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隙基准电压的仿真实现

一、理论准备

理论分析的具体细节请参考于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第十二章,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将书中最基础的Bandgap结构在Cadence仿真软件进行复现。

Vref = VBE + α*(VT lnn)

其中VBE为双极晶体管的基极(B)到发射极(E)电压,该电压为负温度系数,即

而VT lnn为两工作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双极晶体管的VBE的差值(请参考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P463),该电压为正温系数,即

将两电压以合适的比例α相加,从而将正温系数和负温系数相抵消就可得到一个零温系数的电压

接下来通过Cadence来仿真出负温系数和正温系数的的具体值,再使用最基础的结构将两电压相加并找出合适的α值。

二、仿真实现

请选择你能使用的一家工艺来实现,这里是SMIC的工艺。

step 1:VBE及其负温系数

Testbench如上图所示,这里用的是PNP型二极管,注意其电位的连接方式,其中发射结要正偏。用一个10u的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的电压取决于外部电路的限制条件)来作为偏执电流,注意电流源的电流方向,如果是上图所示电流源箭头朝向地,则在properties中设置为-10u,而二极管这里的尺寸按默认不动。

添加好仿真所需的Model文件,选择dc仿真,这里选择从-40-125℃的温度范围来扫描,输出Ve的波形。

这里明显看出Ve = |VBE| 是随着温度增加而降低的。

选中Ve波形,将其送入calculator中使用deriv函数让其相对于温度求导,再输出如下波形。

上图中下半部的波形即为|VBE|相对于T(T和℃的换算关系为线性)的导函数波形即我们最开始要求的负温度系数,不过这里是相对于温度的函数。

这里列出26℃下的|VBE| = 779.49mV 负温系数 = -1.545mV/T。

Step 2:VT lnn及其正温系数

上图二极管Q1的尺寸在properties中设置为Q0的8倍,也即lnn中的n = 8,两个二极管都用10u的电流源来偏执。

同step1从-40-125℃进行dc扫描,输出Veb1和Veb2的波形后,送入calculator中作差,再输出△VBE = VT lnn ,再对△VBE的波形进行求导,输出波形。

可观察到VT lnn 随温度升高增加,以及正温度系数的函数。

这里列出26℃下的 VT lnn = 54.83mV 正温度系数 = 175.436uV/T

step 3:正温电压加负温电压

将负温系数 = -1.545mV/T 与正温度系数 = 175.436uV/T代入下面的式子。

计算出α = 8.80663 ,再将α 的值、|VBE| = 779.49mV和VT lnn = 54.83mV代入下面的式子。

Vref = VBE + α*(VT lnn)

计算出Vref = 1.262V。

采用上图所示的电路结构,电路的细节请参考拉扎维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P470页,其中Q2的尺寸与Q0相同。PM0 - PM2三个PMOS管的W = 2u,L = 1u,不同工艺可能有所区别,请保证在10uA的偏执电流下所有的MOS管都能够工作在饱和区就行,暂时不考虑面积等因素限制,而NM0 - NM1两个NMOS管的W = 1u, L = 0.55u。由于P管的载流子迁移率更小,在与N管偏置在同样电流时P管的W/L应稍大一些,而三个P管作为电流镜结构,它们的L应相对取大一些,进而减小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的影响来保证电流复制的更加精准一些。

关于电阻R0 和 R4的取值。

参考拉扎维书中的分析过程,电阻R0上的电压就是 △VBE 也就是 VT lnn,而I = 10u。

R0 = VT lnn / 10u = 54.83mV / 10u = 5.483KΩ

而这里:Vref = VBE + R4/R0 * VT lnn, 其中α = R4/R0

R4 = α * R0 = 8.80663 * 5.483KΩ = 48.2868KΩ

先在-40-125℃,扫描5个管子的region,都在2即饱和区。

按如上参数设置R0= 5.483KΩ ,R4 = 48.2868KΩ,跑一个dc仿真,并查看静态工作点。

发现偏置电流偏大为11.35u,于是扫描R0的值,输出偏执电流得到以下波形。

重新设置R0 = 6.225638KΩ,再跑一个dc仿真。

这时扫描温度从-40-125℃,输出Vref,波形如下。

观察Vref的波形发现,其随温度升高在增加,根据下面的式子,也就是正温系数α稍大了,在-40-125℃下,△Vref = 10.894mv。

而α = R4/R0 也就是要稍微减小R4的值,使用ADE L中的Tools => Parametric Analysis来扫描R4的值。

输出波形如下:

这里选择R4 = 46.41K,当然可以不断缩小R0的范围来获得更精确的R4值。

重新输出Vref,在-40-125℃下,△Vref = 2.952mV。

三、小结

后面会采用运放的形式来实现,性能估计会更好,还有关于Vref的温漂系数仿真,以及PSRR仿真等放在后续的文章展开。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