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utodesk.com/products/forma
一、核心定位:建筑设计的「云端智慧大脑」
Autodesk Forma(前身为Spacemaker)是一款云端原生的AI设计平台,专为建筑、规划领域的早期设计阶段而生。它通过实时数据分析+自动化建模,将传统需数周的概念设计周期压缩至分钟级,帮助团队在方案初期即可预判日照、能耗、合规性等关键指标,推动设计从“创意试错”转向“数据驱动”。官网明确其使命:“让每个设计决策都有数据支撑,让可持续性成为本能。”
二、三大核心能力:从场地到BIM的无缝进化
-
地理化项目秒级启动
- 自动加载真实地理数据(地形、建筑、法规边界),15分钟内完成项目初始化(传统需半天)。设计师拖拽功能模块(如住宅组团、医院病区),AI同步生成3D概念模型,支持一键调整容积率、退界等参数。
- 案例:北欧某事务所用Forma为学校项目生成12版布局方案,同步校验日照与疏散距离,方案通过率提升40%。
-
实时分析:让设计“会呼吸”
- 内置AI环境分析引擎,同步计算日照辐射、风环境、隐含碳等10+指标。调整建筑形态时,界面实时显示各方案的碳排放量对比(如玻璃幕墙方案碳足迹增加18%),辅助可持续决策。
- 创新点:新增“噪声瞬时模拟”功能,输入周边交通数据,AI秒级生成场地噪声热力图,某商业区项目因此优化建筑朝向,降低30%外部噪音干扰。
-
BIM原生协作:从概念到详图的丝滑衔接
- 与Revit深度双向集成:Forma模型直接导入Revit进行LOD350深化,参数(如房间面积、结构尺寸)自动同步;Revit的修改(如管线调整)反向更新至Forma,形成设计闭环。
- 效率革命:美国Cube3事务所实测,概念到BIM的周期从2周缩短至3天,算量误差从12%降至2%。
三、场景价值:用数据打赢“方案争夺战”
- 投标加速:内置“快速算量”工具,自动生成停车位、建筑面积等指标,支持一键导出含效果图的投标文件。法国Patriarche团队用Forma后,中标率提升25%,单个方案制作时间减少90%。
- 合规免疫:内置全球法规库(如美国IBC、中国GB),AI自动标记红线退距不足、防火分区超限等问题,生成整改建议。加拿大某数据中心项目因此减少80%的后期合规性修改。
- 可持续叙事:通过“碳足迹看板”直观展示设计优化成果(如某项目通过调整窗墙比,隐含碳降低15%),成为打动政府与甲方的核心卖点。
四、技术底层:轻量化与智能化的平衡
- 云端架构:浏览器端直接运行,无需本地部署,支持多团队实时协作,冲突自动检测(如空间重叠)。
- 低代码门槛:内置“设计模板库”(如模块化教室、标准户型),新手可通过拖拽完成复杂建模,资深设计师则能用Dynamo脚本自定义参数逻辑。
- 生态开放:兼容Rhino、SketchUp等工具,模型可一键导出IFC,无缝对接下游施工环节。
五、客户证言:从效率工具到战略资产
- “Forma让我们从‘画图纸’转向‘算价值’。”
——挪威PKA建筑事务所,借助Forma的场地潜力分析,说服政府接受15%的密度提升,项目收益增加2000万欧元。 - “现在方案修改以小时计,而非天数。”
——美国BBA设计公司,通过Forma与Revit的联动,年度项目交付量提升2倍,设计返工率下降90%。
六、未来图景:定义“AI原生设计”时代
Autodesk正将Forma打造成建筑行业的“智能前端”:通过集成生成式AI,未来可实现“文字描述自动成模”(如输入“可持续的滨水社区”,AI生成含日照优化的总图);结合数字孪生技术,方案阶段即可模拟运维能耗,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结语:不是工具,而是设计思维的进化
Forma的颠覆性在于,它让建筑设计的“前端”不再是粗糙的草图,而是可计算、可验证、可生长的数字原型。当每个方案都自带日照分析、碳足迹报告和合规性校验,设计师的创造力得以聚焦于空间体验,而非重复劳动。这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建筑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智能”的里程碑。
(注:本文基于Autodesk官网公开信息、客户案例及技术白皮书提炼,核心数据均来自可验证的用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