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湾区工业互联和国际化创新平台‖ 2019大亚湾论坛

这是一个世界级水平的国际论坛。论坛的精彩称得上大亚湾这座美丽的城市。阿里云带我们走入了云的世界,富士康制造让我们了解实实在在的工业国际巨霸,是如何走入工业互联网,同样工信研究院给了我们一个理论的结合,最核心的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让我们一起看了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化,一下子把我们论坛带到了国际化。整个论坛我们看到在成长过程中的管理,是企业的核心,而驱动成长的要有一些技术去落地,这就是我们大亚湾的论坛。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圆桌讨论的环节。

武守坤博士:我们的主题是协同创新,论坛的前半部分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要达到的境界,所有的智慧已经汇聚在了大湾区,我们考虑一个更核心的是协同。如何更好的协同,其实也需要创新,今天的论坛也是创新。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上,每个地方每个角度每个行业都在探讨,可以说政产教融都在一起。我们看在冲突下怎么能达到更大的美,也就是我们说的创新一种协同。在整个创新和协同上,金百泽大概从2017年已经把集成协同和创新作为我们核心的策略。集成是金百泽业务的一个最大的标志,现在完全可以解决从设计端解决客户的一种需求,这种产品的集成,包括产品开发,也就是我们造物系列。集成的过程中,是可以带来很大动力,但集成过程中也必须解决很多的冲突。所以今天我们就做了两个标杆,一个是城市,一个企业的标杆。

与金百泽一起发展起来的第二品牌,云创硬见在北京智造大街,它事实上在承载着创新和创业,特别是把深圳的供应链技术和在北京清华大学边上的一个国家级研究战略的集聚地去很好的做一个结合。所以两个标杆,一个是城市,一个是企业,也可以去做传统制造,叫新制造,也可以看到如何去服务于创新创业国家战略。

来自不同角度的专家们,我们可以选择这三个角度的任何角度。君子和而不同,创造冲突,创造更大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创业以及湾区大发展。我们题目是如何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有没有最佳的路径设计?请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协会邹会长计划一下城市的特色,给大家提一个场景。然后接下去也请何总给我们企业转型以及服务双创,在数字化转型中提一个场景。

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协会邹伟明:因为对话环节的主题是协同,这里结合智慧城市的协同做分享。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是一个巨系统工程,非常需要协同,没有协同不可能实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全球还没有一个真正实现的智慧城市。深圳已经走在智慧城市很前列在应用场景方面,但它还不是一个智慧城市。我们可以听到非常多的企业机构都在做智慧城市,包括华为阿里腾讯平安中兴等跟智慧产业相关,跟IT产业相关的企业都在做,但实际上一家企业是做不了智慧城市的系统工程的。因为它是一个极其巨大的协同系统工程。在这一块协同就非常重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联盟,现在的主要精力不是做一些商协会的工作,实际上重要的是做协同工作。我们认为到智慧城市真正的落地,就是需要协同,所以我们联盟现在是努力打造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打造一个生态圈,让各行各业做智慧城市智慧产业相关的企业在这个平台上抱团,为城市为政府提供一个系统解决方案,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到城市的数字化,然后大到工程与技术总体集成,再到产品应用场景,组成一个生态圈,这样的话才有可能落地真正的智慧城市。所以在这一块协同非常的重要。

武守坤博士:谢谢邹老师的分享,虽然没完成场景,但是给我们一个方向。

云创硬见何宜峰:16年在武总的战略布局下,我们到了海淀在中关村去打造了云创硬见这样一个设计制造的公共服务平台,大家知道海淀它是不缺硬件的,旁边有很多高校也有很多创新企业,包括传统的军工行业的一些研究所。但是它在硬件产品从0到1的实现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我们知道互联网的产品做一个APP很简单,可能有人有电脑就可以了,但是海淀发现他们在硬件产品要从0到1,从创意到商品这样一个过程中距离是很长的。16年我们进驻中关村智造大街,这三年也做了很多些事情。有一个词汇叫相互赋能,我们落地在中关村,可以把传统制造业的很多数据经验,技术积累带到中关村的创新发展高地上去,去负责我们有需要的的用户。所以其实云创硬见已经做了这个事情,我们的平台硬见app,现在有一批固定的行业粉丝在这个平台上,针对C端的用户和有志于从事硬件开发领域的工程师或者高校的研究生这部分用户,我们通过线上的社群让这部分群体可以去相互的交流,再结合我们硬件理工学院的能力,去给他做一些培训,职业性的教育。

另外是对B端的用户方式也是个赋能。百度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百度是一个很典型的软件企业,但是他们的阿波罗的计划包括他们AI5.0的大脑,核心的硬件板卡是跟我们在合作的,我们的合作,包括百度也跟华为英特尔一起发挥了战略合作伙伴的一个计划,其实百度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是它是非常牛的必须承认,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尤其在中关村制造大街,很多做人工智能技术,我们一起联合去研发一些硬件产品,就说明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也需要我们的赋能,叫相互赋能。

武守坤博士:这个场景描绘的非常清晰,而且空间上穿梭了深圳和北京。我们下一个问题是赛迪华南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耿老师,你的题目是如何的数字化?

赛迪华南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耿强:我接着协同讲,协同企业为什么要协同城市?其实企业和政府社会一样,它都是资源配置的一个工具。企业要实现资源配置,你的人、资本、技术,、材料供应商要协同,就是让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所以说数字化转型它其实是一种技术手段。

什么叫转型?比如金百泽要转型,有一天发现主要收入不来自于pcb制造,这叫转型,否则我觉得叫优化。所以转型应该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商业模式的突破,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积累,人才、技术的积累。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数字化转型过程是漫长,没有终点。它拼的实际上是管理能力,眼界,人才。当然也拼资本,所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一点就是怎么去实现,不光内部的系统和社会外部的协同,包括资本。有个观点不一定对,做供应大数据项目和国际互联网项目必须考虑,它给金融企业带来的价值。比如阿里的淘宝买东西看电影,拥有了数据;阿里就基于这些数据做了支付宝,数据完全变成了一个可以为金融提供信息这样一个手段。

我们的制造有大量的场景,pcb生产就有几十个工艺环节,将会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也是金融界所希望。如果企业项目能够提供数据,物联网、中台还是应用软件也好,提供这样的金融信息,实际上在整个投资行业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系统,包括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是一个协同的配置,它的基础是数字化。

但是做这个过程,华南的企业普遍IT能力不强,因为现在互联网行业有太大的吸纳能力。这里就需要企业搭建一个先进的架构,实现数据的汇聚,开放能力,把人还有企业其他的一些优质资源,核心竞争力配置好。这是和协同密切相关的两个话题。未来只有把数字化协同,把企业的资源配置这几件事做好,其实就是一个新型的组织,就是你的企业未来可能不来自于pcb制造,可能来自于别的市场上,但是数字化它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一块,只要你摆的对,它最后就会把我头上鸡蛋给推掉。这是我的理解,谢谢。

武守坤博士:好,谢谢耿老师。从协同还是跟角色有关系,也会跟位置有关系。在惠州这样的一个标本下,怎么看待企业转型,特别是我们说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一定的前提,嘉宾的演讲告诉我们,一定会跟标准化有关,跟当年工业的基础包括精益的基础有一定关系。接下来请惠州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刘院长给我们讲讲你的深度景设计。

惠州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刘宏伟:在企业里边,目前看数字化落地有些困难,但是不是说数字化这个事情企业不需要。最近这段时间我们广东省走访不少企业,企业不是对数字化这个事情不欢迎,在走访的过程中,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就是数字化不完全是用技术来引导,技术引导是一个方面,因为现在技术上实现的手段有很多,但是要遇到一个困难,他们讲为什么数字化推的时候有些难度,有些事情没有规则,有些规则容易引导,可能对他们更起作用,因为技术上没有,当然一个方面就算没有也可以借鉴去基层去学。

另外一个方面就比如ISO9000,消防检查,这些都是花钱也需要上的。反而其他的,没有那么多需要,但是因为有规则评选,有客户要求,有些荣誉我就愿意上,争先恐后的去往这个圈子里面钻,因为这是有一个引导的过程。企业练内功的问题,因为不是说要等到所有东西都需要再马上去找,可能在这个时候,稍微做一些准备,等到机会来的时候,整个工厂的体系和人员这种各方面的准备都有一定的基础了。在接订单的过程中才好很快去回应客户的需求。所以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数字化转型也是跟有准备的企业发展去做准备的。

当然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定位,有些企业说我对数字化没要求,将来就转移。全世界的大潮来讲,第一方面是在一些先进的基础上,从美国转到日本或者转到中国,但是真正沉淀留下来的,都是往数字化转型方向走到企业,大致是这样的,所以把自己定位清楚了,就明白企业该干什么。

武守坤博士:非常清晰,融合也是一种协同。其实有一个过程中的冲突,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角度,一定会把冲突作为协同前的爆发或者核心动力冲突,才会带来企业的动力,放在最大的两三个标杆上。有很多共性,一个共性就是都够大。其实这一定会有不同的角度,而且是会有冲突的。金百泽在全面发力,从设计类,制造类,服务类三类,同时又要柔性化定制,几乎我们产品都是客户定制。而客户定制催生的这种柔性化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大量的效率,也就是成本会增加,效率会降低,也就是长期说天花板。从而我们也沉淀下来的一个非常强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也需要梳理,我们不断迭代成长,这也是企业的经营核心。

所以在这个时刻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我们处于这个角度,应该把它搬到这里来,完全回到数字化的路径。

富士康工业互联总监刘金钰:从新制造的角度,其实我们在观念和想法上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一直在讲,包括美国德国很典型的叫计较,对科技的创新这个部分是牢牢跑在世界领先,德国的自动化的研究是已经深入到骨髓和血液,日本是干工匠干精益生产。那么我们多少的企业真正能够领会到,或者说做出自己的特色和专业。总结三点,第一个我认为任何一个企业还是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明确的把自己弄清楚,给自己画个图,我是谁,想做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个很重要。任何行业也好,人也好,弄清自己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当然不要去惧怕在什么样的水准什么的阶段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要把它妖魔化。数字经济或者说数字提升传统行业其实每个企业都已经在做了,只是深度的问题。我们相对在行业里面可能对工业积累会比较久一点,有一句话说如果方向是错的,停下来就是进步,你哪怕停下来方向就得在进步。我们要去把资金弄清楚,什么阶段上什么,怎么用?先弄清楚你现阶段能做些什么事儿或者该做什么,然后量身定做对你最适合的就是最好,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今天我们讲到协同互联网思维是什么?跨界融合。要有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资本市场高高的飘在上面,因为大家看好,对它有无限的期望。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的架构,包括未来的平台,其实未来做的是生态和平台。

第三个要建立的是文化。只有文化才是生生不息的,文化是企业自身该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从产品从技术到人才到团队是不可复制的。体制不一样,狼性文化,狼是可以吃肉,羊只能吃草。我们也要看自己能干什么,很多东西成功是无法复制的,最后还是要从自我做起,从技术扎扎实实的扎到行业里面,领域里面。以上三点的建议,谢谢。

武守坤博士:非常棒。看到了我们的同事们小伙伴们拼命点头。

阿里云智能事业部总监周冰:这是一个实际情况,说回到协同跟数字化这一块,在信息论里面其实有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叫熵减。熵减放到信息里面,就是在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之中,它绝对会衰减。再放到在人之间,哪怕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经过十个人的转达,都会发生变化。我们把这个场景复杂化之后,放到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里面,董事长出去学习搬回来说了好多东西,中层听不懂,让三天出个计划,网上百度一下报告就出来了,怎么做不知道,因为这个信息就极度的不对称和极度的不透明。或者是董事长说我要做什么,虽然说的一句话,下面的人一听大概是这样,再转达到基层的人员一层一层,这个话到最后全变了。

这样的话,企业在当前的这种更复杂的竞争下,很多事情会走形。数字化不是说要不要做的问题,是不做可能随着时间企业竞争力就会没。对于协同这一块,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说数字化是为人的协同去做服务的,而不是说数字化一做人就可以下岗了,其实不是这样。既要有结果和又要有过程的过程,其实是需要大量的数字化的手段来帮助你实现这些事情的。我们回到制造业这一块,制造业本身人的素质水准是千差万别,这种情况下,以往尤其是华南的制造业,都是三来一补发展起来的。可能以前我们思维模式就是招更多的人,买更便宜的原材料,去山寨出一个更好的东西,就可以赚钱。但是当前现在这个是做不了的。那是什么原因?从我们刚才讲的协同创新,我觉得企业脑子里永远想的只有山寨,而不愿意去多花出哪怕一点钱去想想怎么样创新一个产品。

武守坤博士:很清晰的,其实已经指明了一条数字化的道路,就是不仅要真正的数字工具的应用,还要在企业内部,管理技术坚持,这也是企业经营和生存的本质。

数之谷王志军:我的观点,协同是不容易的。从国际上来说,比如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再加上其他国家,它会形成一个它的供应链体系,实际会形成。但是它是怎么形成的?探索它形成的原因,比如华为为什么融入了这个体系?其他公司没有。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国内,北京的优点就是人才优势,但是北京没有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不行,但是智能制造产业,没有产业作根基是没法搞的。后来我们决定放到大亚湾。大亚湾当年企业发展的路径特别的原始,在创建企业的过程当中,都是用了最基础的方式,把企业给做下来。但是上升到一个高度以后,遇到了很多麻烦。现在很多企业做数字化,想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也没钱。所以解决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要搞数字化。资本、技术和产业他们之间如何协同?如果不协同这三者,创新和协同是非常难的。所以说资本已经在整个的协同创新中已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第二个层面。第三个层面,从企业内部来说,每一个企业遇到的问题全都不一样,千差万别。但是要解决好企业本身的各种问题,关键是要能把轻重缓急的东西都拿出来,就是一个企业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需要缓一缓?

所以说从三个层面来说,无论是怎么去协同,怎么去创新,怎么去数字化?这个难点不突破不行。但是能不能有突破方式应该是有。应该是有实际引领突破方式,像这次论坛就非常有价值。

武守坤博士:数字化转型条路如何走,这是高度的资本融合,如何去更好跟资本市场对接的同时,也要把数字做领先的战略落地,我们如何协同,课题是突破方向,从大环境角度立项,大家一起协同到位。
【关于云创硬见】

云创硬见是国内最具特色的电子工程师社区,融合了行业资讯、社群互动、培训学习、活动交流、设计与制造分包等服务,以开放式硬件创新技术交流和培训服务为核心,连接了超过30万工程师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焦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聚合最值得关注的产业链资源, 致力于为百万工程师和创新创业型企业打造一站式公共设计与制造服务平台。

【造物工场】

赋能中小团队,一站式硬件综合服务平台。PCB、PCBA、BOM、元器件、开发板在线下单等硬件产品方案。多名资深产品、项目经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一站式服务产品方案到设计、生产等全链路服务。

服务领域:电子行业

服务对象:个体工程师、小型研发团队、小型硬件创业团队。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