 回答2: 这段代码的含义是将pts数组进行重塑操作,将其转换为一个三维数组。具体地说,将原先的一维数组pts进行重塑,转换为一个二维数组,其中每个元素是包含两个值的一维数组。重塑后的数组维度为(-1,1,2),其中-1表示根据原数组的大小自动计算该维度的大小,1表示该维度包含1个元素,2表示每个元素有两个值。 得到的重塑数组可以用于进行后续的处理,例如在图像处理中,常常用于存储和处理关键点坐标。通过将关键点坐标重塑为由二维数组构成的三维数组,方便对每个点的坐标进行操作和处理。 ### 回答3: 这段代码 `pts=pts.reshape((-1,1,2))` 的含义是将数组 `pts` 进行重塑操作。具体来说,`reshape` 方法用于改变一个数组的形状(shape),参数中的 `-1` 表示该位置的数值根据数组的元素个数进行计算,而 `(1,2)` 表示将数组重塑为 `(1,2)` 形状的一个多维数组。 对于这段代码中的 `pts` 数组,它原本的形状是一个一维数组(或者说是一个包含一系列有序的坐标点的数组)。而经过 `reshape((-1,1,2))` 操作后,`pts` 数组被重塑为一个三维数组,其中第一维度的大小是根据原数组元素个数确定的,第二维度的大小为 1,第三维度的大小为 2。 通过这样的重塑操作,可以将原本按行排列的一系列坐标点重新组织为一个矩阵,其中每一个矩阵元素都表示一个坐标点。这在一些需要处理坐标点的任务中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图像处理中的特征提取和匹配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神笔馬良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