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产品工作总结(意识流)

这是小胖的第141篇文章

本文3938字,阅读大概需要9分钟。

2021年的第一天一多半是在床上度过的,另一半是在朋友圈和王者中走掉的,看着朋友圈朋友们一年一度的大型“立flag”现场,我突然想到在2020年的开始我的flag又是什么呢? 

记得自己大概立了3个主要的:工作要一定的提升,最好是有质变;读书和理财。

现在回过头来看,读书计划算是完成的比较好的,超出了预期,本来计划读36本的,现在已经读了42本;理财,就权当是废了;至于工作,跟预想的接近,并且有了一些自己看得见的进步,但也是道阻且长。

掰着指头算来2020年已经是自己工作的第6年了,而庆幸的是这6年一直做了产品的工作,虽然在工作满一年的时候真的有非常大的冲动去转运营岗。除了好坏参半的结局外,或许爱上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应该算作是一份幸运。

今年是自己写个人年度总结的第4个年头,查了一下发现自己第一次写年度总结是在2017年,并且第一次写得非常口水和杂乱,2018年、2019年就相对好些。 

其实总结的东西也不见得多,大概就是对自己一年中做过的比较重要的产品和项目进行总结复盘,从而不至于感到一年又虚度了。

万事皆有因。

记得2017年开始写总结主要是因为自己当时花了1年时间做了一个创业项目,是基于公司已有的资源和能力去做一个创新的项目,由于从产品的前期调研和设计、运营推广都是自己在做,因此感触就会深一些,所以就有了年终写一下总结的念头。

2018年则是对过去几年产品工作经验的一次迭代总结,通过一个从0到1的项目,把自己对于做一个系统产品的思考写了出来,同时也是对过去几年的一次升华,把一些曾经的想法去落地,在实践中再去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是不是会有问题。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还是更多地停留在“功能”层面。

2019年是自己产品工作的第5年,这一年的总结现在看来有点务虚,是从业务中台和新零售产业的角度去做总结,虽然是自己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仍然是不够深入,好在已经突破了仅仅停留在“功能”的层面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业务”层面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当产品经理去开始思考产业和业务本身更深层的东西的时候,其实才算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入门。

所以,2020年的总结大概就是讲一下在产品经理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我是怎么“入门产品”这个岗位的。

 

产品经理是个讲求“方法论”的岗位,虽然所有的工作都讲求方法论,但是自己做的工作总感觉比别人牛逼一些。本着务实和高效的出发点,那么从面试者和被面试者的角度,我们最关心的东西,也许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入门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了。

按照“想法——上线——迭代——成功”的基本思路,我们可以将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需求理解、方案设计和产品规划/设计

一切始于需求,也终于需求。

我们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需求设计”中度过的,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工作几年之后,当我们回头再把做过的需求看一遍、审视一遍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对待需求的态度会有几个重要的转变和境界。

 

“① 我想要做的需求,我的需求。”

“② 别人的需求。”

“③ 我们的需求”

 

人很难免俗,相信许多小伙伴入行产品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所做产品的掌控感(其实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我们的内心会告诉我们大概90%的需求是作为产品经理的“我”想要做的,从设计到上线产品这个短暂的成就模型中,“我的需求”其实会被无限放大。

但是就如同爬山一样,当我们登上一个山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另一个更高的山顶就在我们的不远处——其实我们的工作中90%都是“别人的需求”:业务的需求、老板的需求、投资人的需求、客服需求;等等。 

但是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找到“我们的需求”:在同一个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可以从“我们”到“我”和“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