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 transformer——注意力计算原理

转载自:AI Lab

这是图解 transformer 系列的第四篇译文。该系列文章由 Ketan Doshi 在 Medium 上发表。在文章翻译过程中,我修改了一些图示,并根据李沐老师《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版》中提供的代码对文中一些描述进行了优化及补充。原文链接见文末。


前文回顾

本文为图解 Transformer 的第四篇文章。在前三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 Transformer 详细的架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多头注意力的运行机制。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将更深入到注意力模块的内部,探讨为何注意力机制有效,以及注意力机制详细的计算原理。

以下为本系列前几篇文章的摘要。在整个系列中,我希望读者不仅能了解这些东西是如何运行的,还要进一步理解它们为何这样运行。

1. 图解 Transformer——功能概览:阐述如何使用 Transformer,为什么 Transformer 优于 RNN,以及 Transformer 的架构,和其在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运行。

2. 图解 transformer——逐层介绍:阐述 Transformer 如何运行,从数据维度变化或矩阵变换的角度,端到端地阐释了 Transformer 内部的运作机制。

3. 图解 transformer——多头注意力:阐述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Attentions),说明注意力机制在整个 Transformer 中的工作原理。


一、输入序列怎样传入注意力模块?

注意力模块(Attention module)存在于每个 Encoder 及 Decoder 中。放大编码器的注意力:

图片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正在处理一个英语到西班牙语的翻译问题,其中一个样本的源序列是 "The ball is blue",目标序列是 "La bola es azul"。

源序列首先通过 Embedding 和 Position Encoding 层,为序列中的每个单词生成嵌入。随后嵌入被传递到编码器,到达 Attention module.

Attention module 中,嵌入的序列通过三个线性层(Linear layers),产生三个独立的矩阵--Query、Key、Value。这三个矩阵被用来计算注意力得分。这些矩阵的每一 "行 "对应于源序列中的一个词。

图片


二、进入注意力模块的矩阵的每一行,都是原序列中的一个词
一个理解Attention的方法是,从源序列中的单个词出发,观察其在 Transformer 中的路径。通过关注 Attention module 内部的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词是与其他词时如何互动的。

因此,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Attention module 对每个词进行的操作,以及每个向量如何映射到原始输入词,而不需要担心诸如矩阵形状、具体计算、多少个注意力头等其他细节,因为这些细节与每个词的去向没有直接关系。

为了简化解释和可视化,让我们忽略嵌入维度,将一个“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

图片


三、每一行,都会经过一系列可学习的变换操作

每个这样的"行"都是通过一系列的诸如嵌入、位置编码和线性变换等转换,从其相应的源词中产生。而所有转换都是可训练的操作。这意味着在这些操作中,使用的权重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通过模型输出进行学习的。

图片

关键问题是,Transformer 如何确定哪一组权重会给它带来最佳效果?记住这一点,稍后会回到这个问题上。


四、如何得到注意力分数

Attention module 中执行多个步骤,在这里,我们只关注线性层和 "注意力 "得分(Attention Score)。

图片

图片

从公式中可以看到,Attention module 的第一步是在 Query 矩阵和 Key 矩阵的转置之间进行矩阵的点积运算。看看每个单词会发生什么变化。

Query 与 Key 的转置进行点积,产生一个中间矩阵,即所谓“因子矩阵”。因子矩阵的每个单元都是两个词向量之间的矩阵乘法。

图片

如下所示,因子矩阵第 4 行的每一列都对应于 Q4 向量与每个 K 向量之间的点积;因子矩阵的第 2 列对应与每个 Q 向量与 K2 向量之间的点积。

图片

因子矩阵再和 V 矩阵之间进行矩阵相乘,产生注意力分数(Attention Score)。可以看到,输出矩阵中第 4 行对应的是 Q4 矩阵与所有其他对应的 K 和 V 相乘:

图片

这就产生了由注意力模块输出的注意力分数向量—Attention Score vector (Z) .

可以将注意力得分理解成一个词的“编码值”。这个编码值是由“因子矩阵”对 Value 矩阵中的词加权而来。而“因子矩阵”中对应的权值则是该特定单词的 Query 向量与 Key 向量的点积。再啰嗦一遍:

1-一个词的注意力得分可以理解为该词的"编码值",它是注意力机制最终为每个词赋予的表示向量。

2-这个"编码值"是由"值矩阵"(Value矩阵)中每个词的值向量加权求和得到的。

3-加权的权重就是"因子矩阵"中对应的注意力权重。

4-"因子矩阵"中的注意力权重是通过该词的查询向量(Query)与所有词的键向量(Key)做点积计算得到的。

图片


五、QueryKey、Value的作用

对某一个查询向量 Query,可以理解为正在计算注意力分数的词。而 Key 向量和 Value 向量是我们正在观察的词,即该词与查询词的相关程度。

图片

例如,对于 "The ball is blue "这个句子,单词 "blue "这一行包含 "blue "与其他每个单词的注意力分数。在这里,"blue "是 Query word,其他的词是 "Key/Value"。

注意力的计算还包含其他操作,如除法和 Softmax 计算,但本文可以忽略它们。它们只是改变了矩阵中的数值,但并不影响矩阵中每个词行的位置。它们也不涉及任何词间的相互作用。


六、点积:衡量向量之间的相似度

Attention Score 是通过做点乘,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捕捉某个特定的词和句子中其他词之间的关系。但是,矩阵乘法如何帮助 Transformer 确定两个词之间的相关性?

为了理解这一点,请记住,Query, Key, Value 行实际上是具有嵌入维度的向量。让我们放大看看这些向量之间的矩阵乘法是如何计算的:

图片

当我们在两个向量之间做点积时,我们将一对数字相乘,然后相加:

  • 如果这两个成对的数字(如上面的'a'和'd')都是正数或都是负数,那么积就会是正数。乘积会增加最后的总和。

  • 如果一个数字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那么乘积将是负数。乘积将减少最后的总和。

  • 如果乘积是正数,两个数字越大,它们对最后的总和贡献越大。

这意味着,如果两个向量中相应数字的符号是一致的,那么最终的和就会更大。


七、Transformer 如何学习单词之间的相关性

上述点积的概念也适用于 Attention score 的计算。如果两个词的向量更加一致,Attention score 就会更高。我们希望 Transformer 的操作是,对于句子中的两个词,若相互关联,二者的 Attention score 就高。而对于两个互不相关的词,我们则希望其得分较低。、

例如,对于 "The black cat drank the milk" 这个句子,"milk "这个词与 "drank "非常相关,与 "cat "的相关性可能稍差,而与 "black "无关。我们希望 "milk "和 "drank "产生一个高的注意力分数,"milk "和 "cat "产生一个稍低的分数,而 "milk"和 "black "则产生一个可以忽略的分数。这就是我们希望模型学习产生的输出。

要做到这一点,"milk "和 "drank "的词向量必须是一致的。"milk" 和 "cat" 的向量会有一些分歧。而对于 "milk "和 "black "来说,它们会有很大的不同。

让我们回到前述的问题—Transformer 是如何找出哪一组权重会给它带来最佳结果的?

词向量是根据词嵌入和线性层的权重生成的。因此,Transformer 可以学习这些嵌入向量、线性层权重等来产生上述要求的词向量。

换句话说,它将以这样的方式学习这些嵌入和权重:

如果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是相互关联的,那么它们的词向量将是一致的。从而产生一个更高的关注分数;对于那些彼此不相关的词,词向量将不会被对齐,并会产生较低的关注分数。

因此,"milk "和 "drank "的嵌入将非常一致,并产生较高的注意分数。对于 "milk  "和 "cat",它们会有一些分歧,产生一个稍低的分数,而对于 "milk "和 "black",它们会有很大的不同,产生一个非常低的分数。

这就是注意力模块的原理。


八、总结

Query 和 Key 之间的点积计算出每对词之间的相关性。然后,这种相关性被用作一个 "因子 "来计算所有 Value 向量的加权和。该加权和的输出为注意力分数。

Transformer 通过对嵌入向量的学习,使彼此相关的词更加一致。

这就是引入三个线性层的原因之一:为 Attention module 提供更多的参数,使其能够通过学习调整词向量。


九、回顾:Transformer 中的几种 Attention module

Transformer 中共有三处使用到了注意力机制:

1. Encoder 中的自注意力机制:源序列与自身的注意力计算;

2. Decoder 中的自注意力机制:目标序列与自身的注意力计算;

3. Encoder-Decoder 中的注意力机制:目标序列对原序列的注意力计算。

图片

在 "Encoder Self Attention "中,我们计算源序列中每个单词与源序列中其他单词的相关性。这发生在编码器堆栈中的所有 Encoder 中。

Encoder Self Attention 中看到的大部分内容也适用于 Decoder Self Attention,只是存在一些微小但重要的区别。

图片

在 Decoder Self Attention 中,我们计算目标序列中每个单词与目标序列中其他单词的相关性。

图片

在 "Encoder-Decoder Attention "中,Query 来自目标句,而Key/Value来自源句。这样,它就能计算出目标句中每个词与源句中每个词的相关性。

图片


十、致谢

希望这 4 篇译文能让你感受到 Transformer 设计的优雅,并深刻理解其中的原理,在此,也非常感谢原创作者 Ketan Doshi 的创作与分享精神。

未来,我会搜寻更多的技术图解类的主题进行写作或外文翻译,如果你对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面有疑问,请在公众号留言,我会选择合适的主题,使用图解的方式进行阐述。


原文链接:

https://towardsdatascience.com/transformers-explained-visually-not-just-how-but-why-they-work-so-well-d840bd61a9d3

  • 7
    点赞
  • 1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Transformer 模型和 Swin Transformer 模型都使用了注意力机制来捕捉输入序列中的相关信息。 注意力机制是一种能够关注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信息,并在进行计算时赋予不同权重的方法。它通过计算查询(query)与键(key)之间的相似度,然后使用这些相似度来加权求和值(value)。具体来说,注意力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1. 对输入序列进行线性变换:Transformer 和 Swin Transformer 都会使用线性变换将输入序列的维度映射到一个较低维度的空间,得到查询、键和值向量。 2. 计算相似度:通过计算查询向量与每个键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可以得到一个权重向量,用于加权求和值向量。在 Transformer 中,相似度通常使用点积计算,即将查询向量乘以键向量的转置;而在 Swin Transformer 中,则使用了类似于 self-attention 的位置编码方式。 3. 归一化权重:为了确保注意力权重之和为1,通常会对权重进行归一化操作。这可以通过将权重向量除以其总和来实现。 4. 加权求和:将归一化的权重向量与值向量相乘,并对结果进行求和,得到最终的输出。这样就可以根据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重要程度来获得加权的表示。 在 Transformer 中,这个注意力机制被称为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因为它可以在输入序列内部进行关注和建模。而在 Swin Transformer 中,通过将输入序列划分为小块,然后在块之间进行注意力操作,实现了一种层次化的注意力机制。 总而言之,Transformer 和 Swin Transformer 使用注意力机制来学习输入序列中不同位置的相关性,并捕捉这些关系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这种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中具有很好的表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人工智能大模型讲师培训咨询叶梓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