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企业IT信息化系统集成架构(SCM、ERP、CRM)的设计方案,主要介绍了技术层次集成、业务流程层次集成、企业组织结构层次集成以及企业服务层次集成。
以下是文件的核心内容总结:
-
文件概述:
-
主要内容:涉及SCM(供应链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集成架构设计方案。
-
-
技术层次集成:
-
信息集成:通过数据复制、数据联盟和接口集成等方式,实现多个异构数据源的透明、一致访问。
-
过程集成:利用EAI和工作流自动化技术,实现业务流程模型在不同应用、子过程或执行任务的人员间流动,提高系统柔性。
-
智能集成:实现业务系统与知识管理系统的集成,监控企业数据,提供实时信息和知识支持,预警企业运作危机。
-
集成层次:分为面向信息的集成、面向过程的集成以及面向Web服务的集成。
-
-
业务流程层次集成:
-
面向过程的业务流程集成:改变部门职能驱动的运营模式为过程驱动,围绕核心业务过程组织运营。
-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流程集成:以订单为中心,形成相互平等、相互服务的机制,减少企业内耗。
-
集成模式:
-
集成阶段与任务:包括绘制现有业务流程、分析评价现有流程、修改或重新设计增值业务流程。
-
主要技术:价值链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法、鱼骨图等,用于辨别价值活动、分析关键成功要素和诊断流程问题。
-
-
企业组织结构层次集成:
-
项目团队式:建立虚拟任务团队和动态团队,进行知识共享。
-
网络式组织:掌控核心技术,设计工作流程,分配外包业务。
-
内部市场模式:保留核心部门,将非核心部门市场化,依靠市场契约关系连接。
-
集成模式:
-
集成特点:信息技术提供平台和基础,功能倍增性,系统层次性,组织相对性。
-
-
企业服务层次集成:
-
集成界面:处理业务系统模块间关系、业务过程管理协调、集成管理系统总体协调。
-
企业信息门户: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信息,强调协同性、连接性、敏捷性和盈利性。
-
战略设计原则:权衡固有质量与实效质量,坚持信息有效性与可用性,业务需求引导内容管理。
-
实施步骤:发现与业务战略紧密相关的信息,知识显性化,建立统一内容编码体系。
-
企业内容管理服务:
-
系统融合界面管理:
-
-
总结:
-
文件从技术集成、业务流程集成、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到企业服务层次集成四个方面,全面介绍了SCM、ERP、CRM系统的融合过程,旨在实现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智能化集成,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
-
通过这份文件,读者可以了解到企业IT信息化系统集成架构设计的全面方案,包括不同层次的集成技术、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组织结构的集成模式以及服务层次的集成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