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前言
在传统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模式下,随着个性需求增加,逐步延伸出专属云、HCSO、IES边缘小站等产品,下文对其做一些讲解和区分。
一、什么是专属云?
1 专属”的概念
首先专属的概念是在公有云的模式下而言的,常见私有云模式下设备等资产都是客户私有的无需再提及专属。
在公有云模式下虽然购买的云主机、云盘等服务是用户所有的,但底层的硬件设备却不是用户独享,例如一个物理服务器上分发的多个虚机可能是归属多个不同的租户所有,如果有租户在使用公有云服务时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则会引申出专属资源的需求。
2 专属主机
以专属主机为例,初步了解专属概念。专属主机是指其上创建云服务器的所有资源完全供租户专用的物理服务器,可以满足租户对计算的隔离和性能的要求,并支持自带软件许可功能。
下图是常规云主机和专属主机对比:普通的云主机,多个租户会共享底层物理机,而专属主机模式下,租户先购买一台物理服务器,然后将云主机创建在指定的物理服务器上,保证底层的物理资源(这台物理服务器)只供用户独享。
除了专属主机,还有专属存储、专属集群等产品,原理类似。
3 专属资源池(资源专属)
资源专属是专属云主机等概念的延伸,如租户有更高的安全性要求,且所需的专属资源种类和数量较多,单一的专属云服务无法满足,便可以在公有云资源池中划分一块独立的资源池供租户独立使用。
如下图所示,专属资源池里用户有独立专属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和上层PAAS服务。
但是专属资源池模式,核心层网络、管理面等仍是和其他公共资源池共享,若有更高的专属要求,可以使用全栈专属,即专属云。
4 专属云(全栈专属)
专属云简单理解为公有云中的私有云:在公有云的产品中单独划分出来的一块云,供用户独享。
部署位置仍然是公有云厂商的机房、设备也归云厂商所有,租户仍是租用服务付费的模式,只不过底层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到管理面都为租户隔离出一套专属的资源。
二、HCSO
专属是公有云中私有的模式,而HCSO则是私有云产品公有云化的概念、其中的O是指Online,在客户本地机房搭建好私有云平台后,通过专线接入就近的公有云节点,由公有云厂商进行运维管理。
适用于客户技术水平不足,无法或不想建立专门的运维团队去管理私有云平台。
三 边缘小站和超融合
在私有云模式下,若客户需要的服务或资源规模较小,此时可推荐轻量化的私有云模式:主要有边缘小站、超融合。
小站云起步规模小,将云基础设施和云服务部署到企业现场,与公有云服务相同的使用体验,具备本地部署合规要求,实现免运维业务快速上线的业务需求。
小站云是有独立的机柜封装好了计算、存储、网络等硬件设备,直接部署到客户机房即可通过内网和客户本地连通,在运维管理上和HCSO模式类似,通过专线接入就近的公有云厂商区域,由云厂商进行运维服务。
需要注意的事,政府单位等客户有可能对安全性要求极高,此时不允许接专线拉通到云厂商的节点,此时可以考虑超融合。
超融合也是搭配好的硬件设备、其内部已预装好虚拟化服务构建了简单的私有云,只不过设备需要客户自主运维,其云管软件版本和内置云服务的迭代比边缘小站要慢
总结
对比维度 | 专属云 | HCSO | 边缘小站 |
---|---|---|---|
应用场景 | 数据安全、合规要求高的大型企业或政府 | 需要混合云架构、中大型企业 | 低延迟、高带宽需求,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等 |
典型客户 | 金融、能源、政府、医疗等敏感行业 | 政府、医疗、互联网中大型企业 | 工业制造、物联网、AI边缘推理、智能交通、远程医疗等 |
技术架构 | 数据安全、合规要求高的大型企业或政府 | 本地云与公有云无缝集成,支持混合云 | 分布式计算,靠近用户和数据源处理 |
安全性 | 物理隔离,安全性较高 | 本地化数据合规要求,安全性高 | 数据就地保留,安全性高 |
延迟表现 | 较高延迟,依赖中心数据处理 | 中等延迟,本地云存储减少部分延迟 | 低延迟,数据在边缘位置处理 |
未来混合云的模式才是趋势,基于传统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将会延伸出很多新产品,不过底层技术和原理无太大变化。
传统B端企业大多选择公有云,如果对安全有较高要求则可以使用专属资源,根据所需专属资源的范围和规模,可以选择专属主机、专属分布式存储–>专属资源池–>专属云。
在私有云模式下如果想享受公有云丰富的云产品以及便捷免运维,则可以使用HCSO模式,如果要构建小规模的私有云则可以考虑超融合或IES边缘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