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 平台原因(移植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 性能原因:数据结构(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做两次访问;而对齐的内存仅需要一次访问。
规则
- 数据成员对齐规则:结构(struct)(或union)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offset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的对齐按照
#program pack
指定的数值和这个数据成员自身长度中,比较小的那个进行。 - 结构(或联合)的整体对齐规则:在数据成员完成各自对齐之后,结构(或联合)本身也要进行对齐,对齐将按照
#program pack
指定的数值和结构体中最大数据成员长度中,比较小的那个进行。 - 结构体作为成员:如果一个结构里面有某些结构体成员,则结构体成员要从其内部最大元素大小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
定义结构体对齐
可以通过预编译命令#pragma pack(n),n=1,2,4,8,16来改变这一系数,其中的n就是指定的“对齐系数”。
举例
// Linux64默认为按8对齐,也就是#program pack(8)
struct AA {
int a; // 4 < 8; [0, 3] 4
char b; // 1 < 8; [4] 1 + 1
short c; // 2 < 8; [6, 7] 2
char d; // 1 < 8; [8] 1
// 最后 4 < 8; 对结构体按4对齐 9 + 3 = 12
};
这样写,第一次见应该比较难懂,但是先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