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思维导图
1.基本格式
举个例子:
2.规格化
3.表示范围
- 运算结果大于最大正数时称为正上溢,小于绝对值最大负数时称为负上溢,正上溢和负上溢统称上溢。
数据一旦产生上溢,计算机必须中断运算操作,进行溢出处理。 - 当运算结果在0至最小正数之间时称为正下溢,在0至绝对值最小负数之间时称为负下溢,正下溢和负下溢统称下溢。
数据下溢时,浮点数值趋于零,计算机仅将其当作机器零处理。
4.IEEE754标准
- IEEE 754标准的浮点数(除临时浮点数外),是尾数用采取隐藏位策略的原码表示,且阶码用移码表示的浮点数。
- 以短浮点数为例,最高位为数符位;其后是8位阶码,以2为底,用移码表示,阶码的偏置值为28-1-1= 127;其后23位是原码表示的尾数数值位。
对于规格化的二进制浮点数,数值的最高位总是“1”,为了能使尾数多表示一位有效位,将这个“1”隐含,因此尾数数值实际上是24位。隐含的“1”是一位整数。
- 在浮点格式中表示的23位尾数是纯小数。例如,(12)10= (1100)2, .
将它规格化后结果为1.1x23, 其中整数部分的“1”将不存储在23位尾数内。
- 一些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