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yolo@增长黑盒!
最近看到不少公众号后台留言,想让我们分享一下最近读过的好书,以提升自己在商业领域的认知、增强洞察和分析能力。
这里不得不感叹一下:咱们黑盒的读者真的都是热爱学习的人呀!
假期将至,又到了看书学习的黄金时间。那我就来推荐10本最近看过的商业类书籍,希望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果你也想分享近期看过的好书,请在评论区留言!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文末有彩蛋!)
1. 《商业冒险》
作者:约翰.布鲁克斯
这本书来头不小:20年前巴菲特推荐给比尔盖茨,然后盖茨非常喜欢,就给再版的书写了推荐序言 - 他甚至称其为自己“有史以来最喜欢的商业书籍”。
《商业冒险》通过讲述十二个美国商业历史上的经典案例,从股市崩盘到公司内部丑闻,再到行业的创新和领导力挑战,包括福特汽车公司的灾难、施乐公司的成长之路等。
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但其所探讨的主题却是千百年不变的规律:即使是最成功的公司也可能遭遇失败,而灾难往往是由一连串看似无害的决策引起的。
与许多案例类书籍不同,里面没有一张图表,也没有复杂的理论,全部都是作者对于局内人的一手访谈甚至公司的实地考察。每看完一章,就如同看了一部商业纪录片,故事性极强。
如果你想从历史出发探索商业世界,那这本书会是最佳选择。
2. 《战略7力》
作者:汉密尔顿·赫尔默
一家企业想要取得“长期主义”的成功,底层的驱动力和竞争壁垒有哪些?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 - 但这里面讲述的更多是企业家精神的层面,对于实际的业务落地、商业决策难以起到指导作用。
而《战略7力》完全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了包括网络效应、反定位、品牌效应等在商业竞争中取得持久成功的七种基本原则(力量),并且从数学的角度推导出了一个“增长公式”:企业潜在价值=市场规模X战略力量。
这本书看起来像是学术派,但作者本人却是强大的实践派 - 他不仅给头部公司做过上百个咨询项目,还将理论应用到金融投资中,收益颇丰。
作者不仅定义了这些力量,还提供了如何识别、建立和利用这些力量以达到市场领导地位的策略 - 通过诸如Netflix、英特尔等知名公司的例子,书中展示了这些力量如何在不同行业和市场环境中发挥作用。
3. 《创业必经的那些事》
作者:迈克尔·格伯
lululemon的创始人威尔森在自传中谈到:有一本名为《E-myth》的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让自己逐步摸索出了系统化的方法论,让一家小作坊进化成了上市公司。事实上,此书在美国的影响力相当大,但国内却鲜为人知。
我找了好久,才发现这本神作早就有中文版了,而且分为1、2两册。
成功的企业不仅仅是因为有出色的产品或服务,更重要的是,它们有一套有效的业务系统和流程(即强大的管理和战略规划能力)。书中的"E-Myth"(或者说"企业家神话")是指许多创业者错误地认为,只要他们擅长某种技术或者产品,就能成功运营一家企业。
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怎样摆脱“工匠”的身份,真正成为一名“管理者”?如何确保企业能够在没有创始人的情况下还能独立运行?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4. 《品牌双螺旋》
作者:鲁秀琼,王赛
看完了上面几本书的介绍,你一定会想:这些商业理论和案例都是国外的,而且时间有点久了,有没有国内最新的?
就在前两个月,还真有一本国内的新书上市:从高屋建瓴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品牌建设框架,并且给出了不少实践案例。
因为是新书,这里也不剧透了,很推荐做品牌的朋友们都去看一看,我也是在过年回家的火车上一口气看完的。
之前我也有幸与创作本书的两位老师交流过:
企业越大越好吗?王赛:想要做大的新品牌,70%将在五年后消失 | 黑盒访谈
【上篇】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来探讨消费市场的新增量:W型机会、单客经济、日本市场、DTC...
5. 《需求唤醒》
作者:奥伦·克拉夫
光看这本书的封面,我还以为是给销售人员打鸡血的励志读物,导致它被我沉到了书架最下面。
一次闲的无聊随手翻了几页,没想到根本停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
作者本人是一名资深的销售顾问,每天干的活就是帮助别人拿下千万美金级别的订单。事实上,这本书只在强调一件事:怎么说服老板给你钱?
书里不仅有作者亲身经历的精彩故事,还有简单易懂的方法论。
相信你看完之后,可在谈客户、要预算、拉投资等多种场景游刃有余。
6. 《轻松主义》
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
如果你也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必然会有一种感受:累。时间永远不够用,work&life balance永远达不到,心中的焦虑永远大于满足。
我觉得一个好的心态,比强大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真正的个人成长应该是由内而外的。重要的不是我们有多大的世俗成就,而是能够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无论你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阻碍和困难,你永远都可以去寻找一条更轻松、更容易的道路。”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本书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框架,并且给出了众多作者亲历的案例,还有严谨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绝对不是鸡汤。
7. 《痛点》
作者:马丁·林斯特龙
现在的大数据系统和技术如此发达,但企业在做消费者需求洞察的时候并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更复杂了。因为大家都想用大样本追求极致的确定性,恨不得跟几百万消费者逐个去对话。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尽管地球上有70亿左右的人口,但世界上只有500~1000种真正独特的人。
也就是说,想要转变一个品牌或一家企业,不用研究几百万名顾客,只要研究10个人就够了。
当你没有预算还想从消费者身上获得洞察怎么办?如何在传统的调研方法之外找一个新思路来做验证?这本书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8. 《提高利润的78个方法》
作者:鲍勃·费福尔
为了应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降本增效、提升利润已经成为了当前每个老板最关注的话题。
对于这本书,我只有一个评价:如果你是老板,千万别让员工看到;如果你是打工人,一定要赶在老板前面看完。
9. 《四万万顾客》
作者:卡尔·克劳
105年前,一位美国年轻人选择到中国创业,做成了上海最大的广告公司,包揽顶尖外企在中国的广告业务- 堪称民国版的“分众传媒”。
这位传奇人物解决了西方品牌的一大难题:怎么才能把产品“出海”到中国?
他将十几年的成功经验浓缩到了本书中:不带西方偏见和优越感,洞察中国大众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广告带货的机会。在他眼中,4亿中国人是巨大的新市场,全部是潜在的“顾客”。
因此,书中展示的不仅是百年前中国大众的生活百态,更是对商业和人性的犀利洞察。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的风格特别搞笑,一次性读完都不觉得累。
10.《决策的12个工具》
作者:Babette,Craig S.Fleisher
想要做出优秀的商业洞察,我们必须掌握大量的分析框架和模型作为基本功。然而,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总有自己不熟悉的模型。如果有一本随手的工具书,供我们温故知新就好了。
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比起“100个商业模型”这种浅层概览,不如深度了解10个最常用的模型。所以我就费了一番功夫,找到了这本书:围绕波士顿矩阵分析、情景分析、价值链分析等12个经典模型,详细介绍了它们是什么、怎么用、有什么实战案例。
不论是高手用来查漏补缺,还是新手用来入门,都是不错的选择。
彩蛋时间
如果你也不想上班了怎么办?不妨考虑下,来跟增长黑盒研究小组合作!
- 我们是谁 -
增长黑盒是一家专注数字化领域的商业研究机构,为消费零售企业,探索增长的最佳实践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理工人出身的我们,一直相信数据和技术将为企业增长注入全新的能量。我们秉承科学家的精神,通过研究与实验驱动,不断寻找数字化与业务增长的完美契合点,解决企业增长难题。
我们提供的服务包括策略研究、企业培训;同时,独立研究监测近百个消费品牌,在公众号发布了多篇10万+阅读量的深度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被众多媒体、券商及研究机构引用。
成立4年来,服务国内外数十家头部KA,品牌客户包括宝洁、伊利、百事、玛氏、资生堂、欧莱雅、华润三九、华熙生物、无限极等;科技行业客户包括腾讯、字节跳动、快手、营销科技头部SaaS公司等。
如果您对该研究报告中的任何观点感兴趣或者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的分析师和编辑很乐意与您深入探讨。
- 推荐阅读 -







兼具传统和新锐基因的极氪,是怎么做用户运营的?|新能源车专题研究



-更多精彩内容 -
「报告合集」美妆个护|内容数字资产管理|数据驱动增长|会员营销|私域增长|元宇宙营销|品牌出圈|内容增长战略|AIGC
「深度案例」极氪|百丽|瑞幸|元气森林|蕉下|安踏|理想汽车|星巴克|林清轩|戴森|安踏|欧莱雅|lululemon|白小T|飞鹤|Ubras|孩子王|花西子|BabyCare|完美日记|JUUL|OYO酒店|享物说|伊利|GUCCI|布鲁可
「增长研究」视频号营销|快手自播|抖音自播|新锐品牌长期主义|天猫DTC|品牌结构性增长|心智营销|私域战略价值|增长利器|美妆品牌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