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笔记

薄膜:在一维方向上的尺度远小于其他二维尺度的物质形态。
光学上的薄膜是指能够实现干涉的薄膜;电子学上的薄膜厚度不大于1μm。

光学薄膜:引入了干涉和吸收等光学概念,并发挥这些作用的薄膜。

红外波段:0.7~100μm 可见波段:400nm ~ 700nm

维恩位移:辐射峰值波长随辐射源温度降低,而长移。其中,峰值波长λ = b/T

红外光学薄膜:工作在红外区域(0.7 ~ 25μm)的光学薄膜。
特点:①膜层厚、比较软、耐环境能力差。
②结合力较弱。离子辅助轰击效果不显著,轰击往往增加吸收。
③红外光学系统没有光学薄膜就无法工作。
近红外:0.7~1.1μm 短波红外:1 ~ 3 μm 中红外:3 ~ 5 μm 长波红外:5μm以上

薄膜在现代(光)信息技术中发挥作用:光谱的限制与获得,能量的传递,量子态的识别与控制。

重要制备技术:热蒸发
真空中的热蒸发有两种:电阻加热和电子枪加热。
当凝结几率明显大于解吸几率的时候,薄膜开始生长。

地球同步卫星高度 : 36000km
太阳同步卫星 600~ 1500km
低倾角轨道 350km 倾角 35°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经过了最近二百年来人类的努力,光学薄膜已经成为现代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人们都认识到没有光学薄膜,就没有现代的光学仪器在这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光学薄膜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光学理论—薄膜光学,发展了自成体系的膜系设计方法,设计并制造了各类光学薄膜,如增透膜,分光膜,反射膜,截至滤光片和带通滤光片等,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产业回顾历史,薄膜光学最早的萌芽是17世纪“牛顿环”的发现,但用涉原理对牛顿环做出科学解释要晚150年,即1801年杨(Young)在世界上第一次阐述光的干涉原理之后这种现象才得到圆满的解释。薄膜光学真正的起步应该从1817年夫琅和费   (Fraunhofer)用酸蚀法在世界上制得第一批增透膜和1899年出现的法布里一珀珞   (Fabry-Perot)标准具算起,法布甲一珀珞标准具是带通滤光片的基本结构。   1873年,麦克斯韦的巨著“论电与磁”出版,该书从理论上和本质上证明了光波是电磁波,为波动光学的发展,亦为薄膜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直到19世纪末,人们都没有找到实际解决制造各种薄膜的工艺方法和膜系计算分析手段,因此在20世纪以前是薄膜光学的早期发展阶段1930年油扩散泵的出现使得工业制造各种薄膜成为可能,接着在试验室制造出单层反射膜,增透膜,分光膜和金属的法布里一珀珞干涉滤光片。   在上述实际工作的推动下,从40年代开始,薄膜光学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相继出现了各种薄膜光学理论和膜系计算方法。到了60年代,激光、空间技术和光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光学薄膜的飞速发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