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结构系统构成

系列文章目录

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充放电策略
光伏储能系统原理



一、集中式储能系统构成

说到集中式储能我们想到集装箱储能,一个完整的储能集装箱内部,主要由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储能逆变器(PCS)以及其他电气设备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池组成本占比最高大约60%,其次为储能逆变器15%左右,电池管理系统和能量管理系统加起来大概占比15%。
这个数据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电池组成本是电化学(电池)储能系统的主要成本,是未来产业链技术迭代和降成本的主要环节;其二,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落在电池组和逆变器上。

二、电芯,电池包(Pack),电池簇(Cluster)

  • 电芯(cell):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只有将众多电芯组合在
    一起,再加上保护电路和保护壳,才能直接使用。这就是所谓的电池模组。
  • 模组(模块,module):电池模组可以理解为锂离子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加装单体电池监
    控与管理装置
    后形成的电芯与pack的中间产品。其结构必须对电芯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作
    用,可以概括成3个大项:机械强度,电性能,热性能和故障处理能力。
  • 电池包(pack):指的是锂电池定制的包装,封装,装配,主要工序分为加工、组装、包装三大
    部分。当数个模组被BMS和热管理系统共同控制或管理起来后,这个统一的整体就叫做锂电
    池包

    -电池簇(Cluster)电池pack串联到高压箱构成电池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电池簇

三、电池单体

NoItemParameter Specification
循环寿命>=6000次
2标称容量280Ah
3标准电压3.2V
4内阻≤0.25mΩ A
5充电(CC-CV)连续充电电流1C
最大充电电流3C
充电上限电压3.65V
6放电连续放电电流1C
最大放电电流3C
放电截止电压2.5V
7操作环境充电0℃~ 55℃
放电-20℃~55°℃
8重量5.22±0.2kg 铝
9壳体材料
10电芯尺寸204.8173.672mm

电池容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如放电率、温度、终止电压等)电池能够放出的电量。通常以安培小时(Ah)为单位,1Ah表示在1A的电流下可以放电1小时。毫安时(mAh)则是安时的小单位,1Ah等于1000mAh。
从2021年开始,280Ah及以上的规格的磷酸铁锂方壳电池逐渐成为行业主流,相关的技术规范主要遵循GB/T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

5.2.2循环性能
5.2.2.1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 能量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循环次数达到100次调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b)循环次数达到109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90%。
5.2.2.2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 功率型电池单体循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循环次数达到2000次时,充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b)循环次数达到2000次时,放电能量保持率不小于80%。

随着300Ah+大容量电芯的迭代,现在已经是300+电芯的时代。

企业电芯容量 /Ah电芯尺寸循环寿命/次首发时间是否量产
宁德时代31471173·207-208/2023年8月
远景动力31571173·207-208>120002023年4月
海辰储能31471173·207-20810000@70%/
兰钓新能源31471173-207-208100002023年5月
瑞浦兰钧32071173-207-208>100002023年5月
34071173·207-208>100002023年5月
海基新能源31471173·207-208>12000/
中创新航31471173-207-20815000/
蜂巢能源32526x500x215mm源 >80002023年4月
鹏辉能源31471173·207-208≥8000@70%2023年4月
天合储能31471173·207-208≥8000(0.5P)25 C@70%SOH2023年4月
力神电池31471173·207-209>120002023年4月
赣锋锂业31471173·207-208/2023年5月
楚能新能源31471173·207-208120002023年5月
欣旺达31471173·207-208120002023年5月
天弋能源31471173·207-209≥8000/
远航锦锂31471173-207-210>12000/2024年1月送样
正力新能31471173·207-208>120002023年5月

四、电池模组(PACK)

序号项目参数备注
1额定电压 (V)364.8
2标称容量(Ah)320
3标称能量(kWh)116. 7
4充电截止电压(V)3.6V单节充电截止电压
5放电截止电压(V)2.6V单节放电截止电压
6电压采样通道数量114
7电池均衡方案在线均衡
8额定倍率0.5C
9额定工作温度(°℃)+25℃
10工作温度范围(℃)充电0~+45°℃ 放电-20~+45°℃推荐工作温度:+10~ +25℃
11外壳材料PPO
12电池组外型尺寸(mm)1061×1405X500

充放电倍率表示放电快慢的一种量度。
额定倍率=额定电流/额定容量;例如上表:额定容量为320Ah的电池用64A额定电流放电时,其放电倍率为0.5C。表示单位(小时)时间放电倍率,上述参数以额定电流放电可以放5个小时

五、储能系统电池集装箱

根据”2024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电池供应链及储能技术博览会“各个主流集成厂家纷纷发布基于迭代大容量电芯的5MWh+储能电池舱,例如宁德时代、中车株洲所、正泰电源、双一力、瑞浦兰钧等厂家

20尺5MWh+储能柜厂家汇总
企业产品发布/量产时间自产314Ah电芯/电芯供应商
中车株洲所5.0X液冷储能系统8月已量产宁德时代/海辰储能
宁德时代5MWhEnerD系列液冷储能预制舱8月已量产自产
中储科技 (中能建)水星MAX5MWh液冷集装箱已量产宁德时代
正泰电源POWER BLOCK2.05月已母产宁德时代
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10月发布宁德时代/中创新航
电工时代En-Whale大容量一体化储能系统已量产宁德时代/路辉能源
欣旺达NoahX 2.09月发布白产
海辰储能HiTHIUM ooBlock9月发布自产
楚能新能源5MWh液冷电池预制舱9月发布自产
天合储能柔性液冷电池舱Elementa210月发布白产
采日能源星汉5MWh储能系统11月发布宁德时代/瑞浦兰钧
正力新能5MWh储能集装箱预计12月量产自产
双一力储能5MWh液冷集装箱5月发布宁德时代/海辰储能
融和元储玄武11月发布宁德时代
瑞浦兰钧5.11MWh液冷储能系统8月发布自产
中创新航20尺液冷5.016MWh产品7月发布自产
明美新能源5MWh液冷储能系统5月发布非白产
远信储能GridUItra4.18MWh储能系统11月发布海辰储能/瑞浦兰钧
协鑫集团6MWh“鑫宇+11月发布蜂巢325Ah电芯
南都电源5.11MWh液冷Center L Plus10月发布白产
商用300KW储能方案   1技术要求及参数   放电倍率0.5C; 储能系统配置容量:300kWh。   2电池系统方案   2.1术语定义   电池采集均衡单元:管理一定数量串联电池模块单元,进行电压和温度的采集,对本单元电池模块进行均衡管理。在本方案中管理5并12串共计60支的电池。 电池簇管理单元:管理一个串联回路中的全部电池采集均衡单元,同时检测本组电池的电流,在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在本方案中管理17台电池采集均衡单元。 电池阵列管理单元:管理PCS下辖全部电池簇管理单元,同时与PCS和后台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电池组状态请求PCS调整充放电功率。在本方案中管理2个并联的电池簇。   电池模块:由10支5并2串的单体电池组成。      图1 电池成组示意图   2.2电池系统集成设计方案   2.2.1电池系统构成   按照系统配置300kWh储存能量的技术需求,本储能系统项目方案共使用1台150kW的PCS。储能单元由一台PCS和2个电池簇组成,并配备一台电池阵列管理单元设备。每个电池簇由一台电池簇管理设备和17 个电池组组成。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1页。   2.2.2 电池系统计算书 项 目 单体 电池模块 电池组 电池簇 电池阵列   单体电池数目 1 10 60 1020 2040   标称电压(V) 3.2 6.4 38.4 652.8 652.8   容量(Ah) 55 275 275 275 --   额定能量(kWh) 0.176 1.76 10.56 179.52 359.04   最低工作电压(V) 2.5 5 30 510 510   最高充电电压(V) 3.6 7.2 43.2 734.4 734.4   系统配置裕量 (359.04kWh -300 kWh)/300 kWh =19.68%   基于以上各项分析设计,300kWh 电池系统计算如下。   2.2.3电池柜设计方案   电池机柜内部主要安装电池箱和BMS主控管理系统、配套电线电缆、高低压电气保护部件等。机柜采用分组分层设计,机柜外观美观大方。机柜采用免维护技术、模数化组合的装配式结构,保证柜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整体结构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 其中,三个电池架组成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尺寸为3600mm×700mm×2300mm。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2页。   图3电池架及插箱   2.2.4集装箱设计方案   整个储能系统放置在20英尺集装箱中,集装箱尺寸为: 6058mm×2438 mm×2896mm;系集装箱外部结构如图4所示。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3页。   2.3 BMS系统管理配置方案   2.3.1系统架构   本项目所用BMS采用三层架构进行设计,分别是电池采集均衡单元、电池簇管理单元、电池阵列管理单元。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储能系统方案设计全文共5页,当前为第4页。   图5 电池管理系统结构图   电池采集均衡单元CABU:负责管理12 支串联电池,主要功能包括监测单体电池电压、温度以及均衡管理,以CAN 总线方式与BCMU 进行通信。 电池簇管理单元BCMU:主要负责管理单个串联回路中的电池采集均衡单元CABU 和电池电量标定单元BFGU,主要功能RS485 通信、CAN 通信、串联回路各组电池状态显示以及估算电池的SOC 等,在异常出现时采取报警或保护措施,并将相关采集的电池信息、异常信息、SOC 上传至BAMU。    BCMU 与BAMU 通信,通过CAN 总线将采集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电流、总电压和绝缘检测等级等上传至BAMU,并上传如表1 所列系统参数至BAMU。    MU 与BFGU 通信,通过RS485 总线接收 BFGU 上传的电流、总电压、绝缘检测等级、I/O 状态以及对外部状态进行控制。    BCMU 与CABU 通信,通过CAN 总线接收CABU 上传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均衡状态。   电池阵列管理单元BAMU:负责管理一个PCS 下辖的BCMU,同时与PCS、后台监控系统通信,主要功能包括记录PCS 下辖的所有电池状态信息、控制状态信息、异常数据或事件信息并创建相应的文件;根据各组电池的SOC信息以及电池组状态调整充放电功率;与PCS、储能站测控系统通信,完成对整个电池阵列的管理。    BAMU与BCMU通信,接收BCMU发送的单体电池电压、温度、总电压、电流和绝缘检测等级,计算电池堆的最高/最低电压、最高/最低温度、显示I/O状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光伏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架构和设计。首先,我需要回顾一下之前提供的引用资料,确保信息准确。根据引用1,系统主要包括光伏模块、储能模块和主电路,其中主电路用的是三相全桥逆变器。引用2提到电氢耦合系统,不过用户的问题可能更关注储能本身,暂时可以略过。引用3提到BMS和逆变器的电源解决方案,这点可能在系统设计中很重要。引用4讨论了NPC逆变器的控制技术,这也是设计中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需要组织信息。工作原理部分应该从光能转换开始,然后到储能,再到逆变并网。架构方面要分模块描述,光伏、储能、主电路,以及控制系统。设计要点可能包括MPPT、储能选择、逆变器类型、能量管理和安全设计。要注意使用正确的LaTeX格式,比如变量用$V_{dc}$,公式用$$...$$。还要生成相关问题,确保覆盖用户可能进一步想知道的内容。最后检查引用标注是否正确,每个引用对应的内容是否恰当。现在开始整理回答,确保结构清晰,符合用户要求的中文回答,并正确应用系统级指令中的格式要求。</think>### 光伏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架构与设计 #### 一、工作原理 光伏储能系统通过**光能-电能-化学能-电能**的转换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其核心流程如下: 1. **光伏发电**: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输出电压$V_{dc}$,并通过Boost电路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1][^4]。 2. **能量存储**:多余电能通过储能模块(如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存,储能系统需满足充放电效率$\eta \geq 90\%$的要求[^2][^3]。 3. **逆变并网**:主电路通过三相全桥或NPC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锁相环(PLL)与电网同步,输出电流$I_{ac}$需满足谐波畸变率$THD < 5\%$。 4. **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根据光照强度、负载需求和电网状态动态调整能量分配[^2]。 #### 二、系统架构 典型架构包含以下模块: $$ \text{光伏储能系统} = \text{光伏模块} + \text{储能模块} + \text{主电路} + \text{控制单元} $$ 1. **光伏模块** - 组件:光伏阵列、MPPT控制器(如扰动观察法) - 功能:输出最大功率$P_{max} = V_{mpp} \cdot I_{mpp}$ 2. **储能模块** - 组件:电池组、双向DC-DC变换器、BMS(电池管理系统) - 功能:实现能量缓冲与调频,满足$SOC \in [20\%, 95\%]$的寿命优化[^2] 3. **主电路** - 组件:三相逆变器(全桥/NPC拓扑)、LCL滤波器 - 功能:输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满足$V_{ac}=380V \pm 10\%$[^4] 4. **控制单元** - 算法: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SVPWM调制 - 功能:实现并网/离网无缝切换,响应时间$t_{switch} < 20ms$[^4] #### 三、关键设计要点 1. **MPPT优化** 采用改进型电导增量法,提升动态响应速度,减少功率振荡$\Delta P < 3\%$[^4]。 2. **储能系统选型** 锂电池需满足循环寿命$N > 6000$次,超级电容器用于高频次充放电场景。 3. **逆变器拓扑选择** - 全桥逆变器:适用于中小功率场景 - NPC三电平逆变器:降低开关损耗,效率$\eta \geq 98\%$ 4. **能量管理策略** 分层控制架构: - 本地层:实现光伏/储能单元自治运行 - 协调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优化功率分配 5. **安全设计** - 隔离电源方案:满足光伏侧与电网侧3000V电气隔离 - 故障穿越:电网电压跌落至$0.2p.u.$时持续并网0.15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