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7 网络层(下)

计算机网络笔记–7 网络层(下)


前言

这是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记录的笔记,里面大部分内容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全龙老师的《计算机网络》mooc,加上我个人的理解整理出的内容。


路由算法和Internet路由

4.9路由算法

将网络抽象为图
每段链路的权值可以是1,也可以是带宽的倒数或者拥塞程度等,总的来说是权值越小对通信越有利
关键问题:源到目的的最小花费是多少?(最短路径问题)
路由算法:寻找最小费用路径的算法

路由算法分类:
1.静态路由 OR 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手工配置
路由更新慢
优先级高
动态路由:路由更新快—>定期更新,及时响应链路费用或网络拓扑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全局信息 OR 分散信息(是否需要掌握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
全局信息:所有路由器掌握完整的网络拓扑和链路费用信息(链路状态(LS)路由算法)
分散信息:路由器只掌握物理相连的邻居以及链路费用
邻居间信息交换、运算的迭代过程(距离向量(DV)路由算法)
链路状态(LS)路由算法
基于Dijkstra算法:所有节点掌握网络拓扑和链路费用—>通过“链路状态广播”,所有节点拥有相同信息
所以可以计算单点的最短路径
经过K次迭代得到到K的点的最短路径
符号:c(x,y)—>边上的权值:x到y的费用
D(v)—>从源到目的节点的费用值
P(v)—>点v在当前最短路径的前驱结点(父节点)
N’:已经找到的最小费用的点集合
Dijkstra算法过程:(与之前学的相同)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讨论:
算法复杂性O(n*n)
存在震荡可能:假设链路费用是该链路承载的通信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能会导致数据报在链路中反复循环,最后TTL被减为0,被扔掉

距离向量(DV)路由算法
Bellman-Ford方程(动态规划)
dx(y):从x到y的最短路径费用(距离)
状态转移方程:dx(y)=min{c(x,y)+dv(y)}
Dx(y):从节点x到节点y的最小费用估计
x维护距离向量(DV):Dx=[Dx(y):yϵN]
结点x:c(x,y),Dx(y)
核心思想:每个节点不定时的将其自身的DV估计发送给邻居
当x节点接收到邻居新发的DV时,根据自身B-F更新其自身的距离向量估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Dx(y)将最终收敛于实际的最小费用dx(y)
两个特点:
1.异步迭代:
引发每次局部迭代的因素:局部链路费用改变
来自邻居的DV更新
2.分布式:
每个节点只在DV变化时告诉邻居:不必要就不通告

对于每个节点: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算法大致过程样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链路费用发生变化时:
节点检测本地链路费用变化
更新路由信息,重新计算距离向量
如果DV改变,通告所有邻居
“好消息传播快”
“坏消息传的慢”——>无穷计数问题:因为要一直累加到当前网络实际值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毒性逆转:
若一个节点Z到达目的节点X的最小费用路径要通过某个邻居Y,则:
通告给该邻居节点到达该目的的距离为无穷大
但是毒性逆转不一定能解决复杂网络的坏消息问题

定义最大度量:(思路是尽量消减累加的最大值,减少循环累加次数)
定义一个最大的有效费用值,如15跳步,16跳步表示不可达/无穷大
当下图192.168.1.0/24到R1的路径断开的时候:(即不可达)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层次路由:
将任意规模网络抽象为一个图计算路由是过于理想化的
表示所有的路由器 和 “扁平网路” 在实际的(大规模)网络中是不可行的。
网络规模方面:
因为路由表几乎无法储存,路由计算的信息交换量巨大,会淹没链路。
管理自治方面:
每个网络的管理可能都需要期望自主控制其网内的路由,所以互联网是“网络之网络”

层次路由:聚合某一区域的路由器为——>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s)
同一AS内的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协议(算法)——>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intra AS”
不同AS内的路由器可以运行不同的AS内部路由协议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关路由器:
位于AS边缘
通过链路连接其他AS的网关路由器
转发表由AS内部路由算法与AS间路由算法共同配置
1.AS内部路由算法 设置 AS内部目的网络路由入口
2. AS内部路由算法与AS间路由算法共同设置AS外部目的网络路由入口

自治系统间路由任务;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热土豆路由:将分组发送给最近的网关路由器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0 Internet 路由

Internet采用层次路由
AS内部路由协议也称为内部网络协议IGP
最常见的AS内部路由协议:
1.路由信息协议RIP:
2.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3.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Cisco企业私有协议)

路由信息协议RIP
1982年随BSD-UNIX操作系统发布
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距离度量为跳步数(max=15hops),每条链路一个跳步
通告:每隔30秒,邻居之间交换一次DV
每次通告:最多25个目的子网(IP地址形式)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链路失效:如果180秒之内没有收到通告——>邻居/链路失效
那么就假定经过该邻居的路由不可用——>重新计算路由
向邻居发送新的通告,若邻居转发表改变,邻居继续向外发送通告
链路失效信息能否快速传播到全网——>有可能产生无穷计数问题,但是被抑制在15步内
毒性逆转技术用于预防乒乓环路(无穷大设置为16hops)
RIP路由表
RIP路由表是利用一个称作route-d(daemon)的应用层进程进行管理——>应用进程实现
通告报文周期性的通过UDP数据报发送
层次的划分,是根据功能分别的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PF协议简介
几个特点:
“开放”公众可用
采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LS分组扩散(通告)
每个路由器构造完整的网络(AS)拓扑图
Dijkstra算法计算路由
OSPF通告中每个入口对应一个邻居
OSPF通告在整个AS范围泛洪——>OSPF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
与OSPF极其相似的一个路由协议:IS-IS路由协议

OSPF相对于RIP的优点:
1.安全:每个OSPF报文可以被认证(预防恶意入侵)
2.允许多条相同消费的路径(RIP只能选一条)
3.对于每条链路,可以针对不同的TOS设置多个不同的费用度量(卫星链路可以针对“尽力”Tos设置“低费用”,针对实时的Tos设置“高费用”)
4.集成单播路由和多播路由:多播OSPF(MOSPF)与OSPF利用相同的网络拓扑数据
5.OSPF支持对大规模AS分层

分层的OSPF
两级分层:局部区(Area) 和 主干区(Backbone)
链路状态通告只限于区内
每个路由器掌握所在区的详细拓扑
只知道去往其他区网络的方向(最短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S边界路由器一个网络里可以不止一个
BGP协议简介(Internet AS间路由协议)
边界网关协议BGP:事实上的标准域间路由协议——>是将Internet粘合成一个整体的关键
BGP为每一个AS提供了一个手段,具体如下:
eBGP:从邻居子网获取子网可达性信息
iBGP:向所有AS内部路由器传播子网可达性信息
基于获得的可达性信息与策略,确定到达其他网络的好路径
容许子网向Internet其余部分通告它的存在:“我在这里”

BGP会话:两个BGP路由器(peers)交换BGP报文,过程如下:
通告去往不同目的前缀的路径(“路径向量”协议)注意是路径,从源到目的的完整路径
报文交换基于TCP半永久协议
BGP报文:
OPEN:与peer建立TCP连接,并认证发送方
UPDATE:通告新路径(或撤销原路径)
KEEPALIVE:在无UPDATE时,保活连接(保持连接的有效性);也用于对OPEN请求的确认
NOTIFICATION:报告先前报文的差错,也用于关闭连接。

BGP基础:
当AS3向AS1发送一个前缀的时候,承诺可以将数据报转发到该子网,且在通告中会聚合网络前缀(尽可能的聚合,减少通告的报文的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BGP分发路径信息:
在3a和1c之间,建立eBGP会话,AS3向AS1发送前缀可达性信息
1c则可以利用iBGP向AS1内所有路由器分发前缀可达性信息
当路由器获得新的前缀可达性时,即在其转发表中增加关于该前缀的入口(路由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路径属性与BGP路由
通告的前缀信息包括BGP的属性:前缀+属性=路由
两个重要属性:
AS-PATH(AS路径):包含前缀通告所经过的序列,例如AS 67,AS 17代表我通过AS 67再通过AS 17达到我们的目的网络
NEXT-HOP(下一跳):开始一个AS-PATH路由器接口,指向下一跳AS(即下一个AS的路由接口)
可能从当前AS到下一个AS存在多条链路——>路由选择

BGP路由选择
网关路由器收到路由通告后,利用其输入策略决策接受/拒绝该路由
可能AS y从来不去往AS x,加入新来的通告路径通过AS x,那么这时候我不会采用
也叫做,基于策略路由

当路由器获知到达某目的AS的多条路由,基于以下准则获取:
1.本地偏好值属性:策略决策
2.最短AS-PATH(经过的AS越少越好,不一定经过路由器就少)
3.最近NEXT-HOP路由器:热土豆路由(多个AS满足2后,去最近的AS)
4.附加准则

路由选择策略样例:
ABC是提供商网络
WXY是客户网络
WY是桩网络——>只与一个其他AS相连
X是双宿网络——>连接两个其他AS
多宿主网络系统——>连接两个以上的其他AS
只有提供商网络能提供路由转发功能,客户网络只接受数据报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向B通告一条路径AW后,B向X通告路径BAW
B不会向C和W通告这条新的路径!——>因为B路由CBAW的流量毫无收益,W和C均不是B的客户
B期望强制C通过A向W路由流量而不利用B的链路
B期望只路由来/去B的客户的流量

以上内容都只是BGP的基础、皮毛…
为什么采用不同的AS内与AS间路由协议?(几个方面)
策略:
Inter-AS:期望能够管理流量如何被路由,谁路由经过其网络
Intra-AS:单一管理,无需策略决策
规模:
层次路由节省路由表大小,减少路由更新流量
适应大规模互联网
性能:
Inter-AS:策略主导
Intra-AS:侧重性能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笔记pdf是指通过电子方式制作的计算机网络学习材料。这种格式的笔记具有许多优势和便利性。 首先,通过将计算机网络笔记制作成pdf格式,可以实现电子化存储和传输,方便学生在不同设备上进行查阅。无论是在电脑、平板还是手机上,只要有pdf阅读软件,就可以随时打开和阅读这些学习材料。同时,学生们也可以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分享和传输pdf笔记,方便与他人进行学习分享和讨论。 其次,pdf格式的笔记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无论是使用Windows、Mac还是Linux系统,都可以很好地支持pdf文件的打开和编辑。这一点在计算机领域尤为重要,因为计算机网络学习通常需要使用多种操作系统和软件工具。 此外,pdf格式的笔记还具有便于编辑和标注的特点。学生们可以使用pdf阅读软件提供的功能,如划线、批注、插入书签等,方便地对重点知识进行标记和整理。这对于复习和回顾来说非常有帮助,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最后,pdf格式的计算机网络笔记还可以保护知识产权和内容的完整性。通过设置权限和密码保护,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修改,确保学习材料的安全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笔记pdf是一种便捷、兼容、可编辑和安全的学习材料格式,对于学生们在计算机网络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